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哈爾濱印象(之二) 沙曼屯與莫斯科兵營

2024-03-12旅遊

沙曼屯這個地名在50後及以前的老哈爾濱人中應該是印象深刻的,60後及以後的人大概只知道有個生活區叫沙曼街區,在南崗和興路西南,學府路以東,從一街區一直排到六街區一大片,多數 人只知道這裏是八九十代建的鐵路家屬區,至於小區的名字大概只覺得有點兒「洋」味,並不知道它與沙曼屯之間的歷史關聯。如果你和一些老人探究沙曼的意思,有人會說是「土坯房」,還有人會說是「兵營」。

「沙曼 」聽上去是有點兒洋味,確實源於俄語,但加個」屯「就是土洋結合了。大家知道,「屯」是東北地區對農村自然村落最廣普的一種稱謂,沙曼屯之名的確有點兒另類,然而,沙曼屯之所以令人關註,不僅是這個土不土、洋不洋的地名,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中國近現代的重大歷史事件。

太爺輩的老人提起沙曼屯,馬上會有偏僻、落後,沙塵暴揚的想象場景。確實,過去的沙曼屯就是這個樣子。

早在十九世紀末,就陸續有一些從山東逃荒來的農民到這裏落戶。他們開荒種地,蓋起了一座座遮風擋雨、借以棲身的馬架子和土坯房。

逃荒農民搭起的馬架子

那時候,這一帶除了一些東歪西倒的土坯房和零星田地之外,到處是野草荒蒿、墳冢墓地,土匪盜賊時常出沒,路劫綁票時有發生。當地貧民悲憤地唱道:沙曼屯,沙曼屯,晴天三尺土,下雨兩腳泥;出門怕綁票,天黑就插門;夜裏聽狼叫,幾黑不見人;土屋靠墳圈,和鬼搭界毗。

早期貧民居住的地窨子

當然,無論是哈爾濱城市的建立和發展,還是沙曼屯的興起與擴充套件都和中東鐵路建設都直接相關。當年中東鐵路南部支線出哈爾濱站的第一站是顧鄉屯火車站(在現康安路與鐵順街交叉的西北角,哈商大南側),主要功能為運送軍事物資,故被稱為「軍需小站」。後來作會讓車、卸貨、臨時中轉等用,後來也承載了接送旅客的功能,每年客流量近萬人。該站因距貧民聚集的沙曼屯較近,加上當地居住人口密集,對沙曼屯的形成與發展有直接影響。而另一個重要影響也與顧鄉站相關。

顧鄉屯火車站站舍舊址

因顧鄉屯站具有「軍需小站」的有利條件,1903年9月,沙俄外阿穆爾鐵道兵旅團首批部隊共300余人開進哈爾濱,其中一部份軍隊就駐紮在沙曼屯附近,從那時起,這一帶被稱為「莫斯科兵營」,與原沙曼屯貧民聚集區同屬一個區域。

最初建起的莫斯科兵營

莫斯科兵營駐紮初期的民安街一帶也是荒野沒有人煙,只有一些泥濘的羊腸小道,寒冷冬天站崗的士兵穿羊祖宗(老山羊皮)氈疙瘩,據說夜裏有時候就凍死了。俄軍為躲避嚴寒也學中國人挖掘地窖居住,地窖很大,裏面生火爐燒柈子,每個地窖可居住幾十個士兵。

兵營中的俄軍官兵

1904年,日本在征得清政府的同意後,出兵東北,發動了日俄戰爭。在經歷了長達一年半的戰爭後,最後以沙俄慘敗、日本慘勝而告終。

在日俄戰爭期間,哈爾濱成為沙俄的大後方。來自歐洲、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參戰部隊,全部在哈爾濱集結、編隊,然後透過中東鐵路南部支線,開往遼東半島和南滿作戰前線。

在兵營集結的沙俄軍隊

為此,沙俄在哈爾濱火車站附近的地包(撫順街區 )、鐵路沿線沙曼屯、王兆屯、成高子等地建立並擴大了駐軍兵營,其中以哈站到沙曼屯一線駐軍最多,哈爾濱一時間成了日俄戰場的後方補給站。

沙曼屯一帶的兵營

日俄戰爭後南滿的殘余俄軍撤回北滿,總共約7萬余人,其中駐紮在哈爾濱莫斯科兵營的有3萬余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駐哈俄軍陸續轉移到歐洲戰場,但仍留有1萬多士兵留駐哈爾濱。然而,高峰期建起的大量兵營還是成了空置房,於是,附近膽大的居民就乘虛而入,搬進了空留的兵營。其實這時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誰占算誰的。直到後來哈爾濱成為開放商埠以後,沙俄僑民大量湧入哈爾濱,中東鐵路管理局想起被中國老百姓占據了的「兵營」,便派人去驅趕,收回。

俄軍隊及俄僑居住的兵營

1918年7月,在收回部份兵營的同時,中東鐵路管理局為解決大批鐵路員工的住房問題,決定先讓員工從懶漢屯自建路向南建了67所土坯房,俄語土坯發音為「沙曼」,故該地從音譯稱之為「沙曼屯」(Саманный городок)。自此,這一帶的鐵路員工土坯房與收回的部份兵營連成一片,俄國人統稱這片 住宅區域為 「沙曼格拉道克(俄語,土坯房小集鎮)」,但仍被中國人土洋結合,叫成了沙曼屯。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歷史時期,沙曼屯有俄國軍人,有俄羅斯和歐洲來的僑民、難民,有火車機務技術人員和工人,有山東、河南、河北逃荒謀生來的農民,聚集在簡易或廢棄的兵營、手工自建的土坯房、地窨子裏形成了一個復雜、貧窮又不斷擴大的群落。

回到開頭,沙曼屯到底是土坯房還是莫斯科軍營,答案已經有了:沙曼屯的名稱源於土坯房,這裏曾經是沙俄莫斯科軍營的駐地。其實,取沙曼為名的街道也有,道裏與十二道街相連的一條街叫霞曼街,它最初的名字也叫沙曼街,後來雅化為霞曼街。可以想見,當年中央大街(原中國大街)開發之初,處於邊緣的十二道街一帶肯定也是一片土坯房。

多說一句前面提到的懶漢屯,其實它和沙曼屯一樣,也是土洋結合的產物。

懶漢屯這個奇怪的名字在和興路和西大橋一帶的部份老哈爾濱記憶中還會有,它的大概方位是北起鐵路,南抵和興路,西臨清濱路,東至老動物園墻根,現在大多屬於哈工大的地面。直到解放前這裏還叫懶漢屯八道街、七道街,而木蘭街則直接叫做懶漢屯街。這裏和臨近的新沙曼屯一樣是沙俄中東鐵路駐軍家屬的聚集區。在這裏,闖關東而來的保定人與闖遠東的東歐僑民便成了鄰居,但這裏的僑民不同於南崗、道裏,多為窮人。他們飼養奶牛、種植果樹,也免不了要從中國人那裏購買薯仔、小麥和飼牛草料等,可每到冬季中國人就「貓冬」了。俄僑買不到草料和食物就氣得大叫:這些中國人都是懶漢!中國人聽懂了這句話,於是懶漢屯就這麽叫開了。

隨著土坯房小集鎮的形成和擴大,沙曼屯的地理概念也擴大,人們將周邊的無名的建成區和附近的荒郊野外都統稱為沙曼屯。從上世紀四十年代(日占後期)開始,這裏又悄然發生了變化,文化教育底蘊在這裏漸漸聚集。1941年,哈爾濱商業學校(現商大)在沙曼屯建校;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將延安外國語學校搬遷到這裏,1958年改為黑龍江大學;解放後的五十年代初期,哈軍工、哈工大都曾經在這裏落腳,設立學校預科;哈師大、哈醫大等一批高等學府都在這裏生根發展,大區域的沙曼屯變成了學府區!

哈工大第一批預科班一年級在沙曼屯預科校址合影

沙曼屯的鐵路職工住宅一直延用到解放後,直到九十年代初,這裏一直是鐵路家屬區。老哈鐵職工孫二哥現住沙曼二街區,回想往事仍記憶猶新。當年,已經成家生子的孫二哥正日思夜想的盼著能分到一套住房,81年終於如願,單位通知分給他一處住房,在沙曼屯,他趕緊去現場考察。當時這裏一共有11道街的俄式平房,一屋一廚,有個小院,不僅面積小,而且十分破舊,看房後心情很不好。

沒想到,他帶上家人第二次來的時候,房門被撬開了,鄰居說大躍進時這房子是他家的,後來被征用了,並拿出原房產地契。孫二哥向單位報告,機關工會把這個鄰居鮑家告上南崗區法院,結果,兩次庭審後,法院將該房判給鮑家。無奈,機關工會只好重新給他安排住處。想不到十年後,他居住的哈站廣場地區改造,住在這一帶的鐵路員工全部移遷到沙曼小區,不過,這時的沙曼小區也已經完成改造,原有的俄式平房全部改建成七層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