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2023年「三全本」收官之作:【歷代名畫記】

2023-12-22國風

再過幾天,2023年就要過去了。階段性的學業將要告一段落、年終總結撲面而來,在這回顧和展望的跨年之際,我們推出了三全本系列的新成員,第139種的【歷代名畫記】,希望大家借這部三全本的收官之作,能走近古代的繪畫大師,體味他們的匠心獨韻,碰觸他們藝術的靈魂,收獲一份雋永之情。

我們今天常說到「中國名畫」「世界名畫」,對於「名畫」一詞,開始將其模糊的含義厘清,將畫質引向「名畫」的觀念,則肇始於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一部【歷代名畫記】,張彥遠以書名「名畫記」為領起,聚焦關註「名畫」概念,以十卷的文字,從「畫」之緣起,「畫」之功用,「畫」人傳記,「畫」作,不同角度揭示「名畫」的特質,劃分出「自然」「神」「妙」「精」「謹細」為序的五個等級,並明確指出「立此五等,以包‘六法’,以貫眾妙」, 確定了中國繪畫品評的統一標準,在整體敘述中塑造了「名畫」的觀念,自此深入人心。

【宋】王希孟【千裏江山圖】


當我們凝視一部名畫時,我們要如何去體味其中的三昧?

2022年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最亮眼的「青綠」讓堪稱傳世名畫【千裏江山圖】再次展示在大家眼前。 當這幅名畫徐徐展開之時,【歷代名畫記】所包含的讀畫「秘笈」,足夠我們開啟一場怡情的賞畫之旅。

「青綠」是傳世名畫【千裏江山圖】的靈魂,它不僅是畫作所傳達出來的幽雅古韻和大氣磅礴的視覺上 的效果,更主要的是畫作所采用的礦物用料,成為【千裏江山圖】獨具的特色。所用畫料石青、石綠,【歷代名畫記】就有記載:「山不待空青而翠,鳳不待五色而綷。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意在五色,則物象乖矣。」顧愷之小傳中,描述他繪制雲台山 時,起筆之處,「清天中,凡天及水色盡用空青」。這裏提到的「空青」即為石青。張彥遠在【論畫體、工用、拓寫】一文專設文字,強調作畫時所用顏料的重要性。

品評【千裏江山圖】,不可回避的是要談 到它的筆法。關於用筆、筆法,在中國畫創作中指所用的筆墨技法,是傳統書畫創作中的專業術語。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也不吝筆墨地加以論述。全書關於用筆的論述就有八處。他談 論謝赫「六法論」,在謝赫的理論基礎上重構,提出對「六法」的理解以及對氣韻、形似、立意、用筆等繪畫美學問題的新見解。他也會專列篇章,在【論顧陸張吳用筆】一文中,對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吳道子四位畫家繪畫用筆進行品評。「用筆」一詞是【歷代名畫記】後半部份人物畫傳中,評論能畫人畫技時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

在稀世之寶【千裏江山圖】上,離開那綿綿青綠,還鈐蓋有蔡京、乾隆等人的殷紅的印章,以及題詩和題跋。 關於題詩、題跋以及鈐印的學問,張彥遠在【敘自古跋尾押署】【敘古今公私銘印】兩篇中對南朝至唐時期的押署、銘印做了羅列,考察了押署與銘印間的演化過程,直言公私銘印「 乃是書畫之本業耳」,是後世「千百年」來鑒別書畫的憑證,強調了銘印在辨別書畫真偽時的考據價值。……

【歷代名畫記】到底是一本什麽樣的書?

【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歷代名畫記】之於繪畫史,猶如正史之於【史記】

在中國畫史上,作者往往是繪畫活動中的靈魂。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從卷四開始,用了七卷的體量,鳩集遺失,從所見的文獻中輯錄,詳略有別, 按照時代的順序,依人物姓名、出生地、品級、官職、繪畫事跡、匯評、傳世作品等專項,為顧愷之、張僧繇、陸探微、王維等三百七十余人立傳。

【晚笑堂畫傳·顧愷之】


同時,張彥遠不惜筆墨地收錄一些人物的完整畫論。畫家們或評論繪畫作品,或議論創作體會,無一不是重要且難得的文獻。張彥遠不時跳躍期間,對這些畫論裏的美學觀念加以點評,借此表達自己的繪畫理論觀點。

這種史論結合,夾敘夾議的方式,形成了張彥遠特有的為繪畫人寫史的體例,所撰寫的【歷代名畫記】被余紹宋盛贊為「畫史之祖」。

【歷代名畫記】裏也不乏有趣的逸聞掌故。

比如曹不興的「誤點為蠅」:

曹不興,中品上。吳興人也。孫權使畫屏風,誤落筆點素,因就成蠅狀。權疑其真,以手彈之。

比如,張僧繇寺廟裏畫孔子及其弟子像:

江陵天皇寺,明帝置,內有柏堂,僧繇畫【盧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問:「釋門內如何畫孔聖?」僧繇曰:「後當賴此耳。」及後周滅佛,焚天下寺塔,獨以此殿有宣尼像,乃不令毀拆。

比如,顧愷之畫裴楷像:

畫裴楷真,頰上加三毛,雲:「楷俊朗有識具,此正是其識具。觀者詳之,定覺神明殊勝。」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名畫」脈絡下的中國古畫錄

一開啟【千裏江山圖】,連綿不絕的江山便會撲面而來。畫作中就有一條串聯著山水畫的脈絡。【歷代名畫記】中【論畫山水樹石】一篇中不僅列舉了歷代山水畫創作的名家,還勾勒出山水畫從魏晉發展到唐代的歷史面貌及不同時代的特征。在山水畫這條發展脈絡上,張彥遠著重提到了吳道子,在他看來「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樹石之狀,妙於韋偃,窮於張通」。「二李」即是指唐代李思訓及其子李昭道,山水畫至「二李」時已趨成熟,改變了以前那種「人大於山,水不泛舟」的局面。所以我們看到宋代的【千裏江山圖】中描繪的山就已完全擺脫了「人大於山」的視覺效果。

脈絡的梳理,貫穿於【歷代名畫記】全書。【歷代名畫記】依題材統計,所收錄的畫作包括300余幅人物畫,30余幅山水畫,70余 幅花鳥畫,結合張彥遠上古、中古、下古時段的劃分, 大約400余幅的歷代名畫,呈現了中國古代繪畫中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三大題材興起、流行,直至繁榮的時間曲線。

以「意」為先的古代畫論集合

關於「意」與「筆」關系的討論,可以追溯到莊子美學和【易傳】美學中關於「象」和「意」的討論,形成了「立象以盡意」的美學命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命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補充。而「意」和「筆」的關系向繪畫領域滲透,並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的,便是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對「意存筆先」和 「畫盡意在」的詳盡闡釋。

在【論顧陸張吳用筆】一節中,張彥遠對顧愷之、吳道子的用筆均有「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的評價,【論畫六法】中 「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一句更是生動概括了繪畫中「筆」與「意」的關系。「意」指立意、意境,可以理解為繪畫創作的中心思想,是內在的情感表達;「筆」則可以理解為是外在的筆墨表現形式。「意存筆先」和 「畫盡意在」是繪畫創作的發端和收尾。「畫盡意在」依賴於「意存筆先」,依存於「意在筆中」,畫家完成一幅作品後,他精心構思的意圖在畫上也留存了下來,而「筆外之意」是對「畫盡意在」境界的進一步昇華。張彥遠在書中記錄各種繪畫理論的筆墨之間,立「意」,強調「意」的精致追求,這一理念將諸家畫論圓融交匯在一起。

宗白華曾說,【歷代名畫記】全書的「內容與體系以及篇章結構已經具有繪畫本體論、創作論、鑒賞論、畫家論、作品論的形態」,為對【歷代名畫記】最為允當的評論。 如果說【歷代名畫記】的第一次生命始於唐,也終於唐。那麽它的第二次生命始於唐,延及北宋,順至明清,並延綿不絕至今,只要仍有人對它進行解讀,重新闡釋,它就會繼續被賦予時代的烙印。

中國美術史上,一部必讀的繪畫史經典

繪畫鑒賞能力養成寶典

書畫史上的【史記】

【歷代名畫記】(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註全譯叢書)

尚蓮霞 尚榮 譯註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6471-8

52.00元

(統籌:一北;編輯: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