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立秋:這樣發,驚艷了季節,斑斕了流年

2024-08-14國風

流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

走過烈日炎炎的夏天,迎來了天高氣爽的秋日。

長風遠至,送一場清涼;白露灑空,沐滿身秋韻。

季節清涼而悠遠,時光溫柔而閑靜。

走過平平仄仄的時光,在立秋陌上,

攬一懷清風,聽一聲蟬鳴,展一季顧盼,覓一份清歡。

涼風至

碧樹蕭蕭涼氣回, 一年懷抱此時開。

槿花籬下占秋事,早有牽牛上竹來。

——釋道璨【立秋】

詩歌作者道璨(càn)是南宋人,原本師從朱熹門人,學的是理學那一套。

但是由於多次科舉失利,心灰意冷之下,便遁入空門。

出家以後,遊歷四方,遍訪名剎高僧,胸懷隨之開闊,心境也愈發平糊。

從這首【立秋】便可以看出詩人那種不流於世俗的豁達情懷。

碧綠的樹木在秋風吹拂中,沙沙作響,一股清涼的氣息彌漫了整個庭院。

站在院中,感受著習習涼風,懷抱頓開,暢快極了!

籬笆旁,竹樹下,木槿花和牽牛花開得正艷,微風吹過,帶來陣陣香氣。

整首詩無一「喜」字,但字裏行間卻分明充滿了歡喜之情。

無情歲月垂垂盡,人間有味是新涼。

初秋的卷軸上,不僅有梧葉飄零的滄桑,還有風消殘暑的清涼,槿花盛放的爛漫。

攜一縷秋風,賞一籬花開,沐滿身秋韻。

時光清涼,款款生韻;歲月靜好,悠悠成趣。

白露生

是夜秋相見,律歸夷則中。

草心蒙白露,衣領受涼風。

舞覺蜻蜓爽,聲添蟋蟀工。

吾其先散發,作賦答天公。

——陳昂【二十七日立秋夜作】

陳昂是北宋詩人,史書中關於他的記載不多。

只知他曾在徽宗年間高中進士,歷任承事郎、秘書丞、都官員外郎。

這首詩透過描寫立秋夜裏的所見所聞所感,表現了對自然與生活的無限熱愛。

古代四時月令與五音十二律相對應。

立秋一般是在農歷七月,對應的是十二律中的「夷則」。

立秋之日,律歸夷則,草木上灑滿了白色的露珠,清風吹過,涼意襲人。

幾只蜻蜓在池塘邊飛來飛去,輕盈歡快;

草叢中傳來蟋蟀的鳴叫聲,為這寂靜的秋夜增添了幾許生機與韻味。

這眼前的一幕幕景象,令詩人心生歡喜,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

暑雲散去,澄空欲變,瞬間雕零了一個熾熱的盛夏。

白露滴林,清風乍起,轉身迎來了一個清涼的秋日。

感恩季節裏的每一場遇見,笑對季節的每一次流轉。

寒蟬鳴

老火薰人欲破頭,喚秋不到得人愁。

夜來一雨將秋至, 今晚蟬聲始報秋。

——楊萬裏【立秋日聞蟬】

楊萬裏是南宋著名詩人,早年深受江西詩派影響。

後來詩風轉變,擺脫了前人的束縛,創造了獨屬於自己的風格,世稱「誠齋體」。

「誠齋體」語言通俗淺近,自然流暢。

就像這首 【立秋日聞蟬】,宛如大白話,愜心適口,令人倍感親切。

夏日炎炎,熱浪滾滾,一股燥熱煩悶的氣息,充斥著整片天地,令人頭痛欲裂。

詩人熱切地盼望著秋日的到來,以緩解夏日的酷熱。

卻遲遲等不到,心中充滿了愁苦。

今夜下了一場雨,天氣漸漸轉涼,窗外傳來寒蟬的鳴叫聲,似乎是在宣告秋日的到來。

詩人采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

先正面抒發秋日遲遲不來的愁苦,然後再透過夜雨、蟬聲,來側面烘托秋來的喜悅之情。

曲折婉轉,細膩入微,令人回味無窮。

涼風習習,玉露涓涓,秋蟬戛戛,秋雨泠泠。

季節的轉換總是在不知不覺中。

仿佛一夜之間,夏的蹤跡就歸入風塵,秋的身影遍布人間。

輕倚流年轉角,任秋雨,洗去夏日的燥熱,聽蟬鳴,唱盡夏日的心事。

時光暗換,四季更叠,每一個季節都是歲月的饋贈。

攜一顆雲水禪心,走過紅塵四季。

坦然面對時光的流轉,季節的雕零。

一半秋色以染心,一半詩意以從容,不負流年不負秋。

-END-

作者:解憂詩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