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千年扁埂,古圩孔道

2023-12-05旅遊

袁曉明

微信版第1436期

初創於三國時代的金寶圩,圩中心有一條貫穿東西的長埂,地方府縣誌稱其為「中堤」或「中心埂」,當地人習慣叫作「扁埂」。

扁埂東起雙陡門,西至束家渡,全長近30裏,將金寶圩分為南、北兩部份,是圩中唯一直通大圩東西的陸路通道,也是歷經千百年滄桑的一條古道。

扁埂今貌(丁紅軍攝)

大圩形成,始有扁埂

早在三國時代,中原避亂的流民紛紛遷入古五湖之一的金錢湖,因金錢湖的地形特點是「阜其南而傾其北」(明·王肯堂【金寶圩中堤旌義慎防記】)所以,最初來到金錢湖的流民便在南部湖灘高地上耕作謀生,後經東吳在金錢湖督眾築圩,金錢湖的南部率先被圍成圩田,其北埂就是最初階段的扁埂。

晚清金寶圩名士袁一清先生在他所撰【金寶圩鳥官料公緣起並鼎建公屋碑記】中對金寶圩的形成進行了研究。

吳史永安三年,丹陽郡尉嚴密築丹陽湖田,即金寶圩胚胎之始,然舊圩僅中心埂以上。南唐保大十一年,圩民束四展築圩堤,自今高垛基至束家渡以北,名金銀圩。而以工成之速,又名化成圩。宋紹興間,州守增葺今惠民科等團田,名惠民圩。自宋迄明,代有增築,最後合化成、惠民為一大圩,統名金寶,全圩堤埂計長百十余裏,(【龍溪西鎮袁氏宗譜】·譜余卷上)

袁一清先生關於金寶圩形成歷史的研究,總體上與洪武【宣城誌】【輿地紀勝】引【圩田系年錄】等歷史文獻是吻合的,尤其是他依據吳史記載,對金寶圩的起源提出了獨特的見解,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至於圩田分布的情況,袁一清先生的見解與【宋會要輯稿】的相關記載則存在差異。但是,綜合現存各種文獻與圩中共識以及袁一清先生的研究,並結合金寶圩現狀,還是可以厘清扁埂的形成。

三國孫吳築圩以來,金錢湖上已經形成了化成圩、惠民圩以及諸多小圩田。至唐末,金錢湖已被圍築成大小圩田凡十五所,包裹於化成、惠民兩圩之中,南為化成,北為惠民,兩圩中間以扁埂分界。至宋末,化成、惠民等大小圩田貫連為大圩,扁埂於是成了大圩內埂,貫穿大圩東西,其南部化成圩範圍,裏人稱作「上壩」;北部惠民圩範圍,裏人稱作「下壩」。

扁埂見證了金寶圩的形成,也見證了圩中百姓為金寶圩形成所付出的艱辛與付出。

洪武【宣城誌】載:「南唐保大十一年,圩民束四請以私田為官圩,李璟嘉之,詔補束四官,賜金帛有差,號金銀圩。」

但是,事實情況不一定如此,【通考】田賦門推測:「五季暴政所興,江東西釀酒有曲引錢,食鹽則輸鹽米錢,軍需有鞋錢。南唐橫賦,鹽䕠米其一也。當日所稱圩民請以私田供官,恐亦有司飾詞,特以宮費不訾,希指擅腴,故嫁名裏下耳。」所謂束四請求將私田供官,不過是官府為解決開支困難而對老百姓的巧取豪奪。束四的遭遇並非個案,化成圩、惠民圩被圍成大圩時,共有十五個小圩被圍進了金寶圩。可以想象,金寶圩形成時,有許許多多圩中百姓如束四一樣,祖祖輩輩辛苦開墾的私田被充作了官圩的圩田,從此往後,世世代代要向官府交納田賦,圩中百姓的負擔隨之加重。

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扁埂成為金寶圩內東西大道以後,圩中百姓劃船靠埂,即可方便地由陸路通達大圩東西,各種生活物資和生產資料,也因為有了這條東西大道,能夠比較便捷地進入圩中各地,這在一定程度上給百姓出行和農業生產帶來了便利。

上下蓄泄,對決慘烈

古金錢湖地形為南高北低,金寶圩上壩水系海拔高於下壩水系海拔,豐水季節,扁埂南北水位高下竟有近一米落差。

因此,每當雨季來臨,全圩防汛進入緊張狀態。而圩中下壩,面對這種高水位落差,如臨大敵。於是,下壩民眾組織大批圩工保護扁埂,以防上壩蓄水灌入下壩,給下壩帶來滅頂之災。

扁埂之險,對於金寶圩下壩而言,生死攸關。因此,扁埂在汛防中的重要性,圩人曾勒石以示。

古金寶圩,圩周百二十余裏,田二十余萬。寒族及余姓群編戶獲農其中,宣之稅居半。圩之外,上受南北湖之巨匯,下受金溪五湖之沖潰,則外堤實重。圩中阜其南而傾其北,界堤以圉上下,毋受鄰壑,則中堤又實重。外堤為金寶圩,立有督,中堤即扁埂,亦立有督,誠重之也。(明·王肯堂【金寶圩中堤旌義慎防記】)

正因為扁埂關乎上、下壩水災之憂,歷史上,上下壩之間圍繞扁埂存廢,曾發生過多次對決與沖突,甚至鬧出人命。

據王肯堂【金寶圩中堤旌義慎防記】記載,明萬歷間,有徐姓圩民為緩解上壩水災,竟挖開扁埂向下壩放水,受害的下壩民眾將徐氏告到官府,徐氏自然獲罪,並受到制裁。

但是,事發二十多年後,又有包氏、丁氏二人,於大水期間在扁埂上挖開數十處穴口,向下壩放水,致下壩田房被淹。當時,雁翅唐氏唐一柱率眾搶險,保護扁埂,另有一個叫李孝一的圩民上前阻止上壩的毀埂行為,包氏、丁氏二人竟公然群毆李孝一,致李孝一溺水而亡。縣衙聞訊,即將包氏、丁氏二人捉拿歸案,並對李孝一的見義勇為給予了表彰,「以為死事者勸,而作奸者知懼」。

事發後,金寶圩下壩巨姓雁翅唐氏深為不安,擔心毀埂事件再度發生,因而想到要勒石警示,以絕後患。於是,找到致仕僑寓留都南京雨花台的族人唐一相商量。唐一相為明萬歷庚戌(1610)進士,在朝為官多年,素有官聲、文名。盡管憑唐一相個人的聲望,為鄉人撰寫禁碑碑文完全適合,但考慮到自己身為下壩唐氏族人,難免為人詬病徇私,因此,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遣使問記於好友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壇(今江蘇金壇)人,字宇泰,別號損庵,明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選庶吉士,官至福建參政,授翰林院檢討,以博學多聞而名揚館閣。王肯堂與唐一相交往甚深,同時,王肯堂的父親與雁翅唐氏唐汝迪同為進士,同朝為官,也是好友。因此,對於唐一相代表雁翅唐氏的請托,王肯堂難以推辭,欣然命筆【金寶圩中堤旌義慎防記】,裏人勒石警示於扁埂。

王肯堂為扁埂撰寫的【金寶圩中堤旌義慎防記】碑文收錄在光緒【宣城縣誌】藝文誌中,數百年前扁埂古道上慘烈的風雨往事,給後人留下不盡的感嘆、唏噓。

建庵便民,佳話流傳

在光緒【宣城縣誌】中,記載扁埂上有一處古廟:「雙林庵 土名雙廟,在金寶圩適中處。萬歷間,陷馬潭劉廷對建庵於孔道,以憩行人。兵毀,裏人重修。」扁埂上的雙廟,其來歷源自圩中一段善行佳話。

扁埂為圩中大道,但道路兩邊都是溝渠,與村莊並不相接。行走於扁埂上,一旦遇有風霜雨雪天氣,途中行人則困於路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苦不堪言。

扁埂適中處以南,為金寶圩埒上裏,這裏世居著宋末來遷的陷馬劉氏。劉氏十六世孫劉廷對(1551—1610)是一位國學生,家境也比較寬裕,他感於扁埂上行人的旅途之苦,心中萌發了在扁埂適中處建一個為行人提供歇腳之所的想法。經過一番謀劃,劉廷對認為還是建庵為上,既可為行人提供方便,又可為鄉裏棲神求福,一舉兩得。於是,萬歷間,劉廷對斥資在扁埂適中的位置上建了一座雙林庵,裏人稱作「雙廟」。

雙林庵遺址與雙廟街市(丁紅軍攝)

雙廟建成以後,往來於扁埂上的行人來到扁埂中段,有了一個歇腳的地方,遇有惡劣天氣,也可以在此遮風避雨。劉廷對的善舉給大家帶來了方便,得到了四鄉八鄰的交口稱贊,其懿行載入了邑誌,也記於【陷馬劉氏宗譜】中。

雙廟的建成給圩心裏帶來了香火,同時也吸引了人流的集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以雙廟為中心的沿埂兩側,漸漸地有了人居,進而形成了一個不小的聚落。不知是誰最先看到了這裏的商機,聚落上漸漸出現了店鋪,有了貿易經營。

由於扁埂與外界交通的便利,各種商品貨物經由扁埂從各地進入雙廟市上。從此,附近的村民不必出遠門到集鎮上交易、購物,他們劃著小船,就近來到雙廟出售自己的物產,購買所需的物資,雙廟街市很快便發展起來。

到了清末,雙廟市上已經有了日雜商店、布店、山貨店、理發店、酒館、肉鋪、鐵匠鋪等各類店鋪,成了金寶圩中響當當的鬧市。民國時,這裏還一度是金東鄉政府所在地。解放以後,雙廟又一直是雙廟鄉、雙廟村的駐地,因而雙廟街市始終不冷,時至今日,依然生機勃勃。

扁埂上新建的節制閘(丁紅軍攝)

千年扁埂,古圩孔道。當時代的車輪馳進鄉村振興的快車道,扁埂古道已改造成高標準的鄉村大道,圩中百姓通行更為便利。同時,扁埂上建設了兩處調節上、下壩水位的節制閘,徹底化解了上下壩水災之爭。可以預見,這條扁埂古道,必將在建設美麗鄉村的歷史行程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宣州區水陽鎮人民政府)

制作:童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