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文脈中國|與古為新是中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河南答卷

2024-01-17旅遊

臨黃河而知中國,蒞中原而攬古今。

從衛星視角俯瞰,河南地處天地之中,八方輻輳,一半山川聳立,一半沃野千裏。滔滔黃河橫貫其間,如一條金色的絲帶,串聯起沿岸的文化「珍珠」。

泱泱華夏,擇中建都,大河之南,文脈悠遠。

從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開始,河南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多年,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獨占四席,懷抱著燦若星辰的歷史文化瑰寶,承載著中華文明的主根主脈。

近年來,河南全面推進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打造出一系列內涵豐富、內容飽滿的文旅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生態,不斷將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發展優勢,形成了洋溢著時代自信的文化表達。

擡望眼,新程如畫。

「鏟」釋地書

冬日暖陽下,在河南鄭州老城區來一場Citywalk,會時不時邂逅奇妙的場景:

車水馬龍的街道旁,主打國潮、非遺的時尚小店匯聚成特色街區,引人駐足流連;倏而擡頭,綿延七公裏的高大城墻靜默佇立,盡顯歲月滄桑;再往前走,則是占地數十萬平方米的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目四望,仍能感知到3600年前巍巍商都的宏偉模樣。

古老與現代,厚重與輕快,就這樣在城市中央交相輝映,不斷傳遞出跨越時空的文明回響。

一部河南史,半部華夏冊。

細觀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全過程,中原腹地河南,留存了最完整的歷史鏈條與文化譜系。

自1921年以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發掘為標誌的中國現代考古學起步以來,一代代中國考古人躬耕田野,用河南的一處處關鍵遺址、一件件珍貴文物,不斷描摹中華文明的血脈筋骨:

約十萬年前,靈井遺址的「許昌人」便告別蒙昧,踏上人類起源的征途;約8000年前,裴李崗遺址的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大米、小米,過上了較為穩定的定居生活,並掌握釀酒技術;約5300年前,雙槐樹遺址的先民觀天文、事農桑,建起有三重環壕的「河洛古國」;3700多年前,「最早的中國」在二裏頭遺址起步,夏都赫赫,威儀四方……

而進入歷史時期以來,中原群雄逐鹿,以鄭州、洛陽、開封、安陽等多座古都為經緯,見證商周的悠遠、漢唐的盛世、大宋的風雅,書寫下中國古代文明最恢宏燦爛的篇章。

洛陽孟津朱倉北朝墓內出土的陶武士俑。記者 李安 攝

「鏟」釋地書,追跡文明。河南近年來持續圍繞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行程研究等課題,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並取得重大突破。同時,牢固樹立保護第一的理念,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推行「考古前置」改革,把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工作由「被動跟進」變為「主動提前」,實施大遺址保護工程190余項。

「河南是國內大遺址分布最為密集的省份,也是大遺址保護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效最為顯著的省份。」河南省文物局局長任偉介紹,截至2023年12月,河南省已有掛牌和立項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共17處,總數位居全國第一。

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城市共存、共生,文化遺產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共振、共鳴,已成為河南省內多處大遺址的「新常態」。化「地下氣象萬千」的考古座標,為「地上風光無限」的城市地標,一如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所言,「實作了歷史、生態、生活的有機結合」。

賡續文脈,守正創新。以河南博物院為龍頭、市縣級博物館為主體、行業和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群落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文物活化利用不斷拓展深化。

2021年初,以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樂舞俑為原型創作的河南春晚創意節目【唐宮夜宴】火遍大江南北,此後,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輪番上新,【水下洛神】【龍門金剛】等持續叫好叫座,可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IP打造與傳播的標桿。

不久前,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走進鞏義石窟寺,將1500年前浮雕壁畫上的古樂器及伎樂俑「復活」,奏響新年歡歌。影片一出,即在社交媒體刷屏,收獲一眾好評。

自2000年成立以來,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致力於對中原音樂文物及古代樂譜進行復原研究和舞台演繹,以期能帶給觀眾「可以聆聽的歷史」。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靜態展示遠遠不夠,要不斷創新表達方式,讓文物‘活’起來、‘潮’起來,展覽‘動’起來、‘變’起來,真正融入現代生活。」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說。

「活化」文物

開啟甲骨文「全資訊數碼模型」,輕點滑鼠,一片刻字甲骨的三維模型、高畫質照片、微痕灰度圖、數碼拓片等,便分層顯示出來。

「得益於‘微痕提取’技術突破,甲骨上的筆畫疊壓關系、鉆鑿形態、材質紋理等肉眼難以辨識的精細資訊,在數碼空間變得清晰可見。」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資訊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說,依托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電腦技術,或許在不久的將來,AI辨識甲骨文就能從願景變為現實。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因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而蜚聲海內外的河南安陽,素有「中華字都」的美譽,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甲骨文元素。

這裏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往前推進了約1000年,承載著中華文明延綿不絕的基因密碼。

與現代科技「牽手」,甲骨文的保護研究與活化展示,都進入新的階段。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一塊看似平平無奇的電子螢幕前,總是聚集著不少前來研學的小朋友。

輕點螢幕上的甲骨文選項,與之對應的動物形象便會亮起,並行出相應的叫聲。在聲光電技術的輔助下,原本晦澀抽象的甲骨文,一下子與現實場景有了連線。

作為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綜合運用「虛擬場景+螢幕融合」技術,制作了多款互動式小遊戲「玩轉漢字」,讓遊客可以透過更加輕松直觀的方式,了解甲骨文的構造原理,感知漢字的流變。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為基本路線和主攻方向,著力推動建設數碼景區、數碼度假區。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輪資訊科技不斷突破,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混合現實等在文化旅遊領域得以充分套用。

在滿城宋韻的開封,一處依托12米超大直徑的IMAX巨型球形熒幕打造的裸眼3D版【清明上河圖】,讓遊客得以真正「入景」北宋畫家張擇端筆下的汴梁長卷。

這是一處沈浸式三維影像空間,酒樓、茶肆、虹橋、碼頭、水心榭,真切地鋪展在眼前。隨著智能座椅模擬上升、俯沖、滑翔等動作,觀眾或翺翔於群山峻嶺、看飛瀑直下,或穿梭於北宋市井、觀商販雲集,或沈入黃河深處、近覽「城摞城」奇觀……光影流轉間,觀眾也完成了一場極致多彩的文化巡遊,重溫北宋東京城的繁華盛景。

記者從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十四五」期間,河南計劃每年支出4000萬元推動文化旅遊數碼化升級改造。「黑科技」加持,打造「元豫宙」等數碼空間,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素發展。

「數碼技術的運用,為活化文物、活化歷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路徑。」馬蕭林說,依托科技賦能,透過營造主體空間、場景體驗,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真正「活」起來和「火」起來。

遊客在洛陽市欒川縣老君山風景區遊玩(無人機照片)。記者 李安 攝

集群IP

頭戴花冠,手執團扇,換上心儀的襦裙,再在眉心描上花鈿……華燈初上,四川女孩張蕾變身「大唐公主」,登上隋唐洛陽城應天門,開啟一場「穿越」:

古色古香的大殿內,絲竹管弦齊鳴,在「狄仁傑」「上官婉兒」等NPC的陪同下,吟誦詩賦、品鑒茶點、欣賞西域舞蹈,再登上闕樓遙望流光溢彩的天堂明堂,這般盛唐氣象,叫人直呼過癮。

在洛陽,即使數九寒天,也隨處可見漢服華裳。

或是端莊典雅的明代馬面裙,或是衣袂翩翩的唐代襦裙,再或是威武霸氣的漢代甲胄,燈火闌珊處,轉瞬越千年。

近年來,隨著「漢服熱」升溫,洛陽立足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搶抓風口,突出「顛覆性創意、沈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播」,以整座城市為載體打「漢服牌」,躋身全國旅遊城市「頂流」。

據了解,2024年元旦假期期間,洛陽市共接待遊客189.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0.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58%和70.93%。

「透過不斷培育拓展漢服全產業鏈條,漢服經濟還將持續發揮‘長尾效應’,將漢服‘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和產業‘增量’。」洛陽市老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尚鳳輝說。

洛陽的「出圈」,是「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的河南,在文旅融合發展上抓新機、蹚新路、展新顏的縮影之一。

近年來,河南瞄準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世界文化旅遊勝地兩大定位,大力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體系,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鮮明、內涵豐富、新意十足的高質素文旅產品,積極打造全鏈條文旅業態。

鄭州中牟,曾是黃河邊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因盛產西瓜、大蒜而小有名氣。如今,這裏以文旅產業為主導,憑借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樂園,贏得「中國主題公園第一縣」的新名片。

甫一進入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入目便是總長300余米、高15米的巨型夯土墻。「一年又一年,往事如雲煙……我們的故事已千年。」當耳邊不斷傳來低沈的吟唱,不少人會情不自禁地撫上粗糲的黃土墻,感受隱匿在時光深處的精神原鄉。

這裏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演出時長最長的戲劇聚落群之一,穿行其間,如在時空碎片裏移步換景,21個劇場、56個方格空間、總時長約700分鐘的不重復劇目,共同講述著「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

2023年8月,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釋出的【第一批全國智慧旅遊沈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名單】。「它不只是一個旅遊點位,更是一個文化地標。」河南建業文旅公司總經理姚培說。

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旅產品為抓手,沿著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商丘黃河文化大遺址走廊,一條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和旅遊帶蔚然已成,黃河、漢字、古都、功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IP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行走河南、觸摸歷史,感知文明、讀懂中國。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附近的黃河風光。記者 張浩然 攝

除打磨精品文旅專案外,河南還透過發放文旅消費券、遊客互送、門票減免等具體舉措,有效啟用文旅市場。

據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最新統計數據,2023年全省接待遊客9.95億人次,旅遊收入9645.6億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接待遊客人次為2022年同期的228.2%,旅遊收入為2022年同期的305.2%;與2019年同期相比,接待遊客人次為2019年同期的110.6%,旅遊收入為2019年同期的100.4%。

河南濟源黃河三峽景區(無人機照片)。記者 邢廣利 攝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消費多元,空間拓展,漸成支柱的文旅產業,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繪就當代河南的詩與遠方。(記者 桂娟 袁月明)

來源: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