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書法看南京和蘇州,但這兩屆國展數據慢慢發生了偏移,群裏有人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南有昆山,北有徐州」,從數據上來看,這個說法還是很有道理。十三屆國展江蘇省有84件作品入選,徐州就「霸占」了16件,份額占總數據的百分之二十。
徐州這十年來書法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留意書壇動向的書友對徐州書法教育也是刮目相看。筆墨當隨時代,國展的發展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十二屆開始可以多種書體同時投稿,一人多能的書法人才就會顯現出來,這些書壇寵兒會受到大家的關註。
自有了這個新規則,三體入展的「狠人」就成了耀眼的書壇明星。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全國有八位高手三體入選;十三屆也有五位高手三體入選。兩屆加起來共13人,但很多書友不知道的是,這13人中竟有3人是從徐州走出來的。媒體都對他們進行過報道,分別是:十二屆的張凱,朱安剛,十三屆的闞宗嚴。
面對江蘇,徐州這個城市占了1/5的入展份額,面對國展三體入選的高手,徐州依然占了1/5的名額。幾年間徐州湧現出這麽多書法高手,形成了一種地方展賽文化現象。江蘇山東相近的地區都希望接受到徐州書法老師的指導。正因如此,很多書法愛好者希望了解徐州為什麽能出現那麽多書法高手?這些頂尖人才是怎樣培養出來的?筆者先後寫推文報道過多位徐州的國展作者,有些作者多年前就是微信好友,對徐州的整體書法環境還是略知一二。
十三屆國展入選作者
筆者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之一:文化底蘊深厚,普及廣泛
徐州首先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這座城市不僅是古代九州之一,而且是中國漢文化的發源地,擁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相傳大禹治水時期,天下分為九州,徐州是其中之一。歷史典故及名人眾多,漢高祖劉邦、張良等等名流都與徐州有密切聯系。當地文化資源豐富,兵馬俑、漢畫雕刻、古跡石像等眾多文物,滋養了徐州這個魅力城市,對當地的文化傳承有了積極的推廣作用。地方文化的特點,文化起點之高,很多城市是無法匹及的。
之二:名師傳幫帶、效果明顯
改革開放40年,徐州的書法傳承漸漸形成了脈絡,十年前,徐州就有中書協會員140余人,600余名省書協會員。老中青三代形成了階梯式的人才儲備。擅於文字學的王冰石老師;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馬亞老師; 國展金牌教練單曉光老師(十二屆的張凱,十三屆的闞宗元都是他的弟子) ,眾多的書法培訓機構和名家書法工作室的鋪墊,形成了新時代的書法國展孵化基地,配得上中國書法名城這塊金字招牌。(2008年2月掛牌)
之三:註重理論和實操技法
徐州當地的書法教學很具特色化,筆者采訪過多位國展高手,他們的書法教學特別註重書法理論和手上技巧。這一點同全國其它地區有很大的區別。
對於書法創作而言,表面看書法理論沒有那麽重要。書法訓練隨著時間的深入,越到最後越需要理論的支撐,前二十年靠技法,後二十年靠底蘊。技法熟練到一定程度,進步的速度自然就降了下來,這一點很多書友都有體會。理論的支撐是技法上的加油泵,除了少走彎路之外,明白很多技法是相輔相成的,例如:行草書提高離不開篆隸線質;楷書的精進需要行草的輔助;篆隸的提高,需要從手法上解決根本的問題,手法和筆法的差異性,沒有理論上的辯證,越到後面也只是重復前面的技巧。
我是四海易術,一個退休的糟老頭子,退休的生活,致力於弘揚傳統書法文化,推廣有實力的中青年書法家,陳述書法創作者經驗和方法,供廣大書友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