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527字,一封歷經2249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2024-07-04國風

背井離鄉,是一個令人心酸的詞語,在離開家鄉的那一刻,濃重的思鄉之情便撲面而來,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去他鄉漂泊?

思鄉,這是一份對親人的牽掛,對故鄉的依戀,是人之常情,今人如此,而古人亦是如此。

只不過我們現在的離鄉往往還會摻雜著些許追求夢想的味道,而古人的離鄉則大多是身不由己。

尤其是在戰爭頻發時期,一旦被征召為兵,他們就很難再回到家鄉,馬革裹屍將會成為他們最終的結局。

所以,他們的思鄉之情更加綿長而深沈,一旦有機會能傾訴思念,他們自然不會藏著掖著,只是相比較現在電子產品的便捷,古人能做的只有寫信。

在電子產品出現和普及之前,信的地位一直很「崇高」,相信很多八零九零後都用信留下了屬於自己的青春。

信的歷史很綿長,而給家人所寫的信,又有一個溫暖的名字,家書。

那麽您知道歷史上上最早的家書出現在什麽時候嗎?

答案是戰國。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發現一座窄小而寒酸的古墓,相比較其它的大墓而言,這座墓顯得特別格格不入,經過發掘和開棺之後,這座墓中只有一具屍骨,而與眾不同的是,這具屍骨的手裏還握著兩塊寫滿字的木牘。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兩塊木牘會帶我們穿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回到秦代,經過研究發現,這座小墓的主人只是戰國晚期一個秦國的普通人名字叫「衷」,而他手中的木牘,是他的兄弟「黑夫」和「驚」寫給他的家書,所以這份家書又稱為黑夫木牘。

黑夫木牘只有短短的527字,卻訴盡了人間疾苦,這封歷經2249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紙短情長

戰國末期,天下大勢已經明了,一家獨大的秦國,已經具備了攻滅六國之勢,勃勃野心之下,是六國的生靈塗炭。

只是作為統治者,他們的眼中只有江山,不會憐惜百姓的生命,更不會眷顧他們的思鄉之情,一旦戰事叠起,普通民眾只有被征召上戰場的份。

在秦國兼並六國的大戰中,滅楚之戰無疑是最難打的一場。

嬴政挑兵點將之時,李信自信心爆棚認為20萬即可滅楚,結果導致第一次滅楚之戰鎩羽而歸。

看著擺在眼前的敗局,嬴政只能請老將王翦出馬,並許諾給他曾經要求的60萬大軍。

公元前225年,王翦帶著秦國六十萬大軍伐楚,而「黑夫」和「驚」兩兄弟就是這六十萬大軍中極為普通的兩位底層士兵。

征討楚國路途遙遠,士兵只能靠著雙腳行軍,當他們走到半路時,這兩人的軍教生活出現了生存危機,他們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寫信給遠在家鄉的哥哥「衷」。

黑夫和驚兩人各寫了一片木牘,由於木牘太小,他們要表達的思鄉之情又太長,以至於連木牘的背面也被寫滿了字。

黑夫是這般寫的:

正面:二月辛巳,黑夫、驚敢再拜問中,母毋恙也?黑夫、驚毋恙也。前日黑夫與驚別,今復會矣。黑夫寄益就書曰:遺黑夫錢,毋操夏衣來。今書節(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賤,可以為襌裙襦者,母必為之,令與錢偕來。其絲布貴,徒〔以〕錢來,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陽,攻反城久,傷未可智(知)也,願母遺黑夫用勿少。書到皆為報,報必言相家爵來未來,告黑夫其未來狀。聞王得茍得

背面:毋恙也?辭相家爵不也?書衣之南軍毋……不也?為黑夫、驚多問姑姊、康樂季須(媭)、故術長姑外內……為黑夫、驚多問東室季須(媭)茍得毋恙也?為黑夫、驚多問嬰汜季事可(何)如?定不定?為黑夫、驚多問夕陽呂嬰、㔷裏聞誤丈人得毋恙……矣。驚多問新負、妴得毋恙也?新負勉力視瞻丈人,毋與……勉力也。

驚是這般寫的:

正面:驚敢大心問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內同……以衷,母力毋恙也?與從軍,與黑夫居,皆毋恙也。……錢衣,願母幸遺錢五六百,䋨布謹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錢矣,室弗遺,即死矣。急急急。驚多問新負、妴皆得毋恙也?新負勉力視瞻兩老……

背面:驚遠家故,衷教詔妴,令毋敢遠就若取新(薪),衷令……聞新地城多空不實者,且令故民有為不如令者實……為驚視祀,若大發(廢)毀,以驚居反城中故。驚敢大心問姑秭(姊),姑秭(姊)子產得毋恙?新地入盜,衷唯母方行新地,急急。

家是港灣

這兩份家書雖然篇幅不長,但卻寫滿了相思,無法割舍的親情流露到了兩千年之後。

由於木牘上的家書並不是白話文,所以理解起來還是有點難度的,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解讀一下,看看黑夫和驚究竟遭遇了什麽。

作為一個孝子,黑夫先問候了母親,然後向兄長傳遞出了一切安好的訊息,緊接著黑夫則傳遞出了他與弟弟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希望兄長能給他們寄點錢和母親所織的夏天的衣服。

說完了正事,黑夫依然很掛念家裏的情況,然後在木牘的背面將家裏能想到的人都問候了一遍。

不過最讓黑夫放心不下的是官府授予他們爵位的文書送到了沒有,畢竟為了這爵位,他們兄弟很可能付出生命。

相比較黑夫的委婉,驚寫的內容則更加直接,也是先問候了老母親, 然後希望家裏能給他們寄過去五六百錢,布要買好的,甚至把布的尺寸都給寫了出來,還把他們借垣柏的錢並且已經花光的訊息也說了出來,多次強調如果兄長再不寄錢,他們兄弟就要被餓死了。

而多次用到的「急急急」,充分表達出了兩人所遭遇的危機。

驚說完了窘迫之境也問候了家裏的人,不過最讓他放心不下的則是家裏新娶的媳婦,讓家人代為照顧,最後則寬慰家裏人前線很安全,暫時還沒有生命之憂。

黑夫兄都有沒有收到家裏寄過去的錢和衣服,我們不得而知,但卻可以知曉,他們的兄長衷收到了這封情真意切的家書,而想來這兩人應該是戰死在了沙場。

衷一直依然很思念自己的兄弟,而他們親手寫下的木牘則成為了最後的寄托,以至於衷在去世時還依然握著兩塊木牘。

民之艱辛

黑夫木牘是一封家書,而又不僅僅只是一封家書,它的背後更是凝聚著一段歷史,一段觸及我們心靈的感動。

從這兩片木牘上,我們至少能得到三則關於秦國最為真實的歷史。

其一,征戰四方,士兵自費。

在我們的印象中,為國家打仗,國家要發給銀餉,不然誰會賣命,而秦國打仗卻讓士兵自費,這也是為何黑夫兄弟要問家裏要錢和衣服的原因。

其二,為了爵位,不惜生命。

在很多歷史資料中,我們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統治階層上,而這份家書則為我們還原了底層民眾的生涯,而他們為了能取得爵位,讓家裏人過上好日子,甚至可以不要命。

商鞅變法之後,軍功便能換取爵位,雖然士兵可能會丟掉性命,但家人卻可以用他們的軍功過上好日子。

作為社會底層的黑夫家庭,他們兄弟二人的軍功自然也換回了長兄衷的順遂,他能在死後擁有獨立的墓葬,這正是「黑夫」和「驚」用生命換來的家族榮耀。

其三,重視經濟,信郵發達。

黑夫兄弟的家書在戰亂時期卻準確地送回到了遙遠的家中,這就意味著秦國信郵制度的發達,沒有發達的信郵系統顯然無法做到這點。

或許有人認為送一封家書,並不是難事,但是這只是黑夫兄弟的家書,而當時的秦軍足足有六十萬,他們中間會有多少人寫信,又會有多少個收件地址?

更何況當時並沒有電子產品,信件的送達必須全部按照地址內容來送,稍有差池,便無法送到家人手中,在這之後沒有強大的信郵網支持很難實作。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這兩封只有短短527字,卻歷經2249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其中真摯的感情,則是我們所有人內心的眷戀。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雲夢秦簡】等。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