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99%蘇州人不知道!石湖旁的免費古鎮,開著江南最溫柔的花

2024-05-16旅遊

全 城 · 熱「楝」 蠡 墅 , 一 縷 淡 紫 色 的 往 事

五月初的蘇州,是淡紫色的。 有些年頭的老新村、老巷子裏,總有一兩棵開滿淡紫色小花的樹,老蘇州都知道,它叫苦楝樹。 最近,蘇州一條冷門的老街,因為苦楝樹「出圈」了!

如煙,楝花深處

在石湖附近,沿著蘇蠡路往南,穿過鬧哄哄的美食街,把車水馬龍拋在腦後,浮華喧囂也被盡數濾過,眼前的,就是蠡墅古鎮。站在蠡墅橋頭往下看,低矮的民居夾出兩條窄窄的小巷, 村口一棵巨大的苦楝樹,正暈開一片朦朧的煙紫。 樹下,阿婆晾上剛剛洗好的床單,有風吹過,把古鎮的舊時光也掀起了一角。

【花鏡】上說,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為首,楝花為終。 等到楝花謝盡,便是綠肥紅瘦的夏天了。 苦楝,發音和「苦戀」一樣,讀起來一股傷春悲秋的勁兒,其實,人家是文藝小清新派的。

蠡墅的這棵苦楝,便把「文藝範兒」發揮到了極致。 高大蓬松的樹冠頂端,沒有葉子,全是花,花絲細得像被風輕柔地篩過,鋪成洋洋灑灑、深深淺淺的紫,一簇一簇抹在白墻與墨瓦之間,每一小簇,都蓬松柔軟得像一團雲。

樹的底端,葉子倒漸漸多了起來,遠遠看去, 就像是紫楝花漸漸染上了點滴青綠, 最終,隱沒於橋下碧色的倒影裏。

雖說叫苦楝,它的香味卻一點也不苦, 淡香幽幽,隔著橋就能聞到了。最妙的是走到楝樹底下,細細簌簌的花瓣從四面八方飄下,仿佛在下一場淡紫色的雪。雪後,有暗香盈袖,那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恐怕都腌進楝花味兒了。

這麽高大的一棵樹,必然不再年輕。村口的好婆從小就住在這兒,她幾乎是看著這樹長大的。據她回憶,大樹的童年只有細細一截,沒想到現在這麽高大,已經可以蔭蔽整條巷子了。鄰居出名了,好婆有些意外,還有點小驕傲。「 以前也年年都開花的,就是沒人知道,今年不得了,好幾百個人找過來了!

疊翠,流水人家

其實,有沒有人來看,對楝樹而言,並不重要。沿著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向前, 這裏的一磚一瓦,早已習慣了無人驚擾的歲月。 不再白的墻,瀝過一場又一場的雨,斑駁脫落,露出裏頭的紅磚;不再牢固的木頭窗扉,開開合合了太多,再推一下,似乎就要掉渣。

但這也是江南古鎮最原本的樣子,沒有琳瑯滿目的店招,沒有洶湧澎湃的人潮, 唯一的商業體,是剪一次15塊的理發店。

一條河,橫跨小鎮東西,沿著河的兩岸,分為上塘街和下塘街。越往裏走,越像走進了翠色青釉裏。香樟與杉林郁郁蔥蔥,投下鋪天蓋地的濃綠,水波清澈, 一層層漾開,好像一汪流動的翡翠。

這時,如果像當地人一樣,隨意坐在碼頭上,或是沿著河埠頭向下走,分分鐘就能入畫丹青水墨。

街頭巷尾的老人,都對河上的四座古橋津津樂道。 其實,每一座橋都不寬也不大,幾步就能走完,甚至橋身用了幾塊花崗石都清清楚楚。 但這些石頭可都是清朝的遺存了, 幾百年的時光裏,它們見證著小鎮從人來人往的繁華,到偏安一隅的清凈。

不過,蠡墅老街經歷的歲月,遠比石橋漫長得多。相傳春秋時, 越國大夫範蠡曾在此建屋居住,故名蠡墅。 還有個浪漫的說法,後來,他又從此地出發,攜西施泛舟五湖,瀟瀟灑灑,好不快哉。

正巧,古鎮深處還有一處幽靜的竹林,忍不住聯想了一番,他們當初是不是也坐著一葉竹筏,晃晃悠悠地穿行於綠波之間, 兩岸有小橋流水人家,也有將要成熟的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