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縣財神鎮馬鞍村的布摩家族
世代相傳
承載非遺文化
傳至王秀平已是第109代
今年77歲的他
同時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火把節代表性傳承人
王秀平抄寫彜族經書 張華順 黎榮 攝
布摩
彜語音譯
意為「誦經的長者或老師」
彜族傳統的祭祀活動中
布摩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其的選拔頗為嚴苛
據王秀平介紹
第一關即要經過蔔算 看命格
其次必須是 品德修養好的人
在生活習慣上也頗為講究
當上布摩後
不能吃死肉、狗肉以及靈長類動物肉等
張華 順 黎榮 攝
10多歲起
王秀平就跟著老布摩學習
「布摩肩負為大家祭祀祈福的重任
容不得馬虎」
王秀平介紹
布摩需要懂得天文地理以及歷法
要學習的自然也很多
彜族經書 張華順 黎榮 攝
漢字和彜文也是學習的重點
而彜文有六萬多個字
王秀平介紹
「還要掌握國際音標
兩種語言都精通
念誦經文的時候才能準確地表達」
彜族同胞參加火把節取火儀式 羅大富攝
彜族尚火
火把節是彜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對於布摩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任務
王秀平告訴記者
火把節根據彜族太陽歷而定
太陽歷透過觀測太陽運動定冬夏
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定寒暑
當鬥柄上指即為「 大暑」
又稱「星回」
這段時間就要過「星回」節
即火把節
羅大富攝
在彜族傳說中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
南方火星神開始遊蕩
於六月初五抵達人間
必須在20天內將其送走
否則將發生火災
因此火把節一般在
農歷六月二十四前後舉行
火把節現場 羅大富攝
農歷六月二十四
布摩會用五彩絲線纏繞雞蛋
象征宇宙
在火爐上繞圈
把火星神引入雞蛋
然後挨家挨戶在爐竈內點燃火把
將火把從大門底下送出
而後 把收藏火星神的雞蛋
掩埋在土坑中
並用汙水將火把潑滅掩埋
稱為「壓火星」
羅大富攝
之後便是祭火神
村寨中設一火炬
火炬前擺上四方桌
桌上擺上貢品
布摩念誦經文
請兩位德高望重的寨老用火石引燃火草
點燃火把
這便是無源之火、聖潔之火
鄭語欣 攝
聖火交由布摩
眾人上前取火
將取到的火把從大門上方送入家門
點燃爐竈
未來一年的火種就有了
稱為「傳火」
羅大富攝
傳火後
大家會從竈裏取出火把
丟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篝火
能歌善舞的彜族民眾圍著篝火舞蹈
布摩會在這時念誦祝福詞
祈願大家平安幸福
赫章縣阿西裏西大草原火把節現場 羅大富攝
文旅融合發展的今天
火把節獨特的民俗魅力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
並被賦予更多時代內涵
彜族佳節被更多人接受喜愛
赫章縣阿西裏西大草原火把節臨時集市 羅大富攝
王秀平老人對此也十分高興
細算至今
他的布摩生涯已經60多年
隨著年齡的增加
他也肩負起傳道授業的重任
用心用情地傳播著民族文化
除了傳授家族內的子侄孫輩外
他還向各地上百人教授彜文彜語和布摩知識
「文化沒有不外傳這一說
能夠長久廣泛地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編 輯|趙琳月
編 審|吳 芳
監 制|孟性榮
總監制
|
朱光倫
記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