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觀念裏,燈蘊含著許多的意義:有「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的相思;有「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豪情;也有「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的真情。山西慧光古燈博物館的館長李峰說,燈是他傾註了大半生心血的摯愛。
3月15日,驅車來到太原蒙山景區停車場,沿山路步行10分鐘,一座靜謐的小院映入眼簾。古色古香的門匾上刻著「山西慧光古燈博物館」幾個大字,踏進院門,隨處可見式樣不同的燈籠,窗戶上貼著花燈主題的窗花,到處洋溢著燈的元素。
山西慧光古燈博物館屬於非國有博物館,2016年12月揭牌開館,是我省第一家集陳列、展覽、收藏、研究和社會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古燈博物館,向遊客免費開放。
博物館占地600余平方米,分為5個展廳,分別為「張燈結彩」「古燈春秋」「萬家燈火」「燈行萬裏」「指路明燈」,共展出了涵蓋戰國、秦漢到二十世紀的燈具約300余盞。漫步展廳,一盞盞造型各異的燈仿佛帶著我們走進了時光隧道。李峰說,自己收藏有2000余盞燈具,無法全部展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輪換一批。看完博物館的藏品,就如同穿越了兩千年歷史的燈火走廊。
「這是戰國時期的陶豆燈,把動物油脂盛放在裏面用於供奉的器皿,燈體由底座、柄、盤三部份組成,燈盤是圓形,簡單而又樸素,是我們館藏年代最久遠的燈。這是漢代的豆形燈,是直接從‘陶豆燈’發展而來的,與‘陶豆燈’最大的區別就是燈盤中間有了支釘,可以用來插上燈芯……」李峰如數家珍,詳細介紹著眼前的古燈。「你看,這盞漢代青銅燈就考慮了儲存油脂的需要,翻起蓋來可以用來點燈,不用的時候就可以把蓋子合起來,是不是很實用?」
「這一盞叫做‘省油燈’。」李峰介紹,「這種燈起源於唐代,燈是空心的,下面註滿冷水,燈在燃燒時,可以減緩燈油的揮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冷卻原理’從而達到省油。其實早在千年之前,古人就將節能運用在生活中了。」
「萬家燈火」展廳裏匯集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古燈,也是市井生活的縮影。「這是清代的黃銅酥油燈,也是古人的滅蚊器,它前面的喇叭口是專門用來吸蚊子的。點燃燈後,蚊蟲被亮光吸引,然後就會被熱氣流吸進入燈內。」談起古燈珍品,李峰的眼睛裏閃爍著光芒。
從開館至今,古燈博物館每年接待參觀者達6萬人次以上。李峰經營著一家古建景觀雕塑工程公司,不過一大部份收入都被用來維持博物館的花費。不贏利,每年還要貼錢,到底圖什麽?李峰笑著說:「收藏古燈不是圖的買賣,更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承。特別是對於青年人而言,可以告訴他們,燈不但照亮方向,還能照亮你回家的路。無論你走得多遠,也要記得回家,因為家裏永遠有一盞燈為你亮著。」
記者 畢晶晶 文/攝
圖一為山西慧光古燈博物館館長李峰 圖二為戰國陶豆燈 圖三為漢代青銅燈 圖四為清代黃銅酥油燈 圖五為宋代高註孔省油燈
相關連結
參觀指南:乘坐58路、329路、Y3路(僅周六、日、節假日發車)到「蒙山大佛景區」站,徒步上山十幾分鐘可達。自駕車可導航至「蒙山景區停車場」後步行上山,也可乘坐景區內觀光車(單程6元)到達。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9:00——17:00 門票情況: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