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到桂林旅遊,趣味頗多。
二0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秋氣清涼,午一點四十分,我同朋友一行,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白雲機場起飛,下午三時,降落河南鄭州新鄭機場。航程一小時多點。出艙時薄雲藍天,氣候溫和。我們計劃是日飛抵桂林,因此,只好在機場等待八時的桂林航班。坐著無聊,於是就在機場附近閑散腳步。偶爾看看花樹,也看那一撥撥匆匆過客,很是無聊。走時帶了一冊小書,隨便翻翻,聊以消遣。
晚八時五十分,終於飛抵桂林。走下飛機,迎面是一股溫軟的暑氣。陽歷的十月末,要在北方,已是淒苦懷慮的節候,而在這裏卻是枝繁葉茂、花團錦簇。晚宿中山酒店,亦感格外濕熱,開啟行囊,趕快更衣。盥洗完畢,就把一天的旅勞,交給了無聊的清夢。
二十六日,晨七時,天氣有些發冷。導遊看著我們瑟縮的樣子,便說,桂林的晝夜溫差較大……。說話間,我們就上了一輛大巴。當天的遊覽路線是——上午象鼻山、伏波山,下午疊彩山和劉三姐大觀園。由於這些景點都離市區很近,一會就到。
象鼻山坐落在市區南的漓江西岸,山體酷似一頭巨象,俯首於漓江碧水,故名象鼻山。山體十分雄宏壯觀——大樹生山巔,小樹出其罅;上部樹木高大茂密,底部樹木反而稀疏。滿山巨石,裂紋密布,交合成網,灌木就從這些裂紋中茁壯叢生,凝翠可人。於是,遠觀象鼻山,宛如一座綠色的王國。山下是漓江碧水,遊船翩翩,一映藍天。形似象鼻之處,有個天然的孔洞,一頭傾進漓江,遊客駕舟穿梭,趣味不俗。這情景,明人孔鏞的【象鼻山】最能描摹:
象鼻分明飲玉河,
西風一吸水應波。
青山自是饒奇骨,
白日相看不厭多。
象鼻山的風水文化價值很高。南北山麓和山頂古跡甚多——有水月洞、象鼻巖、南極洞、雲峰寺等等,山頂還有明代的普賢塔等名勝。其中水月洞和象鼻巖不但風景綺麗,且文化底蘊頗豐。水月洞在象鼻山北麓,山洞內外,有唐宋文人石刻幾十余。如範成大、陸遊等等。有的仍字跡可辨,尚可一讀。與象鼻山相鄰的水月洞,巖口刻曰「讀書巖」三字。據傳,這兒原是明代學者毛賓泉讀【周易】之處。沿著懸欄石級,攀上山頂,便是普賢塔。古色古香,殿閣不俗。更可觀的是,這裏曾是一個戰略要沖——太平軍就在這座山頭上,攻打過桂林城。
上午十時多,導遊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座名山——伏波山。位置與象鼻山不差許多,亦在漓江之畔。不過與象鼻山相異的是,伏波山「半枕陸地(西),半插江潭(東)」。——十分姿色,一半地上,一半江中。此山峰形峭削,高有七百余米。群峰如指,惟伏波獨尊,在桂林最是著名。山有斷紋,縱橫勾連,林木蒼蔚,全從罅出。山下至山腰,一應廊台閣榭、曲折回環,點綴不俗。據記載,伏波山得名於唐代,是給漢朝伏波將軍馬援建祠而得名的。山的一側,為遊人修建的攀山石凳,左轉右旋,盤旋往上。兩邊設有鐵鏈衛欄,道不寬,可通一人余。山上有題字曰:「登上伏波山,能活一百三。」登,還是不登?仰望之間,我有些發怵。環顧左右,登山者中,不乏有七八十歲的老人,於是鼓足勇氣,我也尾隨而上了。當爬到半路,側首下望,毛骨悚然,方覺進退維谷。後半截路,先是弓腰曲背、小心翼翼,趕臨近山頂,簡直是四肢著地攀爬上去。山頂非常小,概可容納三二十人,其高駭人,下望懍然。
伏波山留影
站在山頂,群山如指,迷蒙無際。漓江兩岸,青峰逶迤。乍睹名山,猶如置身仙境。從伏波山下來,天已晌午,茶飯過後,稍是小憩,便準備下午的遊程——疊彩山和劉三姐大觀園。
濱臨漓江的疊彩山,在桂林城內。滿山桂樹,皆生石逢,枝柯橫斜,任意垂懸,猶如順流而出。山的美名——所謂「疊彩」,是否從此而來呢?其山體與四望山和於越山,及仙鶴兩峰息息相連,名勝頗多。多為樓堂廳閣,而且都在山上。類如疊彩樓、於越閣、仰止堂、疊彩亭、望江亭和拿雲亭等等。山崖以石為壁,歷代題刻和摩崖造像甚多,繁華耀眼。最神幻的當屬拿雲亭——它雄踞山巔,疑似飛天摘星,拿雲易然。煙雨迷蒙的桂林城,亦可在此領略無余。——長天行雲,陶然怡情。
疊彩山公園留影
劉三姐大觀園,是個鄉景旖旎的村莊。踩著曲橋流水,環繞池塘花園,穿過一片茂林修竹的過道,我們參觀了劉三姐舊居,及劉三姐當年和阿牛定情的百年大榕樹。立於樹旁,可望壯族的幹樓、瑤族的木樓、侗族的鼓樓,參差錯落。此等人居環境,儼然是個青山拱衛、竹樹環合的桃源世界。更為有趣的是,在大觀園觀看鬥雞的精彩場面——那雞的情態、雞的雄才大略,真是難以描摹,於是我想起了曹植的【鬥雞詩】來,不妨照錄於下:
遊目極妙伎,清聽厭宮商。
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
長筵坐戲客,鬥雞間觀房。
群雄正翕赫,雙翹自飛揚。
揮羽邀清風,悍目發朱光。
觜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
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翺翔。
願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場。
二十七日晨九時,從桂林磨盤山登上遊輪,經過八十多公裏漓江水程,遊往陽朔。漓江兩岸,青山相連,略無闕處,沿途風光,清榮俊茂,森羅萬象,正所謂:「開窗仰視皆突兀,壁立千仞摩蒼穹。」一路潭水深碧,山嵐迷蒙,若看久了,眼花繚亂,讓人差點分辨不出哪是山哪是水。正如韓愈所雲:「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整個漓江,青山秀水的勝景,無不楚楚動人。主要有,象鼻山、鬥雞山、望夫山、九馬畫山、黃布倒影等等。桂林人說:「百裏漓江,百裏畫廊」;「寧做桂林人,不願為神仙。」真不是吹牛,足以見矣。
漓江留影
是日午餐就於遊輪。下午兩點多鐘,我們從陽朔碼頭下了遊輪,改乘大巴,進了陽朔。這是一個小巧玲瓏的縣城——約一公裏長的街道,全拿大理石鋪就,左彎右曲,用不了一根煙的功夫就能走盡。全城只有一個加油站,說來讓人驚嘆。小則小矣,但不乏佳麗。——陽朔兩岸青山,相對而出,巍峨峻拔,大有千巖萬壑之氣象。所有建築以山而建,自然參差錯落,而且一律的古色古香。凡山,層林盡染,綠無隙地,不見山石。在陽朔城,除過那些郁郁蔥蔥的青山,便是碧波蕩漾的江水,頗有人在山中,山在水中之氣象。於是,陽朔又極像一個天造地設的大峽谷。「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浪漫至極!
過了陽朔,就到了遇龍河。這裏又是一道奇特的風景。遇龍河,是當地人的「小漓江」,是陽朔唯一沒有經過機動船只的河流,可謂環保。這兒的居民,除過房屋建築和耕地以外,地上沒有任何交通。村民出門下田,全靠舟楫之便。舟楫亦是那種原始的竹筏子,很古樸。看樣子,這地方的人,一直就是靠山靠水和靠地吃飯。我們還發現,鄉裏人家多是靠岸而居,茂密的鳳尾竹,是這裏人居環境的靚麗風景。也有的人家索性居於江堰畔上,農婦可在自家門前,一頭采摘鮮菜,一頭就可圪蹴在江邊澤洗。
我們在遇龍河乘坐上竹筏,漂流了一個下午。有意思的是,為了遊人玩的爽心,在漂遊的水域內,故意設定了一些障礙,於是竹筏時而崛起時而下沈,給人一種驚風駭浪之感,有時竟然沖向「激流險灘」,浪花四濺,很是刺激。
向晚時分,我們離開了遇龍河,返回陽朔吃了晚飯,落住在印象大酒店。晚上我們在洋人街漫步,踩著那條古老的石板步行街,瀏覽了古老的明代城墻、石刻、古寺、古亭、以及名人古屋。據說,革命先驅孫中山,和藝術大師徐悲鴻,曾在這兒居住過。洋人街上洋人的商鋪不少,外國人隨處可見。這裏的商業店鋪多是工藝品、書畫店、咖啡廳、酒吧,以及各種小吃和燒烤,也有旅店,有不少生意是外國人開的。洋人街不長,可十分繁華。很晚我們才回去。
二十八日早飯後,我們要去的是陽朔的又一個景點——世外桃源。這裏綠樹掩映,河湖環繞;湖光瀲灩,波光粼粼。主要有荷花池、燕子湖、燕子洞等,很好玩。而侗族、壯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住宅建築,也很古樸典雅。攔路酒、拋繡球等民族風情也令人耳目一新。
世外桃源留影
在世外桃源徜徉漫步,觸景生情,使我不禁想起【桃花源記】裏的許多佳句:「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和陶老夫子在【歸園田居五首】裏的優美詩句:比如「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又如「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還有「濾我新熟酒,隻雞招近局。」以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等。由此,我很羨慕陶淵明式的農夫,和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然而,可惜的是,桃花源,據傳是陶淵明的一場大夢而已。不過,數千年來,即使是夢,亦不乏受人垂青。【金瓶梅】第五十九回就有詩曰:「誰言桃源有路通,桃花寒露笑春風。桃源只在山溪裏,今許劉郎去問津。」……
上午遊罷世外桃源,下午去了獨秀峰景區,參觀了桂林靖江大明府。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朱守謙封了靖江王後,修建的明代蕃王府。承運門、承運殿建築十分宏偉,是這裏的主要看點。在導遊的指引下,遊人仿照明代官員上朝的規矩和禮節——從承運門列隊進去,然後再進入承運殿。整個王府,圍繞這兩處主體建築,還建有好多樓堂廳院和亭閣軒室,看去翹角飛檐、朱漆門面,非常氣派。而據說,這些都是古代官員的辦公場所。該王府到了清朝,做了廣西貢院,現為廣西師大校址。就在此城,有一孤峰突兀其間,峰的底部刻有鬥大四字——「南天一柱」。明人袁崇煥詩詠此山曰:「玉筍瑤簪裏,茲山獨出群。南天撐一柱,其上有青雲。」——獨秀峰,自然景觀和伏波山不相上下,但攀爬的石節,要比伏波山陡峭得多。山的直接高度為六百多米,高度差伏波山一百米。說來不好意思,我就在此峰下面發了一回呆。——前者我爬伏波山還較為順利,因為獨秀峰比之伏波山略低了一點,於是我和同行蠻有信心。然而,沒爬二百米,就由不得側目下望,而越是下望越是害怕,渾身直打哆嗦。停下定了定神,下定決心又趴了幾步,再望望下面,老感覺要往下掉了。於是折過身子下吧,可此時的感覺,下比上還要難呢,索性就像有東西在往崖下拉我。沒辦法,只好用手緊抓護欄鐵鏈,貓到腰子,倒退著一點一點地往下挪。就這樣,好不容易下得山來。下山才發現山旁有一亭,亭曰:「仰止亭」。哦,怪不得讓我上不去呢,原來有仰止亭在呀。我進仰止亭坐下,不由暗自發笑——此亭的名字,不正針對我等懦夫而言哉?亭內有廖承誌題刻的「中山常在」四字。據導遊介紹,孫中山在北伐時期,曾夜登獨秀峰,而我輩大白天卻在仰止亭內嘆「仰止」。可笑!
一小時過後,同行們都從山上興致勃勃地下來。據下來者說,此峰的頂端,景點更優美、更據文史價值——獨秀亭、玄武閣、觀音堂、財神廟和三神祠等亭閣,都建在巔峰上。財神廟裏,還有當年孫中山和宋慶齡在獨秀峰的留影,獨秀亭內還有記載孫中山,以及還珠格格小燕子的原型——清朝唯一的漢族公主——孔四珍等與獨秀峰的故事。聽後,我惋惜良久,正像古人所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而人跡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真乃憾事!
獨秀峰一側有一亭,亭前有一碑,碑上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句。據說,遠在宋代,這兒就有了此句的記載。此碑緊鄰的是中山紀念塔,塔的正面刻的是「中山不死」,側面刻的是「主義常新」,另有一面刻著總理遺囑。與之緊挨著的下一個景觀,是太歲巖和太歲洞。這裏有好多的摩崖石刻,武則天的禦賜「壽」字,就鐫刻在高高的巖壁上,用紅漆染色,格外醒目。太歲洞是個半天然半人工的巖洞,人工鑿痕顯然。洞內燈火輝煌,壁間雕有千姿百態的太歲像。金粉其身,許多遊人根據自己的出生年庚,找尋為自己押運的太歲,並為其叩頭布施。……這天下午,還參觀了蘆笛巖溶洞奇觀。千變萬化、栩栩如生的溶洞奇觀,無不令人驚嘆。洞內富有古人筆跡題刻,可惜有些早已漫漶不清了。
二十九日早晨,天氣陰麻麻地。我們從桂林乘坐火車去往南寧,是日,計劃觀賞漓江古東瀑布群。到達古東方知,這兒又是一個好地方。——青山雄俊,碧水連天,霧氣繚繞。「江上有奇峰,鎖在煙霧中」,是最好的形容。記得我們是從一個山水相連的豁口進去,走過一段長長的木板橋後,靠近了一座大山。山前有一閣,閣曰:遊覽入口。從此入口,我們踩著拐彎抹角的石梯石凳,一直向上攀登,有些地方道路極狹,只許單人透過。此時細雨蒙蒙而來,道路泥濘打滑,給我們的攀登增加了難度……約莫到了山的半腰中時,奇跡突然出現了——不愧是瀑布群——有的從懸崖上飛流直下,有的 從高處突然湧來,有的從一房高的巨石上激湍而下……那些千姿百態的瀑布,躍然於眼前。我們一會兒爬瀑布,一忽兒走瀑戲浪,陶情愜意,不亦樂乎。清代廣西陽朔人徐建楨,有首寫古東瀑布的詩叫【瀑布塘觀瀑布】,不妨錄來欣賞:「縹緲蒼梧景,峰中吼瀑泉。青山分兩界,白練掛長川。響雜松濤起,高從鳥道懸。驚人佳句在,誰復繼青蓮。」
是日,我們還在漓江古東體驗了索道橋和紅楓橋。之後,斜陽清輝,天色將晚,夜宿南寧市華星酒店。
漓江古東瀑布
三十日,我們要去的地點是廣西的海濱城市——北海。從南寧乘坐大巴,走三個半小時,中午到達。整整一個上午的車程,我們被沿途的自然風光陶醉了。——沿途所見廣袤無垠,雖屬丘陵地帶,但道路平坦。道路兩旁,開紅花的扶桑、開粉花的三角梅,鮮艷奪目,數裏不斷,還有一種不知什麽黃花也在怒放,錯雜炫目。除過花草,便是一片片香蕉、一片片甘蔗,青翠而蒼茫。——山中有田,田中有林;山水相連,田林交錯。去了北海,已經中午,下午我們僅參觀了兩個景點。一曰海生館,一曰銀灘。在海生館,觀瞻了海生動物的生活情趣,給人釀造一種熱愛自然的情懷;在銀灘,體驗的則是大自然的懷抱,收獲的則是大海的情愫。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