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王安石最驚艷的一首詞,視野開闊貫穿古今,讀來扣人心弦

2024-06-08國風

孔子曾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相交,縱使偶有爭執,但本心卻大多相同,為國為民一身正氣。 要說史上著名的君子之交,必然少不了蘇軾與王安石二人。

當年王安石變法,蘇軾多次上書反對,致使王安石心中惱怒,令禦史陳述蘇軾過失,最終蘇軾自請出京,任職地方期間,更因親見變法之下的百姓疾苦,時常寫詩譏諷。

按理說,二人應為水火不容的政敵。然而當蘇軾因「烏台詩案」鋃鐺入獄命懸一線時,王安石卻挺身而出上書陳情: 「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後來蘇軾離開黃州赴任他處時,途經金陵,特意拜訪了被二次罷相的王安石,在此逗留月余,二人時常詩詞唱和,同遊山川,彼此相談甚歡。

王安石還曾邀蘇軾早日來金陵頤養天年,正是蘇軾筆下所記: 「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而金陵這座城市,不僅見證了君子相交的佳話,更留下了無數懷古吟詠的佳作,其中尤為著名的一篇便出自王安石之手。

【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王安石曾多次出任金陵,此地可算作他的第二故鄉。金陵即為南京,乃六朝古都,某日王安石登高望遠,見山川繁盛,不禁追憶起前朝往事,寫下這首懷古詞作。

開篇極目遠眺,寫今時所見: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此時故都金陵正值深秋,登高望遠,涼風習習,可見奔騰千裏的長江好像一條白練,青翠高聳的山峰宛若一束束箭簇。

此處描摹相映成趣,既有「澄江似練」的平面蜿蜒,亦有「翠峰如簇」的立體呈現,景致開闊高遠,一幅金陵江山圖已然緩緩展開。

緊接著,從近處著筆,寫江海人情: 「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夕陽西下,在浩渺的江波中,來往著無數帆船。秋風漸起,在繁盛的街巷中,酒旗隨風而揚。遠在天際的畫船籠起一陣薄霧,天上的白鷺時飛時落,這水天相接的美景,就連丹青妙筆也難描畫。

「殘陽」、「西風」點明黃昏秋日,「酒旗」、「歸帆」勾勒人間繁榮,又輔之以動靜相合的「雲淡」、「鷺起」,寥寥幾筆,便將今昔繁盛刻畫的淋漓盡致。

下片懷古抒情,從登臨所見自然過渡到歷史追思: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遙想當年,達官貴人們爭相過著豪華生活,然而盛極必衰,亡國悲劇相繼發生,可嘆須臾之間繁華落幕,滿目瘡痍,自古以來,諸如朝代更叠無不令人吟詠傷懷。

此處化用杜牧「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一句,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彼時隋軍已臨城下,危難之際陳後主卻仍與寵妃張麗華尋歡作樂,其中荒淫可謂譏諷。

最終,在歷史沈浮的追憶中,王安石落下一筆感慨: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如今,六朝舊事已隨著流水消逝,唯留下一片蕭瑟之景,更為可悲的是,現下的商女,依舊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唱著陳後主昔日所寫的亡國之曲【玉樹後庭花】。

此句,看似抒寫無知商女,實則將矛頭指向了醉生夢死的統治者,因其荒唐昏庸,方才導致亡國的靡靡之音充盈市井。

在今昔對比之間,流露出的是一代文人的愛國之情,更是言辭懇切的現實勸誡。

可惜兜兜轉轉,縱使其間有無數能人誌士力挽狂瀾,大宋仍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

正如杜牧所言: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歷史深重而玄妙,繁盛與落魄之間,總是摻雜著太多的無奈與遺憾。因而, 人生在世,更應把握好當下的時光,不虛此生,無悔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