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文化中國行·時光裏的古村落④丨張谷英村:「民間故宮」,耕讀繼世

2024-07-18旅遊
華聲線上全媒體記者 黃婷婷 周磊
「您好,您貴姓?」6月,在嶽陽縣張谷英村采訪,記者習慣性詢問。
「張谷英村,當然都姓張!」村民笑了。在這裏,年紀小的是小張,再大點的是張哥,年紀大的是張爹……總之,是個不用問「貴姓」的地方。
600多年前,張氏祖輩張谷英公,攜妻兒自吳入楚,在渭洞筆架山下安家,繁衍生息。
此後,張氏家族在此聚族而居,歷經27世,留下堪稱「民間故宮」的明清民居建築寶庫,以及「耕讀繼世,孝友傳家」的孝廉家風文化。
嶽陽縣張谷英鎮張谷英村,遊客身著古裝在古民居前合影打卡。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1.「張谷英究竟是誰,已經不重要了」
張谷英村古建築,為何被稱為「民間故宮」?
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房屋1732間,眼眶般的天井206個……這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築群落。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畔溪長廊邊,吉他聲幽幽傳來。當地村民說,想知道張谷英村的傳奇,問彈琴之人就對了。
彈琴的是張燦中,張谷英第23代孫。1997年,時年27歲的他,在舞廳演奏、下海經商、羈旅流浪後,「拖著疲憊不堪、窮愁潦倒的軀殼,懊喪不解地重返故園」。
迎接他的是有400余年歷史的龐然大「屋」。
一腳踏進當大門,眼前卻光線明亮,豁然開敞。世事變幻,家鄉的古建築群緩慢呼吸,數百年時光的沈澱,安撫回鄉浪子的心。
「回到古屋,我的內心安定下來,決定寫書,讓更多人了解這座‘天下第一村’。」張燦中說,書寫張谷英,好似走進密林,越往前行,越為祖先的智慧所折服。
1972年,張谷英村降下傾盆大雨,渭溪河水漫過港堤,水深處齊腰部。
「媽媽把一兄一姐和呱呱啼哭的我,送到木樓上裝谷的大箱裏,噙著眼淚,生怕我們隨著滔滔洪流漂走。」張燦中說,但大水很快隨著天井玄妙的排水系統「消失」,村莊安然無恙。
天井水流向何方,至今沒有科學的解釋。
天井底部,拳頭大的出水口,百年來從未堵塞過,令人嘆服。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王紹周在此考察幾個月,挖開其中一個出水口,卻不見管道和暗溝。日本專家請村民做實驗,往天井裏倒入大量彩色顏料後,守住附近的煙火塘和玉帶河,顏料水竟無影無蹤。
百年古村,不懼水淹,也不怕火燒。
老宅由「豐」字形建築群組構成,但墻與墻之間沒有梁連在一起。一旦有房屋起火,村民手腳撐住爬上巷道,掀開屋瓦,即可阻斷火勢蔓延。加之玉帶水自門前流過,幾百年來,張谷英大屋場沒發生過大的火災。
「老屋更讓人沈迷的,是栩栩如生的雕花藝術。」張燦中邊走邊介紹:大梁上是二龍戲珠、雙鳳朝陽;屏門上是八仙過海、四郎探母;窗戶上是喜鵲梅花、蝙蝠松鶴;案台上是鯉躍龍門、麒麟送子……3000多處雕花,歷經歲月風霜,依舊完好如初。
書中最難完成的部份,是一個「謎」——張谷英,究竟何許人也?
關於張谷英的身份,一說「風水先生」,一說「明指揮使」。
根據【張氏族譜】序載:「予明先人乃軍家出身,一抄一運,兩番失業。」「谷英公長子文質,北運身故,葬紫金山。」可見,張谷英仕途跌宕起伏,隱居渭洞後,仍不忘報國夢,將長子文質送赴疆場,卻傳來愛子身故的噩耗。
此後,坊間又有傳聞,認為張谷英是元末農民領袖之一張士誠之子,或認為張谷英就是張士誠本人。
「我翻閱大量資料,到山上抄寫墓碑,詢問村裏老人,想給谷英公一個明確的定位。」張燦中說。
聽說張燦中在寫書,村民們不厭其煩地將老故事講了又講,父親為他找來一堆資料。
隨著書寫的深入,張燦中意識到,令人驚嘆的古建築,以及重耕讀的家風,是張谷英為後世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張谷英究竟是誰,已經不重要了。」
【江南民居瑰寶——張谷英大屋】寫完後,張燦中在老屋賴恩居下來,彈吉他、練書法、開民宿。如今,1歲多的小兒子正蹣跚學步,細嫩的手掌,扶著斑駁的屏門,一步步邁開新生的步伐。
村裏的老奶奶在紡紗。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宛俊余 攝
2.修舊如舊,還原記憶裏古樸的村莊
在張谷英村遊覽,要問去哪裏歇腳,不少人推薦去張乙謀茶酒鋪坐坐。
「兒子在張谷英村出生,是老二,取名張乙謀。」老板張榮軍從非洲闖蕩回鄉,有頗多行銷的想法,「蹭大導演張藝謀的熱度,店名打‘擦邊球’,吸引了不少遊客。」
但他認為,張乙謀茶酒鋪最值得說道的,是他的設計理念。
茶酒鋪的地板,是老屋的舊木地板;門把手,是自己砍了竹子做的;桌子,是山上棗木制作而成……就地取材,一點點還原出記憶裏古樸的村莊。
「張谷英村的魅力在一個‘舊’字,我的茶酒鋪也是。」張榮軍自豪地說。
「幾百年,幾十代人,不斷修建,卻像是一次規劃完成的。」讓湖南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教授柳肅驚喜的是,張谷英的後人們,依舊居住在張谷英村。
「利用,是對古建築群最好的保護。」柳肅認為,即便是故宮,也有少量建築在繼續使用。對大多數民間古建築而言,保護和利用相結合,是延續古建築生命最好的方式。
2002年起,張谷英鎮政府對張谷英村統一規劃、統一修繕。省、市、縣撥款保護,局部搶修了瀕臨坍塌的建築,增建了生活必需的配套設施。國家文物局也先後撥款,對王家塅中軸線三進院落和當大門中軸線四進院落進行全面修繕,殘損狀況大有改觀。
壁板拼鑲不用鐵件用竹梢,不用射釘用竹釘;雕花件不用機械,用手工打磨;脊件、檐頭附件不以水泥倒制,手工用石灰紙筋漿制作……結合張谷英古建築群的風格特點,古建築群修繕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盡量保留了舊材料與舊構件。
「我們組建張谷英村古民居建築群保護小組,讓村民都認識到保護古建築群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發進行保護。」張谷英管理處工作人員說。
來村裏遊覽的人越來越多。張榮軍將村莊的「舊」,記錄在短影片裏,讓大女兒轉譯,發到TikTok(抖音短影片國際版)上,向海外遊客推介。
南韓畫家來了,在茶酒鋪用韓文寫下「可愛的家」;魯迅文學獎得主胡弦在凳子上風趣地留下「坐穩了」字樣;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茶酒鋪住了好些天,懷著羨慕的眼光看張谷英村人們的生活。
令人羨慕的生活裏,張榮軍老婆劉瓊也有憂慮:「擔心孩子在村裏,接受不到好的教育。」
張榮軍不以為然。在「以耕讀為本,以簡樸為榮,興書香門第,繼百忍家風」的張谷英村,哪有人不讀書。
古屋裏,雕花床上刻的不是吉祥圖案,而是科考中舉圖。當大門前,拴馬柱上挖出孔洞,古時中了舉人,村裏要插旗慶祝,激勵更多學子寒窗苦讀。
民國以前,張谷英村共出了1名進士、7名舉人、6名貢生、45名秀才。張榮軍相信,舊建築留下了,古村耕讀的文化,也自能留在兒子心中。
張谷英村村民蘭錦標在準備皮影戲表演。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宛俊余 攝
3.在古老的村子裏,找尋新的機會
「我叫小會,在找賺錢小機會的小會。」張小會綻開笑容,大方介紹自己。
對眼前這個「00後」而言,張谷英村,如今便是她賺錢的小機會。
古雅的村落深處,張小會開的貓咖店,顯得跟周邊環境有些格格不入。
店裏是網紅風格的裝修——天幕、露營椅、五顏六色的燈帶。
店員是一對貓狗——擺著「臭臉」的銀漸層和過分熱情的薩摩耶。
6月18日,張谷英村來了100多名江西師範大學的學生,他們研學的目的,是用獨特的視角,為古村拍攝照片和短片。
「格格不入」的貓咖,是大學生們鏡頭裏的古村新景。
「營業了!」看到顧客光臨,張小會大喊一聲。
銀漸層不予理睬,懶洋洋地趴在布凳上閉目養神。薩摩耶積極「營業」,搖著尾巴跑過來,興奮地圍著大學生轉圈。
烤腸、冰淇淋、奶茶,再加上毛茸茸的店員,張小會的店,吸引著到古村來的年輕人。
目前,張谷英村年接待遊客60多萬人次,年門票收入800萬元以上,帶動周邊群眾旅遊產業收入1億元以上。
2021年,張谷英村被評為湖南省研學旅行基地。來古村感受民俗文化的學生越來越多,今年預計突破10萬人次。
「我們正在申請建立寫生和美術基地。」張谷英管理處工作人員帶記者來到一所廢棄的村小,管理處謀劃著,一樓當寫生教室,二樓做繪畫作品展,吸引更多寫生愛好者來村裏創作。
不遠處,居民全部遷出的上新屋,已經變身為張谷英非遺展示體驗中心(傳承館)。
館內,遊客可嘗試演一出皮影戲,用AI一鍵換上嶽陽花鼓戲的服裝,聽一曲張谷英村【勸孝歌】,還可學習制作巴陵青陶,沈浸式體驗嶽陽的傳統工藝和非遺文化。
在王家塅,90多歲的李艾香,一輩子靠紡紗拉扯大9個兒女。如今,奶奶成了村裏的「女明星」,紡紗的屋子,也成了傳統民俗表演點。
吱呀吱呀,紡車搖起。從貓咖出來,研學團看得入神,鏡頭聚焦,對準紡車和老人,舊時光在此定格。
嶽陽縣張谷英鎮張谷英村。通訊員 攝
【村落名片】
渭洞筆架山下,張谷英村有如一座歷史迷宮,600多年滄桑歲月,遺存古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2000多人聚族而居。
張谷英村由當大門、王家塅、上新屋三部份組成,屋宇、檐廊相接,布局依地形采取「幹枝式」結構。其巧妙的建築選址,清晰的家庭脈絡,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有「民間故宮」「天下第一村」美譽。
【專家點評】
山水間的生命張力
嶽陽市博物館副研究員 龔延武
百年滄桑,張谷英村基本保留原歷史格局及建築風貌。近些年,當地政府分批進行古建築維修,張谷英村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國傳統村落。未來,張谷英村應繼續以發展旅遊為大方向,深入挖掘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最大限度保全村落及周邊原始生態環境,促進保護與發展良性互動。
【記者手記】
另一種生活的答案
周磊
霧氣氤氳,古街寂靜。時間在張谷英村慢了下來。
天蒙蒙亮,張正義就開始磨豆漿、煮豆漿、點豆腐……
上午10時左右,油豆腐出鍋。父母在門口擺攤銷售,張正義倚著沙發,盤算下午的休閑娛樂活動——有時,約上三五好友歡聚;饞了,山上楊梅正是采摘好時節。
旅遊旺季,張正義一天制作近100公斤油豆腐,總能被遊客一掃而光。
他說,以前在外承包裝修,各地奔波。回鄉後,照顧父母,傳承油豆腐制作技藝,掙不了大錢,但心安。
張家門外,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過,農家餐館、民宿、農特產品小攤比比皆是。
隨著文旅產業的發展,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返鄉,張谷英村再度熱鬧起來。
在這裏,詩和故鄉,有了另一種答案。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