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比東漢蔡倫造紙早約百年!中國古代紙張起源又有新發現!

2024-05-26國風

「敦煌‘堵駱駝’現象可能漢代就有了」

「從驛站的強大配置感受到

古絲路的‘客流’有多大」

……

近日,【簡牘探中華】帶火了

一座2000多年前的漢代郵驛——

敦煌郡效谷縣懸泉置

5月19日

在CCTV-1播出的【簡牘探中華】

獨家釋出了懸泉置的考古成果——

考古人員在遺址發掘出土

500多張漢代紙張殘片

這些古紙殘片

和甘肅天水放馬灘西漢紙地圖相互印證

說明早在西漢時期紙張就已經出現

比東漢時期的蔡倫造紙早約100年

其中10余張古紙殘片留有字跡

書有「細辛」等中藥名

結合古紙的折疊痕跡

研究人員判斷應為包藥用紙

不斷「上新」的懸泉置

還承載了哪些歷史故事?

置嗇夫「弘」接待過哪些風雲人物?

立刻帶你探尋↓

「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和親公主

公元前51年

懸泉置接到一封文書

「丞相屬王彭護烏孫公主及將軍、
貴人、從者道上」

要求驛站準備食宿和軺車

信中的「烏孫公主」

便是我們熟知的解憂公主

公元前101年

解憂公主肩負「欲與烏孫共滅胡」的重托

啟程西行,遠嫁烏孫

她學了語言,改了習慣

身體力行地向當地百姓

傳授中原的農耕技術、醫術藥方

日漸強大的烏孫也愈發親近漢朝

數十年的西域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解憂公主先後經歷過

匈奴大舉進犯、烏孫同室操戈

一度生死懸於一線

她以過人的智慧和膽識

化幹戈、定基業

鞏固了漢朝與烏孫的友好關系

西域局勢趨於穩定後

年邁的解憂公主上書漢宣帝

「願得歸骸骨,葬漢地」

不久,長安以西的多個郵驛

都收到了接待公主一行的文書

懸泉置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51年的冬天

置嗇夫「弘」等來了歸漢的解憂公主

這並非他們的第一次交集

「弘」的職責

就是為公主、使者們傳遞信件

多年以來

解憂公主一封封與西域局勢相關的書信

就是經由懸泉置送達長安

紅顏離家,皓首歸來

為西域和平奉獻一生的解憂公主

終於功成身退,落葉歸根

絲綢之路上的漢朝公主使者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地處絲綢之路要沖的烏孫

在漢朝與匈奴之間搖擺不定

解憂公主能成功交好烏孫

並在多次紛爭中化險為夷

背後離不開漢朝的支持

其間也有「馮夫人」的斡旋


「馮夫人」是隨解憂公主

一同前往烏孫的侍女馮嫽

她生性聰穎,知書達理

短短幾年時間

便通曉當地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

常以漢朝公主使者的身份遊走於西域

公元前53年,有著匈奴血統的

「左夫人」之子烏就屠弒王自立

漢烏關系日漸緊張,戰事一觸即發

關鍵時刻,馮嫽臨危受命

錦車持節親往軍中談判

成功遊說烏就屠接受漢朝賜封

駐紮於敦煌待命的漢軍得以不戰而還

在懸泉漢簡中

我們可以看到馮嫽奔波的身影

↓↓↓

甘露二年二月下旬至四月中旬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馮嫽從敦煌郡出發抵達長安

又從長安趕到烏孫

往返超過16000裏

一位不辭辛勞、風雨兼程的

巾幗英雄形象躍然眼前

公元前51年

在長安頤養天年的馮嫽

收到烏就屠意圖謀反的訊息

年逾花甲的她毅然上書請纓出使烏孫

從長安城到懸泉置是4000余裏

從懸泉置到烏孫又是4000余裏

馮嫽第一次踏上這條路時

明眸皓齒,風華正茂

再次西行已是兩鬢斑白

在馮嫽的奔走努力下

烏孫局勢日漸穩定

西域終於恢復往昔的和平

懸泉漢簡見證了

解憂公主、馮嫽等人的青春歲月

記錄了置嗇夫「弘」的恪守擔當

它們如同歷史的信使

撥開時空迷霧

將古代中國景象

生動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簡」述歷史,「牘」懂中華

期待【簡牘探中華】

帶我們穿越時光長河

探尋中華文脈的奧秘

來源丨央視一套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