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同主要為看雲岡石窟,20年間我來了4次石窟,每次總是看不夠,總覺得匆匆一瞥。
這尊十七米高的露天三世佛,它兩耳垂肩、慈眉善目的面容,一直存於我心。或是我與佛有緣的紐帶,它是雲岡的標誌,也是大同的標誌,甚至是山西的標誌 。
疫情稍稍緩步,北方秋涼的暑假,大好秋光像是照耀旅業的復蘇,上午十點是黃金出行時,排隊等解說也等了一個鐘。
電瓶車迎風接爽,也迎來三位古人,第一位是法師 曇曜,第二位是鳩摩羅什,最後是北魏的第七位帝皇拓跋宏。
是他們先後合力打造了雲岡石窟,經河西走廊這通道,把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巴比倫文化帶到山西大同。
走廊聯結兩端,一端是中原大地,另端是西域、印度、波斯、羅馬。
北魏王朝先用武力搶來偉大的雕刻家曇曜,還把涼州的世家大族、佛學者,著名工匠三萬余人,全都搶到了平城,包括三千余名高僧。
第二次搶來鳩摩羅什,同時搶來三萬人,一半是涼州高僧。
涼州文化,開始在各地蔚然成風,首先是大同的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把巴比倫,印度的佛雕落戶大同,把世界文化融合在中國。
作為雲岡石窟的文化陪襯,華嚴寺、善化寺、九龍壁、古城墻、大同土林、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都值得一去。
善化寺。
九龍壁。
古城墻。
大同土林。
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
大同三日文化餐算是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