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李雙陽書法的轉身:是藝術性需要還是跟風操作?

2024-06-14國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書法名家李雙陽這個人,他是從書法大賽走出來的一位書法家,五體皆能,尤其擅長草書。以前李雙陽的草書在各類書法大賽上獲得過獎項,由於其寫得很是傳統,字形、點畫都有質的表現,深受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愛,例如有的人說,15年前,李雙陽在上海舉辦個人書法展,我視他為天人,水平之高,讓人大為驚嘆。還有人說,李雙陽書法技法是自然天成。

然而,也相信大多數人近期都看到了李雙陽所創作的草書作品,可謂是面目大變,較之於以前的作品,完全是兩回事,似乎走到了張旭光、王厚祥、劉洪彪等人的書法之路上去了,字形不好看了,點畫不精致了,章法全亂了,正如一位叫「學書人」的書法家所說,如今再去看李雙陽的個展,索然無味,疲態盡顯,感覺天人掉地上,不如常人了「。那麽,作為曾經人們所崇拜的「天人」,如今為什麽變成了「常人」?這是書法藝術性的需要,還是他在跟風?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現在書法的風氣。當代的書法講究創新,追求個性,就是因為這個,書法在藝術性的表現上也就成為一種風氣,而這種風氣的形成,卻與古人的書法風氣拉開了差距,也就是說,古人寫字很傳統,而當代書法或是亂麻一般,或是雜草一堆,讓書法愛好者普遍覺得,當代一些書法家為了名和利,就采取了短平快的創作方法,例如有的人說,說到底還是當代人過分追求名和利,造成了他們不願意在古人那裏打基礎,而是亂寫亂畫。

下來說說書法的藝術性。其實這個問題是沒辦法說清楚的,因為這是由藝術的特點所決定的,作為書法藝術來說,每個人的作品都是有自己的個性,而藝術性是不可復制的,具有唯一性、原創性的特點,如此一來,作為藝術家,就決定了不能復制古人,而只能寫自己的個性。因此,一大堆書法名家們劉洪彪、張旭光、王厚祥等人在創作草書作品時,就將筆墨、認知、章法、情感等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既是原創,又是唯一,也符合了藝術性的各項要求。

李雙陽作為不老不少的書法家,他早年在各類書法大賽中的獲獎作品很是傳統,用筆犀利,筆法猜到,充分體現出了他的書法功底,不愧是一位實力派的書法家。他曾在八屆全國展上獲得最高獎,一、二、六屆蘭亭獎,可謂是響當當的實力派書法家。但是,當代書法究竟是要朝前哪個方向走?是傳統再現,還是藝術性創作?這也是擺在李雙陽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再現傳統,他只能有這一條路子可走,走多遠不得而知。

然而,李雙陽所選擇的卻不是再現傳統,而是用筆墨來表現書法的藝術性,他與其他名家一樣,用「亂」、「雜」、「臟」來表現個性。說得更明確些,就是李雙陽選擇了書法的藝術性作為他對書法思考與實踐。但是,如果他這樣選擇,迎來的勢必是曾經喜愛好的那些書法愛好者的反對,這或許是李雙陽早有預料的,盡管如此,書法唯有繼續創新,才會有他今後更寬廣的路子可走。大家覺得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書法古今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觀點,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清朝時期出土的這個碑帖古拙厚重,為什麽會受到書法家們的喜愛?
他憑借過硬的顏體功力和藝術功底,一舉入選十三屆楷書作品展
就靠這本字帖,他四次入選全國書法展,兩次獲得蘭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