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事靜則順,人靜則安,心靜則勝(精辟)

2024-01-08國風

老子說:「歸根曰靜。」

層次越高的人,往往越是能夠做到安之若素,處變不驚。

人生在世,倘若時時刻刻保持一種少安毋躁,淡然如水的超脫境界的話。

那麽,無論遇到什麽樣的事情,內心都是泰然自若,安然淡定。

這樣的人,往往也會更有福氣。

就像【呻吟語】中有這麽一句話:

「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

讓自己擁有一種「靜」的能力,「靜」的智慧,「靜」的格局。

那慢慢就能夠做到事靜則順,人靜則安,心靜則勝,在心靜之中,品嘗出人間至味。

事靜則順

古往今來,真正能夠成就大事,一定是可以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色不改。

即便遇到再大的事,內心依舊沈靜,一點不慌不亂,舉止泰然。

只有讓自己能夠靜下來,一切才能夠水落石出。

恰如翁同龢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做事一旦心急不安,,或是心浮氣躁的話,事情就一定不可能進展得順利。

然後,做事的過程當中,就會遇到更多的麻煩,遭受更多的障礙。

甚至因為一時的風吹草動,就讓自己方寸大亂,陷入被動的局面當中。

這樣的人,這樣做事的風格,內心就會變得更加浮躁,做任何事情,要麽斤斤計較,要麽妄自菲薄。

總之,不管做什麽事,都無法帶上正確的做事規律,也沒有基本的做事邏輯,自然無法收獲到讓自己滿意的結果。

只有在做事的過程當中,保留靜氣,拿出智慧,才能讓事情順利進展下去。

【增廣賢文】中說:

「先學耐煩,切莫使氣,性躁心粗,一生不濟。」

做人做事,要忍得住,要耐得住,要熬得住,要扛得住。

只有如此,慢慢修煉自己的內心,學會耐煩,學會沈著,學會放下,甚至要學會放棄。

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心靜,更加從容,才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也才能夠走進更大的世界,邂逅一個更好的自己。

人靜則安

【大學】有雲: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心若躁動,一切都會變得亂糟糟。

可心若安靜,哪怕外面的世界動蕩不安,波瀾起伏,但自己依然能夠安頓好靈魂,安撫好心靈。

然後,不慌不忙,從容淡定,就像蘇東坡說的那樣: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讓自己的心安了,穩了,才能真正切身地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曼妙。

曾國藩說:

「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

總是手忙腳亂的人,不管遇到小事還是大事,都會自亂陣腳,無法讓自己安定下來。

只有讓自己靜下來,慢下來,不必著急,不必計較,更不要去競爭,對比。

然後,慢慢地,靜靜地耕耘。

早晚,你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沈穩,越來越靠譜,也的確也有了越來越強大的底氣。

俗語說:靜可化躁,和可化兇,善可治惡,慈可求吉。

人若是靜得下來,其實不管在什麽樣的環境,或是遇到怎樣的一番生活體驗,內心都是安定的。

安靜的人,往往更有福氣,因為他真的可以從內心深處,尋找到讓自己安穩下來,穩妥下來的方式。

如此,慢慢就可以戒掉一些情緒化,讓自己每一天都走得更踏實,過得更從容,心靜則安。

心靜則勝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的確,人心靜了,做什麽事情,都會得心應手。

因為在做事的過程當中,踏實穩重,緩而不急,即便遇到挑戰,也會靜下心來。

然後,不急不躁,抽絲剝繭,尋找某種智慧,找到某種力量。

到最後,當你真正覺醒了,頓悟了,整個世界都會變得清靜,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麽自然。

同樣是在這個時候,你已經從復雜當中看到了簡單,從因果關系裏找到了答案。

依舊是在這個時候,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跟你無關,但也都跟你相關。

因為你已經很清楚,自己已然掌握住了其中規律,看到了冰山下面的那一個更大的世界。

甚至可以說,你已經透過心靜的智慧,心靜的力量,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什麽都不再是你的對手。

曾國藩說:

「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心,不在境。」

當一個人真正擁有了一種心靜的心境,心靜的智慧。

那麽一切的一切,都像鏡子裏的世界一樣,清晰透明,豁然開朗,故能勝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