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金剛經】共有7個譯本,彼此有什麽重要區別?

2024-01-14國風

【金剛經】從鳩摩羅什於公元402年譯出後,直到唐代至少有6位高僧轉譯過,他們是:鳩摩羅什、菩提流支、真諦、達摩笈多、玄奘、義凈。

據統計,【金剛經】的中譯本至少有9個,但現存的只有7個版本(其中菩提流支一人就有兩個版本)。6個法師的7個譯本之區別簡介如下:

1.鳩摩羅什【金剛般若大樹菠蘿經】譯本。轉譯時間是後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全經有5176字。與其他6個譯本比起來,羅什本zui簡潔流暢,在漢傳佛教界流傳zui廣,影響zui大。現代人講到【金剛經】,如無特別說明,指的就是羅什本。

但是,對於鳩摩羅什的轉譯風格,後世仍然是褒貶不一。因為他刪繁就簡,不拘原文體制,甚至改動原文內容。在7個譯本中,羅什本是與梵文原本出入zui大的,但也是流傳zui廣的。

羅什三藏

2.菩提流支【金剛般若大樹菠蘿經】譯本。菩提流支,北天竺人。於公元509年來到中國洛陽,他轉譯的【金剛般若大樹菠蘿經】,有6105字。幾年他又重譯了一遍,有6447字。兩個版本都流傳了下來。

3.真諦【金剛般若大樹菠蘿經】譯本。是天嘉三年(562年)轉譯的,其譯本與菩提流支譯本非常接近。

4.達摩笈多【金剛能斷般若大樹菠蘿經】譯本。達摩笈多(?-619年)是南天竺人,於開皇十年(590年)來到長安,當年即譯出【金剛能斷般若大樹菠蘿經】。達摩笈多譯本共7109字。他采用的是「直譯」,將梵文本【金剛經】每個詞依序譯成中文,且按照原梵文字序排列。在7個譯本中zui為詰屈聱牙,非常費解。除非熟悉梵文,否則很難看懂笈多本。

5.玄奘【金剛經】譯本,全稱【能斷金剛般若大樹菠蘿經】,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譯出。

在唐朝,羅什本【金剛經】已十分盛行。但玄奘在與天竺梵本對照後,發現羅什本有不少「遺漏"。在唐太宗的建議下,他重譯了一遍。與羅什本比起來,玄奘本是完全忠於梵文原本的。譯文有8000多字,比羅什多了近3000字。當然,很可能他倆所依照的梵本就有區別。羅什的【金剛經】梵本是從西域帶過來的。而玄奘是直接從天竺取來的。兩個譯本的區別舉例如下:

例一:玄奘本:「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攝伏其心?"

羅什本譯為:"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羅什本缺了如何「修行」。

例二:玄奘本:"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羅什本譯為:"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玄奘本有二頌,而羅什本刪除了一頌。

例三:玄奘本:「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羅什本譯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玄奘本有九「喻」,而羅什本只有六「喻」。

例四:玄奘本:「以諸賢聖補特伽羅皆是無為之所顯故」。

羅什本「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為有差別」。

關於這一句,玄奘本幾乎不會有歧義。但很多人對羅什本理解有誤,糾結於「差別」二字。既然是無為法,為何還有差別?其實沒有差別,一切有為都是無為的顯現,看玄奘本就會一目了然。

玄奘三藏

當然,兩個版本還有很多區別,在此不一一列舉。總之,羅什本更適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而玄奘本更忠於梵文原本,文句更準確。

6.義凈(635-713)本【金剛經】。義凈是中國人,俗姓張,字文明,祖籍範陽。他因仰慕玄奘西行求法的壯舉,也去天竺取經。但他走的是海路,於671年到達那爛陀寺,在那裏留學十年,將瑜伽、中觀、因明、婆羅門六論等學了個遍,於武則天垂拱元年(685年)又從海路回國,來回都很順利,沒有經歷過法顯、玄奘走陸路的危險和磨難。

他發現羅什本確與梵文原本區別太大,而玄奘譯本雖忠於原本,但用語上也未盡善盡美,於是自己又動手轉譯了一遍。

義凈三藏

義凈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並稱「四大轉譯家」。7個譯本中,從義理的準確、文字之雅訓、對原本之忠實三方面綜合來看,義凈本是zui好的。但他的名氣遠不如羅什和玄奘,且羅什本早已通行天下,人們先入為主。連玄奘本都很少有人關註,義凈本就更沒人關註了。就像寫網絡文章,羅什的粉絲很多,又是zui先發表,所以「展現量」和「閱讀量」都非常大。玄奘雖然粉絲也很多,但晚了兩百年發表,所以展現量、閱讀量都比不上羅什。義凈本身粉絲就少,且發表得更晚,沒有閱讀量是理所當然的。當然,文章的質素並不是完全靠閱讀量來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