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王駿 以詩入畫詩意濃(續)

2024-08-09國風

王駿

作者簡介

王駿,男,1957年1月出生, 籍貫杭州。1982 年1 月畢業於原杭州大學化學系。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會長。浙建集團太陽潮詩社名譽社長。編著出版詩文集【曉篁清風】【營造美麗】【無邊的風景】【錢塘江詩詞選】等。

以詩入畫詩意濃(續)

郭熙作品

圖一: 郭熙【窠石平遠圖】

馬遠【寒江獨釣圖】。此圖是馬遠根據柳宗元五絕【江雪】創作的詩意圖。畫面極為簡約,卻表現出一種江天寥闊的氣氛,寒意蕭索,唯漁翁垂釣之扁舟下微波數筆而已,造境獨特,巧妙地利用空白把詩歌的意境很好地貫穿在繪畫之中,開拓了「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的詩意空間。

馬遠作品

圖二:馬遠【寒江獨釣圖】

謝時臣【杜陵詩意圖冊】。謝時臣根據杜詩之意而作【杜陵詩意圖冊】(八幅),構圖均極盡巧思,繁復精整,層次多變,盡詩情之妙。如其中根據杜甫的「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的詩句畫成的【杜陵詩意圖】,畫面左側九曲橋上,有一人向竹林走去,竹林中有兩人席地對坐暢談,表現杜詩「竹深留客處」的詩意。畫面正中水邊涼台上,一位老者正坐在竹席上,一把蒲扇閑置一旁,側身觀賞著池荷。人物的動作、神情與滿池荷花的畫意相配合,表達杜詩「荷凈納涼時」的意趣。畫家靠點綴景物,表現人物神態以傳達詩意,實作詩境向畫境的轉換,完成這幅詩意畫的創作任務。

謝時臣作品

圖三:謝時臣【杜陵詩意圖冊】之一

吳歷【夕陽秋影圖】。根據倪瓚【秋林圖】的題詩「雲開見山高,木落知風勁 。亭下不逢人,夕陽淡秋影」的詩意畫成。畫幅構圖仿臨倪瓚【容膝齋圖】的「一河兩岸式」,近處土坡上茅亭一座、雜樹數株,逸筆草草;隔岸遠山,山石層疊,輕筆淡墨,連勾帶皴,將恬靜幽淡的詩境,轉化為清幽蕭疏的畫境,給人以韻致超絕的審美享受。

吳歷作品

圖四:吳歷【夕陽秋影圖】

王昱【重林復嶂圖】。這是一幅畫家自題題畫詩的作品。主景層巒聳峙,流瀑飛瀉於山坳,溪泉曲折流淌;山路盤旋縈回,霧靄迷彌,忽隱忽現於峰巒之間;林壑幽深,松陰繁密。王昱題七絕題於畫面:「峰回壑轉拱天都,下有喬柯結奧區。要識水窮雲起處,清流不盡入平蕪。」題詩真實地描寫畫面景物,曲盡畫幅之美,將畫意、畫境成功地轉換成詩意、詩境,結句更是將賞畫人的思路引向畫外,給人以悠悠不盡的神韻。

王昱作品

圖五:王昱【重林復嶂圖】

龔賢【木葉丹黃圖】。此圖雨後秋山,霜林澗流,石骨崚嶒,用短筆披麻和幹筆密點層層皴染,濃淡虛實、蒼茫渾厚,營造出沈寂清幽、蕭瑟曠遠之境界。自題詩:「木葉丹黃何處邊,樓頭高坐即神仙。玉京咫尺才相問,天末風生泛管弦。」從畫面景物落筆,樹木經霜逐漸雕零,色轉丹黃,蕭蕭落木,一派深秋景象。次句脫離畫面轉而寫居住在清潤高爽之處的「高賢」就像是「神仙」一般。三四句說這裏與玉京(神仙居住的地方)離得很近,準備打聽一下神仙的去處時,聽到像仙樂一樣的風葉聲。題詩表達出自己深愛疏林秋景的情思,抒發了隱歸的畫外之意。而高士奇又在畫上補題一首七絕:「石骨岐嶒雨後山,秋溪寒溜響潺潺。竹松三徑嫌多事,愛此疏林屋兩間。」題詩首二句描寫畫面景色,三、四句也轉而寫觀畫人的感受,只是比龔詩的歸隱山林之意更為直接。

龔賢作品

圖六:龔賢【木葉丹黃圖】

僅從以上數例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出,「畫中有詩」的美學追求表現在畫境與詩境的轉換,體現在「以詩入畫」和「據畫題詩」這兩種詩畫融通的表現形態中:一是詩與畫形式上,主要體現在題材上的題畫詩和詩意圖,並在創作構思、藝術表現、審美功能等方面互有融通。二是畫與詩內在精神上的結合,做到意境融合使畫境中生發詩境,即畫面的詩意化。正是由於中國古代詩畫雙方長期著意追求融入對方的妙處,成就了中國詩畫有別於西方的民族特色。

(未完待續)

文章轉自詩聯浙江,原載於【心潮詩詞】2024年第三期)

鴻雪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