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看!桂林這群撿垃圾的年輕驢友

2024-05-10旅遊

有人說,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總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動的體現。
也有人說,讀懂青年就是讀懂未來。
近日,記者透過采訪認識了這樣一群青年:
他們是一群90後戶外愛好者,活躍在桂林各座大山之中,徒步、登高、賞景。
他們是一群愛護弓境的青年,自發組織開展「凈山行動」,將「撿垃圾」作為徒步的重要內容。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為了「讓桂林更美麗」這一共同的目標,堅持「凈山行動」已有三年。
近日,記者走近這群「愛護弓境的戶外愛好者」,聆聽他們的故事。

今年4月27日,這群戶外愛好者在侯山開展「凈山行動」。圖為參與者們在侯山頂合影。(受訪者供圖)

2023年,戶外愛好者們在山上撿垃圾。(受訪者供圖)


徐健東:我知道,垃圾是撿不完的,但總要有人去做
徐健東是「凈山行動」的發起人之一。
初識這位1991年出生的小夥子,是在象山區安新洲的一個咖啡廳裏,一身運動打扮是這位戶外愛好者的「標簽」。
徐健東是廣西賀州人,2018年來到桂林從事醫療器械維修工作。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山多是桂林的特色之一,沒事的時候我就會爬到山上看一看,慢慢地就喜歡上了爬山這項戶外運動,也認識了一些朋友。」徐健東告訴記者。
最初決定發起「凈山行動」,源於徐健東一次不太愉快的爬山經歷:在一次登頂後,他發現山頂滿目垃圾,觸目驚心。「山頂的景色非常漂亮,但周圍的垃圾帶來了非常不好的體驗感,我就萌生了將垃圾撿幹凈的想法。」
從那之後,徐健東每次爬山都會隨身攜帶幾個垃圾袋,將所見的不可降解垃圾撿起來帶下山。
「有人說,垃圾是撿不完的。我知道,垃圾是撿不完的。」為什麽要去做呢?徐健東堅定地說:「因為總要有人去做。」
在他的影響下,不少爬山「搭子」也加入了「撿垃圾」的行列。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徐健東認識了好兄弟張紹鵬,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要做點兒什麽。
最初,兩人想要招募一些專門玩戶外的大神加入「凈山」團隊。沒料到,他們在社交媒體釋出相關資訊之後,想加入的戶外新人越來越多。
「沒想到有這麽多愛護弓境的朋友。」徐健東說,報名的人當中有好多不是經常進行戶外運動的朋友。「最初我們是有顧慮的,畢竟桂林有些山爬起來是有難度的,還存在安全問題。」
不過,為了「凈山」,他們決定接納新人,兩人分工合作,確保安全。
從2022年至今,徐健東與張紹鵬已經在多次活動中培養起十足的默契。
今年4月27日,他們計劃上午9點半開始在侯山開展一次徒步「凈山行動」,並提前透過社交平台招募了30位朋友組成「凈山小團隊」。26日深夜至27日淩晨,桂林下了一整夜的暴雨,半夜被雷聲驚醒後,徐健東開始擔心第二天的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進行。
直至27日淩晨5點,雨勢才逐漸變弱。考慮到安全問題,作為發起人的徐健東與張紹鵬商量過後決定將活動改到下午進行。徐健東在微信群裏跟大家解釋活動推遲的原因,並再次統計參加活動的人數。「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臨時的時間變動導致很多已報名的朋友沒法參加。」看著人數從最開始的30人逐漸減少,徐健東的心裏不免有些失落。「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徐健東告訴記者,當時他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只要還有一個人參加,就要將這次活動進行下去。最終,包括徐健東在內的14位元戶外愛好者參與了這次活動,大家都感到收獲滿滿。
在活動結束的當晚,徐健東在社交平台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們不是誌願者,也不是環保人士,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戶外愛好者,只想透過實際行動去喚醒大家的環保意識,哪怕只有一個人醒悟,我們都不算白費力氣!」
徐健東說:「‘垃圾不落地,桂林更美麗’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句話。我希望透過我們所做的一點點小事,能夠讓桂林更加美麗,也希望更多人加入我們!」


張紹鵬:用「凈山行動」感染身邊人
作為活動的另一位發起人,張紹鵬是團隊裏的「體力擔當」。
「青春沒有售價,垃圾從山頂挑到山下。」這是張紹鵬在社交媒體上最新發表的文字,影片是他4月27日從侯山頂將垃圾往山下挑的畫面。

在「凈山行動」中,張紹鵬經常擔任「挑夫」的角色,將撿的垃圾挑下山。(受訪者供圖)


張紹鵬今年33歲,桂林永福縣人,喜歡戶外運動多年,廣西及周邊省市較為有名的大山他都爬過。「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就喜歡去爬山,一直熱愛到今天。」
最開始,張紹鵬也跟那些普通愛好者一樣,喜歡遊歷名山大川,但時間久了,他發現有更有意義的事情等著他去做。
「我親身體驗到這幾年戶外運動的群體變化。」張紹鵬說,「有的地方環境很美,但垃圾太多,實在有些看不下去,特別是疫情過後,一些熱門徒步路線的垃圾越來越多。」
或許是初次見面,張紹鵬在與記者交談時有些靦腆,但一談起「戶外垃圾」的問題,他仿佛開啟了話匣子:「戶外活動是很好,對鍛煉身體有幫助,但是也要顧及環境啊!」「特別是有些戶外露營地,人走後留下一堆垃圾,讓人看了心情很不爽。」
說到「垃圾撿不完」的話題,張紹鵬說,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把保護弓境的理念深入到戶外運動,用「凈山行動」感染身邊人。
4月27日,張紹鵬作為「凈山行動」「打頭陣」的選手,率先與幾位體力較好的朋友爬上半山腰,從半山腰開始往山頂方向邊走邊撿沿途的垃圾。在一段山路旁,入眼的盡是夾雜在荊棘與雜草叢中的白色垃圾。張紹鵬一手拿著夾子,一手拿著垃圾袋,將垃圾一一夾入袋中。一小會兒,第一個垃圾袋就差不多被裝滿了。
「山上有不少垃圾藏在陡峭的山坡下,我們只能小心翼翼地攀著樹幹下去,用夾子一點一點夾出來。」張紹鵬告訴記者,「有的時候撥開荊棘,發現下面藏著好多垃圾,塑膠水瓶、食品包裝袋、塑膠袋、用過的衛生紙等層層堆積,撿起來很費勁。」

一位戶外愛好者鉆到灌木叢下撿垃圾。(受訪者供圖)


其實,對於張紹鵬他們這樣的戶外愛好者來說,撿垃圾容易,真正難的是把垃圾帶下山。
記者了解到,他們一般都是從山腳下往山頂方向撿,裝滿垃圾袋後就將其放置在路邊,下山時原路返回,將垃圾袋一個一個帶下來。
「垃圾大部份是塑膠袋、塑膠瓶,還有玻璃瓶,一大袋挺沈的。」張紹鵬告訴記者,「加上山路崎嶇,不能讓女孩子扛太多,大部份是我們男的來承擔。有時候垃圾太多,根本背不動。」
有時候遇到其他來登山的朋友,看到他們正在撿垃圾,會主動加入他們,也有看到他們放在路邊的垃圾袋,順手幫他們帶下山的戶外愛好者,每當這個時候,張紹鵬就會感到很開心。
「我們就是一群熱愛自然熱愛環境的戶外愛好者,所做的也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張紹鵬不斷跟記者強調,「一個人撿垃圾微不足道,一群人撿垃圾便很有力量。希望能夠透過我們的‘凈山行動’,提醒一些人別把自己的壞‘素質’留在山野間。」


陳文濤:無痕山野,需要從你我做起
1999年出生的陳文濤,大學畢業後回到了老家桂林,成為一名醫生。
青少年時期的陳文濤將生活重點放在了學業上,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桂林人,但對桂林的了解少之又少。
工作一段時間後,他便萌生了「利用休息時間進一步了解桂林山水」這樣的想法。「從小對桂林山水的記憶只停留在去漓江邊散步,自己都沒有登過幾座山,於是我開始在社交平台上尋找各種登山組織。」
2022年,陳文濤遇到了徐健東、張紹鵬及其他一些愛好戶外活動的小夥伴,加入了他們的戶外爬山群。
「還沒出發前,他們就在群裏要求大家在戶外活動時垃圾盡量不落地,我就覺得這群人素質還蠻高的。」陳文濤回憶道,「到第一次跟他們一起去爬山,發現這群人不僅自己的垃圾不會落地,還會在登山過程中隨手撿起路邊的垃圾。」
陳文濤告訴記者,當時的器材根本不齊全,撿垃圾全靠手,垃圾袋也大多是群友自己帶的。山上的垃圾有的不僅臟,還散發出惡心的臭味,但這群人還是會將身子探到某些石頭底下把垃圾掏出來裝到垃圾袋裏帶走。「我當時就覺得這是一群很有責任感、很可愛的人。從此以後,我就加入他們了。」
記者了解到,最開始開展「凈山行動」,他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遭到了很多「質疑」:「你們真的是去撿垃圾還是在自媒體上作秀?」「垃圾這麽多,你們撿得了多少?」「山上垃圾這麽臭,我不信你們會去撿!」……漸漸地,活動開展的次數多了,質疑聲也變少了。
在4月27日開展的「凈山行動」中,路人對他們的稱贊與認可給陳文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山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個住在附近的大爺,他看到我們在撿垃圾,非常欣喜地跟我們說難怪今天的山路幹凈了不少,原來是我們在做好事。他不停地謝謝我們,還給我們拍了照片發到自己的朋友圈裏。聽到路人的誇贊,我覺得自己動力更足了。」陳文濤說,「不僅如此,還有很多路人詢問我們是什麽單位組織的活動,得知我們是自發開展活動之後,有人就立刻表示想要加入我們,這讓我更加覺得自己在幹的這件事很有意義。」
陳文濤告訴記者,在參加活動之前,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山上會有這麽多的垃圾,參加了活動之後,他迫切地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凈山行動」中來。「無痕山野,需要從你我做起!」

2022年,戶外愛好者在老人山頂撿垃圾後留影。(受訪者供圖)


朱依茗:「凈山行動」是件老了以後可以拿來「吹牛」的事
在被問及如何認識並加入這個青年隊伍中時,自由攝影師朱依茗用「玄學」回答了記者。
2022年,朱依茗還在深圳從事設計行業,偶然的一次機會,她在小紅書上刷到了徐健東釋出的「凈山行動」相關資訊。作為一名桂林人,朱依茗第一時間給徐健東點了贊。
「當時就有預感,以後我會和他成為朋友。」由於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的工作經歷,透過一段時間的交流,朱依茗和徐健東成了誌同道合的網友。
今年初,朱依茗回到了桂林,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也加入了徐健東的戶外「團隊」。
「第一次參加他們的活動是去陽朔徒步,雖然之前都是在網上聊天,但線下見面一點都不尷尬,與其他小夥伴相處也覺得很快樂,感覺他們也都很懂我,後來交往就逐漸密切了起來。」
與朱依茗短暫的交流中,記者感受到,這是一位很有個性、有主見、有想法的女孩子。當記者問及參加「凈山行動」的最大感受,她說:「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一趟,總得幹點什麽吧。我不想一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為或者很普通很平常地度過,老了以後連個‘吹牛’的事情都沒有。」
「凈山行動」對於朱依茗而言,就是老了以後能夠「吹牛」的事情。
「作為一名桂林人,我希望每個滿懷期待來到我家鄉遊玩的朋友能夠擁抱最美麗的風景,帶走最快樂的回憶,而不是被山野間一些白色垃圾掃了興。」她告訴記者,「如果能因為我們的行動,讓更多人重視環境問題,讓更多人參與其中,那還真是一件值得在老了以後拿來‘吹牛’的事呢!」
朱依茗說,雖然目前「凈山行動」只有幾十人參加,但行動過程中,幾乎每個路人都會被他們感染,不少路人會立刻參與其中,幫忙撿垃圾、提垃圾袋,那種熱情讓她覺得很有希望。
在桂林,像徐健東、張紹鵬、陳文濤、朱依茗這樣的「愛護弓境的戶外愛好者」還有很多。
他們,是童心未泯的戶外玩家,又是一群很務實的青年。
他們在新鮮有趣的愛好中行進,也扛起綠色發展的責任在肩。
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透過這群青年的畫像,我們能看到桂林更加美麗的明天。

來源:桂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