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探訪浙江省博物館:「越劍雙絕」一把在浙江,一把在湖北

2023-12-09旅遊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王允祺

浙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越地獨特的文明銘印和文化符號,是中華文明重要的一部份。12月1日,「沿著長江讀懂中國——萬裏長江行」探訪團走進浙江省博物館,深入探訪浙江悠遠的吳越文化。

探訪團探訪浙江省博物館。王箏 攝

石家河與良渚遺址,長江上兩個文明中心,共同見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在浙江省博物館一樓展廳,一件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的玉琮吸引了探訪團的註意。探訪團看到,這件玉琮器型外方內圓,上大下小,中間對鉆圓孔。琮體上還琢刻著「神徽」,圖形復雜,根根分明,細若發絲,刻紋百轉千回,體現出驚人的工藝水平。神徽上,是一個頭戴羽冠的神人,騎坐於一只大眼巨獸之上。

玉琮王。王箏 攝

玉器的發達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特點,而玉琮又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浙江省博物館宣傳與對外交流部主任施義亭向探訪團介紹,這就是玉琮王,「這是目前出土最大、最重、最精美的一件玉琮,也是良渚文化玉器的巔峰之作。」

隨著施義亭的指引,探訪團看到,在玉瓊四面中間的直槽內刻有8個神徽,即「神人獸面紋」,每面上下各有兩個。每個圖案高不到3厘米,寬不到4厘米,並且每個圖案皆采用復雜的雕刻技法,整體紋飾中大量填充卷雲紋、直線、弧線,刻畫繁縟細致,極富神秘色彩。

「這種簡化的人獸組合結構,代表了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征。」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劉輝介紹,這種獸面紋出現在很多良渚玉器上面,是良渚玉器的標誌。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劉輝接受記者采訪。王箏 攝

據介紹,玉琮王出土於良渚文化時期的反山十二號墓葬。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良渚古城遺址是中國長江下遊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實證中國五千年文明史。

劉輝介紹,良渚文化與江漢平原屈家嶺——石家河文化大體同時,兩者有著較多共同的文化特征,有著大致相同的文明行程,兩者之間也有直接文化交流與互動。例如,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玉琮,在湖北多個地點都有發現。

「兩地均在區域內完成了文化的整合,成為一個高度統一的文化區。石家河與良渚遺址,分別是長江中遊和長江下遊的史前文明的中心,見證了中華5000年文明史。」劉輝說。

鎮館之寶還原2000年前的越人「音樂會」

隨著指引,探訪團來到了一座小巧的銅屋前,旁邊墻壁上有放大的銅屋投影,便於觀眾欣賞。施義亭介紹,這就是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春秋戰國伎樂銅屋模型。這件文物出土於戰國時期紹興306號墓葬,距今2000多年,鑄造精致巧妙,色澤瑩潤悅目。

春秋戰國伎樂銅屋模型。王箏 攝

探訪團仔細觀察,看到銅屋為長方形,三開間,正面敞開,其余三面的「墻上」布滿了小孔,後墻中心部位開了一個小窗。屋頂是四角攢尖式,頂心立著一根圖騰柱,柱頂還裝飾著一只大尾鳩。室內跪坐六人,前排左側兩人雙手放在小腹上,其他四人有的在吹笙,有的在擊築,有的在彈琴,還有一人手執一槌在擊鼓。

「伎樂銅屋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座先秦時期的青銅房屋模型,是綜合反映越人建築、生活、圖騰的青銅精品。」施義亭介紹,器身密布大面積的具有南方特色的紋飾,屋頂、北墻面和四階均飾交連紋。「銅屋的造型、紋飾以及人物發式等,具有鮮明的越文化特色,可能是越人用於祭祀活動的宗廟建築。」

施義亭介紹,越人崇拜鳥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器、鳥形象牙匕首等器物出土,說明7000多年前於越先民已把鳥作為圖騰之一。

這座伎樂銅屋不僅精美絕倫,還為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的音樂、建築、宗教信仰及越人的精神生活等提供了可貴的實物資料。

代表越人最高鑄造技藝的「越王劍」大多在楚國出土

越王劍以其突出的歷史與工藝價值,不僅見證了越國的興盛與衰亡,也成為顯示越人絕世才智與精湛工藝的不朽代表。在展覽中,有一面LED裸眼3D屏,站在螢幕前,可直觀地看到越國工匠制作青銅劍的高超技術,用動畫展現了劍首同心圓、劍身菱形紋、劍脊與劍從使用復合金屬三大制作技術。

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王箏 攝

向內走,展現在探訪團面前的便是著名的「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劍身光亮如新,幾乎沒有銅銹,風采依舊。探訪團看到,劍柄上還纏有黑色的絲繩。劍柄和劍身相連線的部份,稱之為劍格。劍格上可以看到2400多年前越地非常流行的美術字。一面寫的是「戉王戉王」;另一面寫的是「者旨於睗」。這把越王者旨於睗劍的主人是越王勾踐兒子鼫與。「正是透過這些銘文,所以能夠確定劍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施義亭說,「據考證,劍柄上的絲繩已經有2400多年的歷史,這在傳世的所有越王古劍當中都是絕無僅有的。這把劍和越王勾踐劍可並稱為‘越劍雙絕’。」

劉輝介紹,在湖北荊州楚墓中發現5把越王劍,其中一把便是越王勾踐劍,如今作為國家一級文物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館。為什麽在湖北會出土這麽多越王劍呢?

據了解,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中,越國和楚國關系復雜,或聯盟或攻伐相互影響。戰國中期的楚國乘越國內亂之機伐越,越國從此分崩離析,服朝於楚。劉輝解釋,「現在學界主要有兩種說法,一個是楚越兩國聯姻或結盟時,越王劍以陪嫁品或贈送品流入楚國;二是因為兩國交戰,越王劍作為戰利品繳獲,而流入楚國。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

編輯:謝源

值班主任:張萌

值班總編輯:陳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