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欲成大器,須有胸襟

2023-12-17國風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胸襟置於很重要的位置,他是精神衡量的標尺,亦或是獨立人格的體現。同時,胸襟也與人的心情、誌向、興趣乃至抱負都息息相關,所以古人寫詩經常要直抒胸臆,這個直抒胸臆,抒發的就是自己的胸襟和情懷。有一句話叫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胸襟不僅裝著天下事,更應該裝著古今事,只有涵蓋古今,才能夠具備博大的胸懷和胸襟。

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南朝大詩人謝靈運曾在【入道至人賦】一文中寫到, 「超埃塵以貞觀,何落落此胸襟」。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這種胸襟的養成是超脫世俗的,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而這裏面,貞觀,則是以正道示人的意思,所以落落胸襟,不是避世的態度,不是與世隔絕的超凡脫俗,而是帶有對社會關懷的人間正道。【道德經】一書也講人修養的境界要達到 「曠兮其若谷」, 意指: 悟道之人心中空空洞洞,像山谷一樣,空虛高深,且虛空的胸懷要不帶偏見,對相異的見解不予置評、排斥,才能容納萬事萬物,無所不包。 當然這種具有多重性的情感,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一番徹底的修煉才能夠養成。因此,胸襟的養成,並非易事。

古人雲:「時窮節乃見。」大意指越是境況不佳時,越能看出一個人的度量、涵養。因此,要想做天地間大丈夫,就必須擁有大器量。以史為鑒,我們常常在歷史人物中找到許多關於胸懷和忍耐的故事。這其中,朱元璋的成長過程尤為引人深思。他人生的前半程,充滿了艱辛和困苦,16歲時父母親人相繼被餓死。為了有口飯吃,自願出家當和尚,後來在寺廟也吃不上飯。於是,便做了一個四處討飯的和尚乞丐。他是中國歷朝歷代皇帝中出身最窮的草根,但正是這些經歷鍛造了他的堅忍和容人之道。呂景琳在【洪武皇帝大傳】中深刻地描述了朱元璋的前半生,他說: 「 一個人的格局和胸襟,往往是在委屈和磨難中逐漸撐大的。」 民族英雄林則徐,因在廣州禁煙、抗英,被道光皇帝發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西行途中,抱病西安兩月余。在與妻子告別時,寫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詩。他用 「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表達:胸襟落落之人,無論高居廟堂,還是遠處江湖,都一樣是心在國家百姓,又有何「心哀」呢?字裏行間體現了他雖身處逆境,仍能襟懷坦蕩,初心不改的壯誌豪情。還有我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被錯誤地打倒和蒙受冤屈時,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心灰意冷,總是不屈不撓、沈著堅韌,始終保持著樂觀主義精神和開闊的胸襟。這些偉大的歷史人物在困境逆境中所表現出的胸襟氣魄值得我們學習並借鑒。

人的一生,青少年時期如溪河、中老年又似湖海,歷經坎坷數十春秋,風雨相伴、滄桑人間,所遇之人可謂形形色色,會發現世上沒有全是優點的完美之人,也沒有一無是處全是缺點的人,正是我們都不完美,才需要用寬容與胸襟對待,而且這種心態有益身心健康,因為狹隘的心胸會讓人活得抑郁而逼仄,極端的甚至會發展成心理疾病。反觀胸襟大、器量大的人,會在人群中散發出不一樣的氣質,謙遜但有內涵,溫柔但有力量;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他們待人接物不斤斤計較於小事小節,而是多看人的優點和長處。正如司馬懿之言: 「看人之短,天下無一可交之人;看人之長,世間一切皆是吾師。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猶記得上學時,一個老師在課堂上的話。她是這樣給我們講的:同學們,咱們一個班40個人,如果你從每一個同學身上學到一個長處,那麽你就會擁有40個長處。當時聽到這句話,便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時至今日,年過不惑,仍記憶猶新。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充斥著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經過時間的洗禮後你會發現年輕時特別在意的一些事情,轉過頭再看會覺得不值的一提。就如毛主席在詩中提醒柳亞子的那樣: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最後,在文章結束時,借用南懷瑾先生的一段話與友友共勉: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裏,更需要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當你以寬闊的胸懷容納一切,包容一切的時候,你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