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六祖慧能為何兩次拒絕武則天下詔進京?武則天兩次召見所求何事?

2024-06-12國風

六祖慧能繼承禪宗衣缽以後,南渡歸鄉,隱居16年後,出山受戒,開始弘揚禪宗佛法,聲名遠播。

歷史上武則天曾經兩次下詔迎請慧能入京面聖,這本來是慧能傳播禪宗的大好機會,但是慧能大師為何兩次都拒絕前往京都呢?

京都高僧法師很多,武則天為何要一心召見慧能,所求何事?

武則天兩次下詔

根據史料記載,武則天曾經兩次下詔,迎請慧能進京都,講解佛法。

第一次下詔:

據【歷代法寶記】記載,武則天在唐天授三年(692年)召請慧能入京,但慧能托病未去。

第二次下詔:

唐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武則天再次派使者張昌期迎請慧能入京,但慧能再次辭謝,但同意將禪宗衣缽給使者帶回(有故事傳說,是使者偷走的)。

下詔原因,女皇所求

武則天對佛法有深厚的興趣,並親自研讀佛法。

她曾下詔書稱自己已迎請慧安大師和神秀大師到 皇宮中供養,並在空閑時間鉆研佛法。兩位大師建議她向南方受弘忍大師密傳衣缽佛法的慧能大師請教。

神秀禪師也是禪宗的得道高僧,是慧能的同門師兄弟,兩位高僧師從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神秀禪師也是想借此機會,請慧能來京都傳法,使禪宗發揚光大。

武則天派遣內侍薛簡去迎請慧能大師,請慧能大師講法。這是因為當時京城的禪師們普遍認為,要想體悟佛道,必須坐禪習定。武則天想印證這是否是學佛的唯一途徑?。

因此,武則天派遣內侍薛簡前往迎請慧能大師。

使者薛簡與慧能的禪機對話

然而慧能兩次都因故,拒絕了武則天女皇的召見

薛簡詢問慧能大師關於坐禪習定的看法。

慧能大師表示,道由心悟,不在於身體 的坐姿。他參照了經典來說明如來並不拘泥於坐姿或臥姿,因為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真正的禪在於內心的清凈和覺悟。

薛簡進一步詢問如何理解禪宗的心要,慧能大師強調了道無明暗、煩惱即菩提 等禪宗的核心思想。

這些言語在史料上存在部份記載,慧能大師言道:「 道要從自心去悟」和「光明和黑暗的意義是相互代謝,互為依存」。

身未入京,禪宗心法到了京都

雖然慧能大師沒有親自前往京城面見武則天,但他透過薛簡傳遞了禪宗的核心思想,使得禪宗在唐朝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傳播。

同時,武則天對慧能大師的敬仰也體現了她在佛教方面的深厚造詣和尊重。

歷史記載中還提到了武則天下詔書褒獎慧能大師,賜給他袈裟和水晶缽 ,並將他的故居賜名為國恩寺 。這一事件進一步表明了武則天對慧能大師的尊重和對禪宗的支持。

慧能拒絕入京的原因

面對最高女皇的召見,求法若渴,這本是弘揚禪宗的大好機會,慧能為何兩次拒絕進京呢?結合史料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可能是這幾個原因導致慧能拒絕入京,面見女皇。

1、見解不同

當時社會上對學佛和禪宗心法普通認為是坐禪修定,以達到開悟。

禪宗大師神秀大師、慧安大師都在京都,接受皇家供養,這也是兩位大師和其他禪宗大師所信奉的開悟之道。

特別是神秀主張透過坐禪修定達到開悟,這與慧能主張的「頓悟見性」相矛盾。慧能擔心如果前往京城講法,可能會與這些同門師兄弟產生矛盾。

2、時局不穩:

武則天第一次下詔召見慧能時,她雖然是皇帝,但政權並不穩固。不久之後,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武則天退位。在這種政治動蕩的背景下,慧能作為得道高僧,選擇留在南方繼續弘揚佛法,避免卷入宮廷紛爭。

3、年事已高:

武則天第一次下詔召見慧能時,慧能已經67歲,考慮到從廣東到長安路途遙遠且氣候不適,慧能因年事已高和長途跋涉的艱辛而選擇婉拒。

這或許就是武則天兩次下詔迎請慧能大師,而慧能大師又拒絕進京的原因。

慧能大師乃是得到高僧,所作所為必然有一定原因,也是我們普通人所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