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山水畫中的虛與實,構圖上的虛實相生

2024-01-29國風

山水畫的創作需要遵循一些規矩,筆墨運用,構圖法則,審美情趣等等都要讓人覺得舒服。很多時候,欣賞一幅畫主觀印象占了很大比例,人們更愛看符合自己審美感受的作品。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學養不同,欣賞口味不同,就需要找到一些共性。古人在創作山水畫的時候很看重筆墨,忽視構圖的結果就是很多畫看上去差別不大,不能還原自然山水的獨特性。

當你覺得這是缺點時,古人未必這麽看待。構圖的相似性,讓畫家處理整體與局部關系,產生了國畫山水獨有的章法。古人很早就提出了「置陳布勢」的構圖方法。將各種事物安排到合適位置,稱為「置陳」;在合理化安排的過程中傳遞畫家的審美稱為「布勢」。

王鑒 山水冊

可以看看這幾幅王鑒畫的【山水冊】,山水布局相當考究,為了畫出江南地區的地域特征,采用渲染、設色、對比等方法。墨色清新,淡雅宜人,仿佛可以嗅到畫中吹來的濕潤空氣。沒有刻意強調近大遠小,但格外重視近實遠虛,在虛實變化中表現空間深邃。虛與實,就成了畫家創作的好幫手。

虛與實為經營位置服務。古人進行構圖的時候講究「起承轉合」,讓畫面具有平淡天真的自然美感。一片湖水暗示小中見大的創作意圖,這是起筆。礬石沙土延伸到湖面,交錯對角分布,中間留白保證氣韻暢通。畫中高山挺拔、雜樹林立,視角慢慢提高。山體不能無限增高,為了豐富空間感,遠處描繪起伏山巒。這樣就有了承接關系與構圖上的轉合。

王鑒 山水冊

由於虛實,畫中出現了主次、大小、遠近、疏密、縱橫等一系列的對比關系。簡單講:虛處也稱虛境,就是畫紙上不著筆墨的地方;反之就是實處、實境。看看王鑒構建的虛實關系,始終呈現出交織互補的狀態,這就是虛實相生。看到這樣的畫作,既可以滿足視覺享受,又能獲得心理滿足。看著畫中的舟艇小船,就會吟誦出一首【漁歌子】。

畫家的創作意圖、筆墨技巧以及審美主張,在虛實中產生震撼力,讓人感受到山水畫的無窮魅力。也許有人覺得用「震撼」二字形容,顯得有些言過其實了。未必如此,看著墨色與石青色的疊加,看著留白形成水面,讓人覺得畫面動了起來。明明是平面的作品,有了立體效果。畫家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最佳的觀察角度,畫中山水可居可遊。

王鑒 山水冊

再看王翚的【山水冊】,繼續理解虛實相生的道理。從畫面張力看,顯得有些含蓄。他筆下的虛實不太均衡,實境多虛境少。這還是虛實相生嗎?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王翚的從藝經歷說起。

他出生在普通家庭,父親是職業畫家。清代有很多民間職業畫家,他們的境遇和手藝人差不多。王翚可以成為畫壇大師,家庭因素對他的助力很少。他吸收了很多名家的優點,希望可以融合南北宗技法。

王翚 山水冊

他從一個較高的維度思考虛實關系,就有了屬於他風格烙印的山水畫。很多人詬病他的作品筆墨程式化,看不出來個人特征。實際上,他在墨色變化上表現虛實,承接元人筆意,很了不起。

重墨處為實,淡墨處為虛。這樣一來,他的畫中出現了兩種虛實對比。構圖上的對比,化解了細節刻畫帶來的呆板。筆墨上的對比,繼續豐富空間變化。

王翚 山水冊

可以看到,他的水墨山水換一種形式表現,畫中的虛實關系就更容易讓人接受了。王翚在虛實中加入「收放」,這一書法中的概念。哪怕構圖滿,有了收放,就有了開合,他照樣可以畫出氣韻流動的佳作。

王翚 山水冊

虛實相生,可以讓山水畫的構圖更加合理。虛實相生,可以讓作品看上去立體生動。當然了,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其他清代畫家的作品,繼續印證一下虛實相生的重要性。

拓展閱讀

山水畫中的寒意,應該怎樣表現
稍加變化,一江兩岸構圖有了新鮮感
山水畫的空間感,看看他們怎麽表現
畫工如此精妙,卻不知是何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