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新疆阿拉山口至哈薩克阿拉木圖72小時自駕遊(附:旅行攻略)

2024-08-16旅遊

從張騫出使西域的文獻中可以知道,他到達過烏孫國;哈薩克東部的很大一片區域,曾經就歸古代烏孫國管轄,所以我們沿著張騫的足跡,一路追尋到了阿拉木圖。

漢唐時期有一個大家不太了解的官職——都護;相比之下,我們對這類官員任職的機構「都護府」則要熟悉很多,例如:西域都護府。他們的主要職責是「護」,護一隅疆土、護一方百姓、護一條商道、護一國主權。

在張騫鑿通了絲綢之路大約半個多世紀後,西漢便在如今的新疆設立了西域都護府,都護的範圍應該不止西域諸國。這標誌著從那時起已將西域正式納入漢朝的版圖,而整條伊犁河谷也都是大漢的領土。

河谷中最富庶的一塊地方,今天被稱為阿拉木圖,它不僅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聯結著西域和中亞,還因為天山在此處呈「V」字形,可以形成大量降雨,讓此地成為西域最主要的農墾區之一。

出山口,阿拉湖聽風

阿拉套山和巴爾魯克山之間有一條寬約20 公裏的通道,素有「準噶爾山門」之稱,大概就是這狹長、廣闊又平坦的地勢,造就了山口處多風的氣候——每年8 級以上的大風天氣有多達166天,阿拉山口市就位於這個「風口」。

我們臨時決定從阿拉山口出口岸,意料之外地享受了一回幾乎獨家的服務,因為目前從這兒出入境的散客極少,尤其是下午,工作人員要等很久才能「集齊」一批通關的旅客,所以每天在緩沖區內按時按點擺渡的公交車也只有那麽幾趟。

此時,我們在哈薩克租的車已經在對面的多斯特克(蘇聯時期名為「德魯日巴」)口岸等候多時了。多斯特克距阿拉木圖市約580公裏,我們行前就計算過這個時間,即便一路全速開,到達酒店也會是午夜時分了,加之夜路行車並不安全,那還不如途中找個地方住。

由於此程的自駕路線僅涉及傑特蘇和阿拉木圖兩個州,所以就順著A-3 公路沿線找大城市,塔爾迪庫爾幹便躍入視線,這樣頭一天只開440公裏,既可以用來趕路,又可以用來熟悉當地交規。

其實在我們驅車於G219去往阿拉山口的途中,就有那麽幾公裏可以遠遠地望到蔚藍色的阿拉湖,所以在口岸取到車後,就打算立馬先順著A-7公路去湖邊看看。湖岸離國境線最近的地方僅有約30公裏,但我們還是將車開到了阿拉湖南岸中央位置的科克圖馬Koktuma 度假區。

如果將狹長的阿拉山口走廊比作一只扁擔,那麽它東西兩頭分別挑起的是中國新疆的艾比湖和哈薩克傑特蘇的阿拉湖,兩湖同出一源,即新疆塔城裕民縣的巴爾魯克山。1864年以前,阿拉湖還是屬於中國的,從早期清朝的地圖上可以看到此湖被標為「圖古勒池」;如今她不但被改了名,且只能在國門咫尺遙望。我立在湖邊聽風時,似乎能感受得到兩個姊妹湖間彼此的呼喚。

此前能查閱到的阿拉湖的資料,會顯示她位於阿拉木圖州和東哈州的交界,而現在她應該是位於傑特蘇州和阿拜州的交界了,所以在輸入導航目的地時需要註意這個細節。為了適應國內出境遊快速增長的趨勢,在哈薩克2024年旅遊的重點發展區網域名稱單中,就可以看到「阿拉湖度假區」的條目,加之30天免簽政策的出台,於是阿拉湖的休閑度假專案,完全可以被納入阿拉山口市的周邊遊產品。

本想在湖邊等待日落美景,但被來接我們的朋友催促說:「已經快5點了,走吧,還得趕路!」5點?我拿出手機納悶了半天,我這兒顯示快6點了呀,比台北時間晚2個小時。等我查了新聞才知道,從2024年3月1日起,哈薩克將實行已久的東五時區(UTC+5)和東六時區(UTC+6)兩個時區統一合並為東五時區了,也就是說,東部地區的時鐘被撥慢了一個小時,調整後的哈薩克全境的時間統一了,應該比台北時間晚3 個小時才對。

阿拉湖
為哈薩克的鹹水湖,是傑特蘇繼巴爾喀什湖之後的第二大湖,夏季草長鶯飛,是阿拉湖的黃金旅遊季。

夜入塔爾迪庫爾幹

從阿拉湖到塔爾迪庫爾幹還有三百多公裏路,因為限速70 公裏,即便路上的車非常少,也跑不起來速度。在自駕遊過程中,最直截了當了解當地經濟狀況的環節就是「加油」,當看到加油站的價目表時,我只能流露出羨慕的表情,因為92號汽油約合人民幣3.3元/ 升。

在加油站休整的間隙,我習慣性地找衛生間,但被告知如廁是要收費的,每個人80堅戈(1元人民幣≈62哈薩克堅戈),口算了下,費用倒不貴,關鍵是我還沒有來得及兌換零錢,怎麽支付?好在轉譯吾爾肯幫我解圍。起初我以為只是在鄉野會遇到這「獨門生意」,結果後幾天逛市場時也遇到了要收費的公廁,這才開始懷念在國內出行的優越性,至少「廁所革命」進行得足夠徹底!

出加油站時,我本以為很禮貌地「一站二看三透過」就可以跨越中線回到公路上繼續南行了,結果當地司機想都不想地直接右拐揚長而去。我盯著手機導航一再確認,分明是他開錯了方向!若我會講哈語或者俄語,一定會立即質疑他南轅北轍的問題,結果開出去大約兩三公裏了,遇到一處路口時,司機才認認真真地將車掉頭,駛入正確方向的車道。這場虛驚,讓我略感慚愧。

到達塔爾迪庫爾幹時,餐廳都快打烊了,預定的晚餐如約上桌,這是在哈國的第一頓正餐,當然要隆重些,所以沒有一個小夥伴會介意晚上10點多仍在長條桌邊大快朵頤。烤魚、牛排、炸雞、麪包、芝士、沙拉……,純純的西餐搭配,要不是因為與大可樂並排的是大紮的蘋果汁,我差點忘了這是在中亞。

塔爾迪庫爾幹是哈薩克東南部的一座城市,當我在中文網站查資料時,發現有關該地的州名、首府名、城市名等資訊相當混亂,原因是哈薩克最近的一次行政區劃調整是在2022年5月,新設立了傑特蘇州,首府即為塔爾迪庫爾幹,其實就是從原阿拉木圖州分割出來了一塊地區,這便是哈薩克將全國的14個州變為17個州的成果之一。

塔爾迪庫爾幹位於以工業為主的地區,所以遊客們對這兒比較陌生,我們住在這座城市裏唯一的一家四星級酒店KOKTEM,可以從高層的陽台欣賞整個城區。這一晚,所有的人都睡得不踏實,並非興奮,而是因為大家入住後才發現,都忘帶電源轉換插頭了,充電寶成了續命的稻草,於是趕快在隨後的采購清單上添了這麽一條。

博物館裏的民族與世界

次日我們沿A-3公路徑直入阿拉木圖市,從下高速到進酒店,一路都在堵車,著實彰顯了中亞五國第一大城市的威風!點了午餐等上菜的工夫,我們在隔壁的小商店人均入手了一枚電源轉換插頭,這才開始消停地給人和手機同時「充電」。吾爾肯為我們掃碼墊付了買電源轉換插頭的錢、用微信收取了大家的轉賬紅包、幫所有人兌換了哈國貨幣……,這一系列的操作行雲流水,似乎與國內的電子支付環境並無兩樣。

我們因是短途旅行,所以只準備了信用卡,並沒有打算在手機上認證當地的電子支付平台,因此在逛了第一天街後,就逐漸找回了使用紙幣和硬幣的手感。正當我愜意地撲進阿拉木圖的酒店打算好好補覺時,竟然發現此前焦慮過度了,剛買的電源轉換插頭完全派不上用場,因為我們預訂的是一家華人酒店,不但電源轉換插頭制式與國內統一,甚至每個房間都配有電燒水壺。

哈薩克中央國家博物館,幾乎是每個到達阿拉木圖的旅行者必去參觀的地方,因為博物館不僅是了解一個地區人文歷史的視窗,也是我們可以集中探尋不同地域對外交流、民族融合、文化發展線索的場所。一脈天山將中哈兩國相連,一片伊犁河谷為新疆與阿拉木圖共享,加之數千年來絲綢之路的互通,讓我堅信在這兒是可以找到諸多共鳴的。

哈薩克共有多達140個民族,但哈薩克族占了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約70.6%),所以博物館的一樓展廳,基本為哈薩克族的歷史、日常、文化等內容。「房子裏搭了這麽大個蒙古包?」有位小夥伴一邊拍照一邊驚嘆,話音未落,吾爾肯將講解詞轉譯給我們並糾錯——這是哈薩克牧民的氈房!當然,二者的確非常相似,區別也是明顯的,旁邊有插圖對氈房的結構與家具做了詳解,可惜只是哈薩克文與俄文雙語對照的,並沒有找到英文版說明,更談不上中文簡介了。

天山庇護下的哈薩克族本為一家,不但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而且藝術表達方式也高度類似,這一點我從偶然拍的幾張照片中可以得到印證。例如:展廳氈房門前的小展台上,立有一只木制的玩偶羊,除了一根細桿支撐身體外,羊的頭、四肢、蹄等部位都是由金屬件連線起來的,顯然可以靈活轉動;這件展品的文字說明標註的是「埃爾布蘭· 烏利耶夫大師」,當時我以為這僅僅是一件木雕工藝品,除了觀賞外並沒有太多的實用價值。

可是當此程結束,我回到新疆和田地區參加活動,竟然在一場哈薩克牧民的小小演出中,又見到了如出一轍的木羊身影,他們將它稱為「線羊」——由細線連線彈奏者的手指與支撐羊的直桿,隨著手部彈撥的節奏,線羊也會上下跳動。這下終於解惑了,更加讓我領悟了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集】中說的那句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可能中國的北方人對羊拐並不陌生,在哈薩克一樣,這兒的孩子們也喜歡玩羊拐,將這東西叫Assyk,與新疆的哈薩克語有同樣的發音:阿斯克。在我的印象裏,羊拐遊戲是在連貫的拋、抓、接動作中一氣呵成的,但哈薩克的阿斯克遊戲規則顯然要復雜很多,甚至可以上升到體育競技的範疇。博物館櫥窗裏還有一堆上了顏色的羊拐,它們則另有一個名字Saka,我始終沒弄明白其寓意,難道是羊拐遊戲的高階版道具?

博物館的二樓展廳被劃分了好幾個主題,在一個拐角處的玻璃櫃台中,陳列著一排排的勛章,按理說我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外國人,可以略過這個展區,可正因為多看了那麽一眼,就發現其中有一枚頭像特別眼熟,湊近確認了眼神:正是孔子像!找轉譯幫我看了這枚勛章旁的註釋,其主人居然是當今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那麽這份榮譽的背書又是什麽呢?對面主題廳的幾個展櫃裏,布置了穿戴民族服裝的模特,我意外地在一件女孩子的衣服上,發現了用一枚人民幣做的裝飾,雖然硬幣面值僅為「壹角」,但是它的深意遠顯然比硬幣本身更有價值。

哈薩克中央國家博物館
位於阿拉木圖市Samal-1 microdistrict,是中亞地區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開放時間為每天的9:30—17:30(周二閉館),成人門票價格為500堅戈。

登臨科克托別山

多數旅遊攻略上都說,在阿拉木圖市的重要體驗之一,是傍晚登科克托別山(Kok-tobe Park)欣賞夕陽和夜景,但在我們短暫的旅程中,並不允許有如此奢侈的「夜生活」,所以只能白天抽出個把小時去逛逛,這樣一來的好處是,可以遠眺琴布拉克雪山,那兒最吸引遊客的是滑雪專案,距離阿拉木圖市中心僅25公裏,驅車大約30 分鐘就可以抵達山腳。

乘索道飛掠「大阿拉木圖環線公路」東南段直上科克托別山頂,既節省體力又能從高空的視角欣賞城市風光,大家排隊買票時,我擠出了5分鐘開小差,奔向對面共和國宮(Republic Palace)的廣場前,看了一眼阿拜塑像。

由於阿拜是著名的詩人,所以有人把他比作哈薩克的李白,又因為阿拜也是哲學家,所以也有人把他比作哈薩克的孔子。不僅橫貫阿拉木圖市東西10來公裏的公路主幹道被命名為「阿拜大街」,而且自2020年起,每年的8月10日都是「阿拜日」,可見他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影響力相當大。

科克托別山頂公園有眾多的休閑遊樂專案,可以讓不同年齡及興趣愛好的人們在這裏至少消磨大半天。如果說摩天輪是俯瞰每一座城市的「天眼」,那麽電視塔更像是現代城市的地標,在阿拉木圖,二者並立於科克托別山頂。

從遊樂專案的價目表上看與國內的消費水平差不多,但多數適合兒童體驗;山頂上有一排旅遊紀念品店,個人建議逛逛就好,實在想花點錢了,就買有關蘋果元素的小玩意兒吧,畢竟阿拉木圖又被稱為「蘋果之城」。我買了蘋果口味的冰淇淋,坐在甲殼蟲樂隊銅像旁,在享用一份甜美的同時,也能溫習擴音喇叭中飄出的輕微的歌聲。但是,這山頂上僅有的人物雕塑群,為什麽會是「甲殼蟲」?

在索道下站的停車場取車時,遇到了好幾輛奇瑞,於是我開始留意街上的國產汽車品牌,發現奇瑞在阿拉木圖的保有量還真不低,半個來小時裏就能遇到十幾輛;後來在MEGA商場裏,還見到了以人民幣18萬多的價格在售賣的艾瑞澤8。

這天的遊覽結束得比較早,所以大家一致提議去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因此吾爾肯推薦了一家民族餐廳。本以為就是吃喝放松一下,結果餐廳裏特色的裝潢吸引得我們又一陣忙碌地打卡拍照,好奇心驅使得我連衛生間標誌都不放過。

這家餐廳有漢族庭院式的小橋流水、有維吾爾族建築的鏤空門廊、有阿拉伯氛圍的燈具、有哈薩克族元素的羊皮畫、有俄羅斯用餐習慣的長條桌、有烏茲別克常用的茶壺保溫罩……,若不是因為店名很難轉譯,我真以為它叫「絲綢之路」主題餐廳;加之包間內有各種花紋的沙發罩及桌布,似乎餐廳要將所有能夠呈現的色彩都用起來,好在用得恰如其分,既琳瑯滿目又不覺得冗余繁雜。這一餐,先飽眼福、再飽口福,點睛之筆就要數哈薩克的傳統馬肉香腸了。

科克托別山纜車
往返票價為5000堅戈,開放時間為周一、周三、周四的10:00—23:00,周二的13:00—23:00,周五至周日以及節假日的10:00—00:00。大阿拉木圖環線公路全長66公裏,為雙向6車道,設計通行時速為150公裏,相當於一級公路,是國際「雙西」(中國西部—歐洲西部)公路的一部份。

不容錯過的地標

一場大雨,在幾分鐘內就驅散了升天大教堂前的數百只廣場鴿,卻不會澆滅潘菲洛夫28勇士紀念公園的長明火,據說這是沿襲了蘇聯時期的做法,靠政府出資供應天然氣用以維持火焰長久不熄。這裏是旅行團遊客們必來打卡的地方,也是當地人假日休閑的主要場所之一,更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為此我回家後,還專門找了上映於2016年的俄羅斯電影【潘菲洛夫28勇士】的影片來看,比起激烈的劇情,最後10分鐘的捲動字幕才更震撼——羅列了3萬多人的名字,他們均為這部電影拍攝資金的眾籌者,片尾以此方式表達謝意!當時片方沒錢,影片的總投資僅為170萬美元,最終卻收獲了630萬美元的票房。

勇士紀念碑後方是一片友誼林,本來穿梭其間是想尋找與中國有關的資訊,結果身邊的一棵松樹上,攀爬跳躍著的兩只碩大的金色松鼠吸引了我的註意力,還來不及舉起手機,它們已經跑去別的樹枝串門了。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在介於庫納耶夫街、果戈理街、津科夫街、卡紮伊別克街之間的這片綠地散步,與松鼠相比,升天大教堂門前的廣場鴿更加黏人。

我們進入綠色大巴紮,已接近傍晚下班的時間,很多商鋪正在收攤,唯有出入口處幾家幹果攤位的售賣小哥仍在起勁地吆喝。我們是在新疆逛了一圈後才來到阿拉木圖的,所以眼前這些高度雷同的商品,無法喚醒我的味蕾,於是提議去巧克力專賣店看看。

由升天大教堂向東北方向步行不到一公裏,在津科夫街邊找到門面寬闊的拉哈特糖果工廠(Rakhat),俗稱「巧克力工廠」。起初我以為能親歷制作巧克力的全過程,結果有些失望,其實這兒只是個以巧克力產品為主的糖果主題超市。利用這為數不多的購物機會,大家要麽估摸著口袋裏剩余堅戈的金額,要麽統計著需要饋贈親友的數量,最終個個都收獲滿滿。

離開阿拉木圖前的最後幾個小時,我們把車開到了距中央國家博物館以西大約5公裏的一處街巷,並非有遊覽點,專程而來只為看一看立於此地的冼星海紀念碑。這段中哈友誼是由兩個音樂人引發的,於是阿拉木圖把與拜卡達莫夫街平行的另一條小街改名為「冼星海街」。高德導航雖然在哈薩克能套用自如,但目前還無法準確定位冼星海紀念碑的位置,所以我只好在周邊找了一家名為Free Rider 的摩托車俱樂部的地址做參考。

津科夫大教堂
津科夫大教堂是一座東正教教堂,也是阿拉木圖少數幸存的沙皇時期的建築之一,因其設計者和監造者為津科夫(Zenkov)而得名,又被旅行者們稱為「升天大教堂」。
巧克力工廠
哈薩克本土主要的4大糖果生產企業:Rakhat,Bayan Sulu,AlmatyProduct 和Hamle,其中拉哈特(Rakhat)糖果廠始建於1942年,生產400余種糖果制品。

旅行提示

  1. 在阿拉木圖停留的短暫72小時裏,我發覺這裏對自駕遊愛好者們來說,便宜的油價是最大的誘惑,其次在高速公路可以將時速開到140公裏;
  2. 哈薩克的電源插頭形狀是歐洲標準的雙圓柱插頭,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電流為16A;
  3. 也許是地形的原因,阿拉木圖沒有共享單車,但有很多共享電動滑輪車,可是聽說使用費比打車還要貴,不知道這種情況是不是又和便宜的油價有關;
  4. 電子支付在阿拉木圖也相當發達了,只不過現在沒有和國內的支付平台互聯互通,所以去哈薩克旅行的話,要麽記得帶信用卡,要麽準備足夠的零錢;
  5. 中哈兩國互免簽證協定正式落地生效,這是旅行者們的福音,更是兩國旅遊業快速推進的契機,每天有數趟航班往返於阿拉木圖與烏魯木齊且飛行時間不到2個小時,拿上護照買張機票,出國去另一個城市度個周末,可能已是現實版的「說走就走的旅行」。

如有疏漏或錯誤,請不吝賜教。

文圖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為了保護原創作者版權,該篇只采用小圖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