早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福建泉州和福州這兩座寶藏城市,其實福建讓我驚喜的城市可不只有它們,比如今天要分享的莆田。
說到莆田這座城,它可能是一座被鞋子耽誤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時代,莆田境內就已經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到了明洪武二年興化路改稱興化府,隸福建行中書省。
莆田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從唐代開始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因此有著
「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美譽。
首先來說說我對於莆田這座城的第一印象,沒來莆田之前總覺得這裏經濟實力很強,應該是個很繁華的城市,但當我行走在城裏的時候發現看起來破破爛爛,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看起來很原生態氣息,逛起來也特別舒服。
因歷史悠久如今的莆田依然保留著豐富的古跡,據統計莆田境內保存著11處全國文保單位,基於個人體驗和交通便捷性,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份一日遊攻略。
路線建議:
南山廣化寺→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城隍廟→元妙觀→東山湄洲媽祖行宮→東山寺
都有哪些看點:
首先來看看南山廣化寺,整個寺院很大,但大部份建築都是後期重建,重點關註山門東側的釋迦文佛塔。雖然沒有資料記錄初創年代,但是可以知道早於南宋乾道元年就已經存在,為一座仿木樓閣式石塔。
重點關註塔身的浮雕,雕刻著精美的雙頭羽人、飛天月伎、佛像鳥獸等內容,特別精美,石柱上的刻字也寓意了古人對於美好願望的憧憬。
接著可以乘坐公交來到興化府老街,6條古街組成的興化府歷史文化街,被稱為是莆田版的「三坊七巷」,街區宋元明清民國風格的官宅、府第、祠廟等古建連成一片,行走其中一棟棟古建築定會讓你領略莆田明清時期的風貌。
這裏不僅有明神宗老師、禮部尚書陳經邦的故居,也是記錄和老莆田人城市生活的記憶。
興化府對面就是元妙觀三清殿,比起前者元妙觀就要小眾很多,但這座道觀可不簡單。一看這座重建與北宋大中祥符八年的大殿,是南方現存為數不多的北宋木構之一。
除了大殿外,山門也是宋代所建,其余的東嶽殿、五帝廟、西嶽殿、五顯廟等也都是清代的遺存。
大殿的東側還有宋徽宗禦書【神霄玉清萬壽宮碑】,趙佶手跡「瘦金體」,同樣很珍貴。可以說在潮濕多雨的福建莆田,能夠千年屹立保存著一座北宋木構,的確也是一種奇跡。
最後一定要去荔城區的東巖山,去探訪兩座古建築,其一是東山湄洲媽祖行宮,建築並不古老,但是殿堂內保存著兩尊宋代樟木雕媽祖像。
其二就是東巖山的重點-報恩寺,寺內有一報恩寺塔,比剛才我們說的廣化寺釋迦文佛塔還要更古老。
塔基大,塔身小,重心低下,增加了石塔的穩性,這也是為什麽經歷多次地震報恩寺塔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
可以細細看塔身的浮雕,尤其是第一層可以看到八尊金剛力士,很有隋唐造像的風格,特別秀美。
最後時間充裕的話,還要去更遠一點的木蘭陂,同樣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號稱福建版「都江堰」。
誠然莆田這座城不像傳統的旅遊城市,有豐富的自然風光,然而作為人文古跡愛好者,莆田也總會讓你神往。 (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