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明初朱元璋四處「燒錢」打仗,拿什麽撐起如此龐大的開支?

2024-02-02國風

本 文 約 4300 字

閱 讀 需 要 12 分 鐘

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

明初,承喪亂之後,國家百廢待興。而朱元璋不斷向四方用兵,多次北征漠北、穩步經略東北、西部戰事沒有停歇、雲南戰場更是進入泥潭狀態,兵力動輒十數萬,投送距離數千裏。這放到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難以完成的任務,相信強如漢武帝也自愧不如。更關鍵的是,在朱元璋當政的幾十年裏,國家各項數據指標是蒸蒸日上的。清代的順治、康熙推崇朱元璋的原因或許就在這裏。明初開支有多誇張?這種不差錢的情況又是怎麽做到的呢?

頻繁的軍事行動

興師十萬,日費千金,千裏饋餉,士有饑色。古今中外,戰爭從來是最燒錢的「藝術」。因頻繁戰爭而導致政權衰亡的案例不計其數。

漢武帝時期,大規模的戰爭持續不斷。而頻繁的開邊作戰需要大量的開支,聚斂之臣桑弘羊等透過各種方式為漢武帝籌集軍費,導致天下戶口減半,豪強從此演化發展。隋煬帝的頻繁遠征、好大喜功,更是把王朝推向了覆滅的境地。

漢武帝劉徹的影視劇形象。來源/電視劇【漢武大帝】截圖

明朝立國後,戰事比起漢武帝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1367年底,徐達、常遇春率明軍北伐,先後作戰近一年,取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1369年,明軍在西北、北部兩個方向出擊。明軍主力同元軍在慶陽進行會戰。

1370年,明軍主力在徐達率領下與元軍在沈兒峪進行會戰,東線李文忠出塞。

1371年,明軍分兩路進取明夏,平定四川。

1372年,明軍分三路北伐,徐達、李文忠兩路深入漠北,敗績,未能一勞永逸解決草原問題;馮勝、傅友德部取甘肅。此戰規模勝於衛青、霍去病遠征漠北。

1381年,傅友德率30萬明軍平定雲南,前後作戰兩年之久。

1387年,馮勝率20萬明軍北征納哈出。

1388年,藍玉率15萬明軍出塞外千裏,取得捕魚兒海大捷。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來源/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編【中國歷代名人畫像譜】,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以上都是明朝開國後,關乎國運的大軍事行動,至於在各地幾萬人幾千人的小軍事行動更是不計其數。而每場戰役都會對農時、民力產生影響。

【孫子兵法】講: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裏,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將幾十萬人投送至千裏之外,隨軍的後勤人員就會超過作戰士兵人數,關於糧食籌集、裝備制造等等,會有更多的脫產人員服務於戰爭,對國家財富的消耗不亞於天文數碼。

朱元璋是拿什麽撐起如此龐大的開支?

明晰的國家數據

數據對於國家治理的重要性,自古已然。沒有清晰的數據,一切都是白搭,可以說,清晰的數據是國家治理的前提。

蕭何在進入鹹陽後,第一時間即前往國家數據庫,拿到了大秦積累的資料。在楚漢戰爭中,蕭何用這套數據疊加秦的治理系統,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向前線,使得劉邦在多次大敗後依舊可以起死回生,而項羽失敗一次就一蹶不振了。

元代治理相對粗疏,雖說「元無制度」比較誇張,但元對整個國家基層的了解程度與治理程度都比較淺顯也是事實。在此背景下,國家在應對危機時連動員力的前提都沒有,只能透過靠放權豪強來應對,而這也更進一步瓦解了元的統治基礎,使得元朝皇帝在向漢獻帝的路上一路狂奔。

朱元璋很重視基礎工作,「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就是標準的政權建設指南。這意味著朱元璋在一匡天下之前,就有了有效的動員體系。至於田地、人口的了解和治理,負責後勤的李善長在開國前應該在江南一隅已經初步實作,如此才做到了「轉調兵餉無乏」。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來源/電視劇【朱元璋傳奇】截圖

開國後,對於新增加的行政區,朱元璋要求各地收集舊的戶口田地數;對於原有的行政區,要求部份地方一頃田(100畝)地攤派一個壯丁,去南京服役。這其中,更重要的是完善並建立自己的數據庫。

1370年,經過比較足的試點和準備,朱元璋發下了著名的白話聖旨:

「說與戶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只)是戶口不明白俚(哩)。教中書省置下天下戶口的勘合文簿戶帖,你每(們)戶部家出榜去......這大軍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縣裏下著,繞地裏去點戶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拿來做(作)軍。比到其間,有司官吏隱瞞了的,將那有司官吏處斬。百姓每(們)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過,拿來做(作)軍。欽此。」

簡單明了,任務是戶口不清楚,朝廷缺乏詳實數據;安排戶部制作戶帖發下去,明確需要填寫的資訊;人手就是回朝的大軍,下到地方協助統計。填表變成軍令,且沒有地方利益,軍隊的落地效率顯然要超過文官政府。

戶帖類似今天的戶口本+固定資產,有家庭地址、戶別、家庭人口、性別、年齡、房屋、土地等資訊。比如張三,潞州府某縣某鄉某裏民戶,全家三口人,其中男子兩口,張三是成年人,40歲,兒子張四,12歲,媳婦李某39歲。家裏有三間房,地有民田六畝官田一畝。

有了每家每戶的戶口、田土資訊,全國的人力資源基本就有了譜,全國的土地資源也有了譜。大軍去某個地方,當地能調發多少民力負責工程建設、後勤運輸,能就地征發多少物資,大體就能有個譜。

明朝前期疆域政區概貌。來源/【中國歷史地圖集】

1381年,朱元璋開始更新數據庫。試點十年的黃冊登上歷史舞台。這次的數據量就比之前增加了很多,黃冊在戶帖基礎上,展現了動態,「舊管」指的是上次造冊的人口和事產數碼,「新收」指本次造冊新增數,「開除」指本次造冊減少數,「實在」是本次造冊時的現有數碼。

在黃冊基礎上,朝廷還開始推行魚鱗圖冊。透過這一次普查,朝廷掌握了納稅土地的土地四至(地籍上每宗地四鄰的名稱)、土地肥瘠、產權,理想上可以做到精準征稅。如果從精致規範到每個細節來看,這個數據庫還不完美,但若和其他朝代或者同時期的其他政權比較,已經相當精細了。

有了全國人口結構數據和全國土地詳細資訊(並配圖),整個國家的人力資源與土地資源就非常清晰了,剩下就是怎麽用,用哪的問題。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來源/電視劇【洪武大案】截圖

軍事動員導向的賦役體制

正如葉伯巨所言「有戶口而田野辟,田野辟而後賦稅增」。清晰的數據庫是要服務國家戰略的。而明初,正如年號「洪武」一樣,整個賦役體系是典型的軍事導向。

明初雖然是兩套治理體系,即一套是自上而下的軍政體系,從五軍都督府到各地為所,衛所從事一定生產,盡可能在平時做到自給自足;一套是民政體系,從中書省到地方裏甲。但從職能上,後者要保障前者,前者在許多時候具有優先性。

在最基層,朱元璋推行了裏甲制,一百戶為裏,十戶為甲,裏甲長都為輪換制。國家治理可以深入到每一裏每一甲。在軍隊,這個層面是總旗、小旗。朱元璋不信任郡縣吏,讓戶部按照一萬石糧為準,劃分區域,選中糧長,透過「良民治良民」,做到「無侵漁之患」。

「洪武十八年」款城磚。來源/ 雲南省楚雄彜族自治州楚雄市數碼博物館

關於地方上的倉儲,有所在地的衛所負責,到了仁宣時期,才移交地方。加上朝廷有大量的官田,自己直接做地主,又有一份較高的收入。

在州縣層面,州縣的衡量等第就是以納糧為準:

「定各縣為上、中、下三等:稅糧十萬石之下者為上縣,知縣從六品、主簿從八品;六萬石之下者為中縣,知縣正七品、縣丞正八品、主簿從八品;三萬石之下者為下縣,知縣從七品。」

洪武十四年,確定考核官員標準:

「在外府以田糧十五萬石以上,州以七萬石以上,縣以三萬石以上,或親郡王府、都司、布政使司、按察司並有軍馬守禦、路當驛道、邊方沖要供給之處俱為事繁;府糧不及十五萬石,州不及七萬石,縣不及三萬石及僻靜之處俱為事簡。」

可見,從府縣定等、官員考核到倉儲、糧長、裏甲,核心就是糧食。明初,糧食是最大的硬通貨。

到了中央層面也是這樣,這時候的戶部是全國賦役的會計單位,他本身並沒有多少管理賦稅的許可權,與明中葉、尤其是與晚明差別巨大;兵部是軍事行政部門,兩部的共同點是保障軍事作戰。這也符合「血比汗值錢」的原則。整個國家的賦役體制導向就是軍事戰爭。

寶鈔鋪出來的勝利之路

大明寶鈔以通脹而出名,傳說明朝百姓用它來當窗戶紙。作為紙幣,寶鈔並不特殊;作為通脹的紙幣,寶鈔也不特殊。寶鈔特殊之處是在和平時期實作了超級通脹。至於為何通脹?顯然是發行量太大。這些並不復雜。

按照學者分析,明代早期國家每年發行寶鈔的能力在「490-730萬錠左右」。關於寶鈔的支出有常規性和臨時性兩種,常規性的主要在宮廷開支、宗室俸祿、官吏俸祿、軍費,比較固定。臨時性支出才是大頭。

寶鈔的臨時性支出主要是軍事支出。1382年、1383年的軍事支出占臨時性支出的90%以上,這時候明軍主力投放在雲南。1386年、1387年的軍事支出占臨時性支出的70%以上,這時候明軍重點是在對納哈出作戰。1388年、1389年、1390年明軍主力又遠征大漠。對應的是,1384年,朱元璋因「國用既充,欲紓匠力」,決定停造大明寶鈔。1385年復造,1391年復停造。

可見,在朱元璋這幾次重大行動中,紙幣的發行量都很高,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紙幣鋪出來的勝利之路。

明「洪武通寶」銅錢。來源/永春縣博物館

當寶鈔發到軍隊、官員等人的手上,他們會以各種方式獲得等價物資,最終傳導到消費末端就只剩下通脹了。正如黃阿明教授所言「大明寶鈔實質上是一種單向可兌換紙幣,對民間而言是不可兌換性紙幣,對國家而言卻是可兌換紙幣」,寶鈔的印制、發行、流通、使用,完全依賴於國家政治權力的強制推行。寶鈔的快速貶值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卻為國家獲得了巨量的財富,一裏一外的差價,洪武時期朝廷透過發行寶鈔獲得了大量的鑄幣稅。

在「金融煉金術」(現代融資)出現之前,財政無非是開源節流兩途,開源即汲取,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朱元璋掌握了最詳實的國家土地、人力數據,又大量發行「軍用票」,手裏有了大量財富可以使用。而朱元璋本身又比較節約,要求衛所從事生產,整個社會奢靡程度降低,做到了全方位節省支出。如此能把巨量的物資投放到戰爭中,創造了明初財政「不差錢」的「神話」。

參考文獻:

【明實錄】

張廷玉【明史】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財政與稅收】

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

李湖光【明蒙戰爭】

黃阿明【明代貨幣白銀化與國家制度變革研究】

邱永誌【「白銀時代」的落地:明代貨幣白銀化和銀錢並列格局的形成】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

曹樹基【明代江南重賦的數據分析——以蘇州府為例】

來源丨國家人文歷史(文/晉右史)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