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西美直通】西美藝術考研復試提問列舉國畫傳統山水技法

2024-02-01國風

披麻皴:

山水畫皴法之一,亦稱"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創始,如元·湯垕【畫鑒】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種:一種水墨礬頭,疏林野樹,平遠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狀如麻披散而錯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董源在【瀟湘圖】中運用披麻皴來表現南方秀潤多姿的山水風景。

荷葉皴:

皴筆從峰頭向下屈曲紛披,形如荷葉的筋脈,故名。用來表現堅硬的石質山峰,經自然剝蝕後,巖石出現深刻的裂紋。當你遠望黃山的蓮花、蓮芯二峰時,可以看到荷葉皴在自界中的情景。

荷葉皴取法於荷葉筋展披拂之形,適宜表現江南土質山脈經雨水長期沖刷後形成的景觀。畫荷葉皴亦以柔美的中鋒為主,具有披麻皴與解索皴的特色。

解索皴:

從披麻皴演化而來,其運筆一般比披麻皴要長,而且行筆要曲回,形如解開的繩索,因此得名。它也是中國畫皴法很重要的一種形式。

西美直通老師解惑

其畫法的特點:一般用中鋒畫皴法,運筆要幹燥且呈發散狀,淡墨濃墨混合而用,不可單一墨色,否則層次單一缺乏變化;此外染法相對要少用,否則"毛"的感覺會淡化。

在用此法時,最好伴有豐富的點法,造成茂密蒼茫的效果。此法與披麻皴的區別:披麻皴多側峰用筆,基本直線運筆;而解索皴則是多中鋒運筆,畫皴法時要曲線運筆,且呈散發狀。

亂柴皴:

亂柴皴的筆法遠比披麻皺剛硬,故而稱「柴」,它近乎不拘規矩的披麻皴,看似雜亂而其中有一定規律線上條的硬性交織中,特別強調線條的粗細、長短、枯濕、疏密構成,它主要是以左右偏、側的拖鋒完成在雜亂中求統一,剛健中求和諧,表現受風蝕的山石裂縫或節理極不規則的山脈。

牛毛皴:

中國山水畫傳統技法之一。是中國元代王蒙從"披麻皴""解索皴"變化而來一種皴法,這種皴法細若盤絲厚若牛毛而得名。

此皴法的特點:用筆纖細飄動,層層編織,反復疊加,雜而不亂,密而不悶,亂中有其規律;用墨時,濃墨淡墨夾雜而用,最後用焦墨提神;其點法最有特點,禿筆散點,有的苔點用筆掃出來的,或用筆肚點出來。用牛毛皴切忌行筆時雜亂無章,墨色單調。

斧劈皴:

山水畫技法名。用筆如斧劈木片,一邊厚一邊薄。有大、小斧劈之分,後人因其形似故名。小斧劈用筆宜有波折頓挫,轉折處無圭角,能圓渾。大斧劈用筆蒼勁而方直下,須如截釘,方中帶圓,形勢雄壯、磅礴,墨氣渾厚。善小斧劈者後有李唐、劉松年、吳鎮等。工藝繪畫中亦用此法。

折帶皴:

用側鋒臥筆向右行,再轉折橫刮,向左行可逆鋒向前,再轉折向下。畫出的墨線如"折帶",故以名之。這種皴法用以表現方解石和水層巖的結構。"元四大家"之一的倪雲林喜畫折帶皴,用"渴筆"(筆頭含水很少)畫出,虛靈秀峭,極有藝術魅力。

西美教授親臨指導西美直通考研學生

卷雲皴:

卷雲皴又叫雲頭皴或亂雲皴,是中國山水畫的技法之一。以李成為創始者,所畫山石的形態、

筆墨仿佛雲氣湧動,故名。其法以中鋒略帶側鋒而為之。適合表現中原、齊魯一帶山石的形狀和質感。

運用卷雲皴的代表畫家還有北宋的郭熙,其皴線向內卷曲,運筆以弧線為主,有雲頭勾卷之

勢,主要用於表現黃河流域一帶的山川地貌。

西美教授親臨西美直通考研指導學生專業課

雨點皴:

雨點皴亦叫豆瓣披,為長點形的短促筆觸,常用中鋒稍間以側鋒畫出。它能表現山石的蒼勁厚重,是由盛唐畫家詩人王維所創造(水墨山水畫也是就此確立)。在畫史上運用雨點皴的成功範例是北宋範寬,他的皴法被人稱為"槍筆",他的山水具有"峰巒渾厚,勢狀雄強"的獨特風格。

相關資訊:西美考研、西美考研復試、西美直通考研、西美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