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易經】到底什麽是「道」?為什麽莊子講「道在屎溺」

2024-06-15國風

什麽是「道」?我們平常會聽到什麽悟道、明道。到底什麽是「道」?「道」其實就是規律,人在道中不知道,正如魚在水中不知水。古人有句詩講:人言見道方修道,我笑騎牛又覓牛。自古以來太多人探討這個問題,如:

東郭子向莊子請教說:「人們所說的道,究竟存在於什麽地方呢?」

莊子說:「大道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必定得指出具體存在的地方才行。」

莊子說:「在螻蟻之中。」

東郭子說:「怎麽處在這樣低下卑微的地方?」

莊子說:「在稻田的稗草裏。」

東郭子說:「怎麽越發低下了呢?」

莊子說:「在瓦塊磚頭中。」

東郭子說:「怎麽越來越低下呢?」

莊子說:「在大小便裏。」

這就是有名的「道在屎尿」,那具體什麽意思?我們來看下南懷瑾先生在書中的講解。我為什麽把這書中的拿出來呢?就是為了讓我們能了解書中講的是什麽,知道書中的價值,明白讀書的重要,慢慢養成讀書的習慣。因為讀書能讓我們心靜下來,靜才能安。短影片這些會讓我們越來越浮躁、不安。

道是不可須臾離的,並不是你修它就有,不修它便沒有。那就不叫做道了。 譬如我們今天打打坐,修修道,到教堂禱告一下,上帝就保佑,不禱告上帝就跟我們分家。那算什麽?那不叫做上帝的偉大。 我念了佛,佛就保佑,不念佛了,佛就不保佑,那佛不是勢利鬼嗎?那不是道! 道在哪裏?道沒有離開過你,「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隨時都在你那裏。「 可離非道也 」,不修它,它便跑了,修它,它便來了,那還叫道?我送紅包給他他就看我,我不送紅包給他便不看我,那不是道。

道,你修也好,不修也好,它永遠在那裏。 修道而得道的,不過把自己本來的找出來而已。 不修道,不得道,像是你本來放在口袋裏忘了而已,那個東西還在那裏,所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須臾就是很快,等於佛學講剎那之間一樣。佛經講剎那之間,就這麽一彈指,便有六十個剎那。(這個問題,佛經裏邊有三種說法:有說一彈指有六十個剎那,有說有九十個剎那,有說有三十個剎那,反正是很快很快。)

「可離非道也」。人離開了道,然後修道才能得到道,那是騙人的,自欺欺人的,道本來人人有,換句話說,盜也有道,壞人也有善心。老虎最兇,但它不吃它的兒子。壞人再兇殘,但一提到殺他的兒女,或者他的父母,眼淚也會掉下來,也是很人性的,所以道沒有離開過人。【易經】上講:「 百姓日用而不知 」——一般人本來就在道中,卻不自知,還要拼命去求道。所以【中庸】上講:「 雖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當時我們讀到這一段,問老師:夫婦怎麽是愚的呢?老師只叫我們好好地背,將來自會知道,現在跟你們講不清楚。當時想這個老師混帳透頂,現在想想這個老師真高明透頂,年齡的不同,看法也不同了。

夫婦之愚,現在我們攤開來講,男女兩個談戀愛,結婚生活在一起,那不是一塌糊塗、好笨的事情嗎?那才是鬼打架呢!但是,你不要以為鬼打架,其中有道,也是道的作用。 除了教堂、佛堂有道,連最下流的事情,也是道起的作用。 所以說「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懂了這個道理,才知道這個中間有道。「及其至也」,如果進一步認真去研究的時候,「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雖然得道的聖人,還是有所不知的。

這兩句話實在很難懂。當時老師只說,將來你們會知道。後來研究禪宗,看到書中記載:明朝末年的 密雲禪師 ,打柴出身,沒有讀過書,後來悟了道,無書不通。當時有位大學問家問密雲禪師,這兩句話怎麽解釋?密雲禪師說:「 具足凡夫法 (凡夫就是普通人,儒家稱作愚夫,也稱作小人), 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知;聖人若知,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聖人。 」明朝的那些大學問家,只好兩個膝蓋脆下來,佩服到了極點!

密雲禪師解釋「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理,也就是剛才所講的「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的最好解釋。他的意思是說: 得道的人固然有道,但是一切眾生都有道;普通人也有道,只不過普通人沒有見到道,不明白這個道;得了道的聖人當然有道,但是得了道的聖人以為自己得了道,那就是個凡夫,不是聖人了。

得了道的人跟普通人一樣,並沒有一個道的境界;真正到了最高位的人,忘記了自己的位置,那才真正是了不起!所以具足凡夫法,可惜凡夫不能自己知道,具足聖人法,聖人也絕對自己不執著它。聖人如果自己執著得了道,他就是凡夫,不是聖人,不是得道的人了。一個普通人如果一下明白了道,他也立刻變成聖人了。

同樣幾個字,換來換去有這樣妙,聖人、得了道的人說我悟了,我是大師,我比你們高,那是混蛋、是狗屎。 這個道理被他文字一玩,玩得大家暈頭轉向。這位禪師不認得字,得了道後,能夠講出那麽高明的話,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 我們自己有,道在哪裏?就在我們自己這裏。可是你就不知道! 「故君子之道鮮矣」。這是孔子的話。——南懷瑾先生【易經系傳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