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2023年再有兩天就要結束了,值此新年即將來臨之際, 老師想和大家細說一下日本為何廢除舊歷而采用公歷慶祝新年呢?
眾所周知,慶祝農歷新年(春節)的習俗起源於中國,憑借著古代中國的實力而傳播到周邊國家。 至今,春節成為中、韓、朝、越這些「漢字文化圈」國家的共同節慶。
時移世易,漢字已經結束了北韓半島和越南的社會生活,但春節和諸多起源中國的節慶保留至今。
日本仍在書寫系統中保留大量漢字,卻於1873年廢除使用千年的農歷,改用陽歷(現代公歷)。 自此,日本人不再過農歷春節了。
農歷被廢除了,日本人過新年的習俗卻並未消失,慶祝新年依然是日本民眾的重要活動。
更改歷法後,日本將公歷新年(1月1日)作為「日本春節」的固定日期,至今已有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了。 中國現今盡管也實行現代公歷,但農歷和農歷節慶依舊得到了保留。
那麽,日本廢除農歷和農歷新年有哪些深層次的考慮?「日式春節」還有著哪些傳統銘印呢?
日本過春節的起源
公元7世紀,隋唐時期的中國國力鼎盛,文化繁榮。日本派出使節出使中國,日本被納入漢字文化圈,春節過年的習俗漂洋過海來到日本。
公元692年,日本開始實行中國南朝劉宋時期編修的【元嘉歷】,農歷和春節習俗傳入日本。
公元705年,日本天皇為驅散瘟疫,參照周禮在皇宮中舉辦「追儺」儀式。 日本模仿的是中國在春秋時期就已存在的「大儺」 ,這個儀式本是為農歷新年到來而準備,驅除鬼怪,祈禱一年平安。
到公元12世紀,宮廷大儺儀式開始衰亡。民間大儺多在寺院中舉辦且依然盛況不減,成為春節準備的一部份。 15世紀中國江浙一帶「變寶豆」的習俗傳入日本,讓大儺進一步簡化,日本平民大多改為撒豆驅鬼並延續至今。
與中國人在年節祭祀竈王、財神等神明一樣,古代日本人也會在春節時到神社和寺廟祈福。
稻米種植傳入日本後,以勞動生產為基礎的宗族紐帶變得愈發牢固。春節之際,人們會闔家團聚、祭祀祖先、共敘親情。
【日本歲時記】記載「今夜為除夜……家人奴婢,相互歡娛,送舊迎新」。
從12世紀末起,日本武士階層掌握了國家實權,京都的天皇朝廷成了政治花瓶。實力強大的源賴朝迫使天皇任命自己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鐮倉幕府統治日本。
雖然政治動蕩,但春節的地位在日本逐漸固定。中式習俗經過本土化改造,形成了日式春節。
總的來說,春節習俗以古代中國強大的國力為基礎,作為文化軟實力的代表向周邊國家輸出。日本與中國的聯系程度比不上越南和北韓半島,並未全盤接受所有中國習俗,但日本嚴格遵循農歷歷法,春節的地位不可動搖。7至19世紀,農歷新年影響日本社會一千多年,見證並推動了古代日本社會的發展。
▲明治維新,日本廢棄農歷新年
從862年起,日本開始使用中國唐代編修的【宣明歷】,到17世紀時已使用約800年。由於誤差增大且德川幕府認為中華已被蠻夷統治,無法再被看作文化大國,日本開始自己編修歷法。1685年,日本天文學家澀川純海編撰了日本歷史上第一部「國產歷書」——【貞享歷】。
▲德川幕府所在地——江戶
【貞享歷】之後,日本又相繼編修了【寶歷歷】【寬政歷】。到1844年(日本天保15年),在結合西方天文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日本頒行新版歷書【天保歷】。
均為源於農歷的陰陽歷。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部耗費巨大心血完成的歷書僅使用了29年便被掃進了故紙堆。
▲日本歷史分期
1854年2月13日,這一天是傳統農歷正月十六,新年的喜慶氣息還沒有完全散去,江戶城(今東京)中還是一片喜氣洋洋之感。
突然,數艘通體黑色的美國軍艦在美國海軍將領馬修·佩裏的率領下駛入江戶灣。
佩裏以武力為後盾,迫使日本簽署了不平等的【神奈川條約】
。俄國等國家也盯上了日本,淪為殖民地的陰雲籠罩了這個島國。
▲佩裏
日本的有識之士看透了幕府的腐朽,立誌要推翻德川幕府。西方入侵的威脅讓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在政治上與幕府不睦的長州、薩摩等藩成為倒幕派的大本營。倒幕派軍隊在鳥羽·伏見之戰中擊潰幕府軍,德川幕府覆亡。
倒幕派宣布「大政奉還」,登基不久的明治天皇走到前台。
▲明治天皇
恢復一定權力的明治天皇對改革極為支持,改革涵蓋了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日本的封建統治秩序被打破,輕工業等領域蓬勃發展,社會風氣逐漸開化。
明治維新初期的國家財政十分緊張。有限的資金被分配到各項改革事業中,本就不富足的國庫就快要見底了。 為節省財政開支,擔任太政官權大外史的冢本明毅向天皇上奏 「廢除天保歷,實行太陽歷」。
德川幕府時期,武士大都能按照地位等級獲得大米作為「年俸」。 明治維新後,武士階層被剝奪了特權。為了安撫這些職業軍人,明治新政府仍給他們發放俸祿,但現金替代了大米,發放方式改為「月給制」。
▲武士階層
冢本明毅認為,實行舊歷的話,需要時不時的給武士及其他公務員發13個月的月薪。這就不得不說歷法中的一個特殊問題——置閏。
一年的時間並非整數,無論哪種歷法,在時間計算上都有差余。中國的農歷采用置閏月的方式補足時間,每隔幾年就會有13個月。太陽歷大都采取置閏日,即在個別月份增加一天來補足時間,例如公歷中的2月29日。這樣的話月份不會增加,發12個月的薪金就行。
▲19世紀的日本官員
明治天皇接受了建議,趁著農歷年即將結束之機,於當年12月2日(農歷)釋出太政官布告,廢棄天保歷。天保歷(農歷)在12月2日這一天戛然而止。
第二天,日期便從農歷12月3日變成了陽歷1月1日。
日本政府此舉,不僅省下了全國公務員(包括武士階層)第13個月的月薪,甚至農歷12月的月薪也被政府以「當月只過了兩天,就不發薪金了」的名頭給賴掉了。
▲內閣制確立前,太政大臣是一號公務員
舊歷突然被廢讓民眾措手不及,頒歷商社更是損失慘重,售出的舊官歷變成一堆廢紙,只能重新制作陽歷官歷。為了補償商人損失,明治天皇批準將商社銷售官歷的時限延長10年。
日本近代重要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聽說政府頒行新歷法的訊息後,不顧身體疾病,動筆寫下了 【改歷弁】 。 向民眾講解新歷法,說明更改歷法對日本富國強兵,實作脫亞入歐夢想的重要性。
▲福澤諭吉
至此,基於緩解財政壓力的需要,日本在1873年正式廢止實行上千年的農歷。基於舊歷而產生的春節也就此消失,
日本將全部的節日用新歷重新定義,原本正月初一的新年變成了1月1日的新年。
上千年的習慣不可能因一紙政令而徹底改變,相當一段時間內,日本民眾還延續著在農歷日期過節的習俗,日本也在官歷下方標註對應的農歷日期。但隨著明治維新的深入,脫亞入歐成為日本社會的廣泛共識,農歷在日本社會逐漸消亡。
▲「脫亞入歐」的日本
另起爐竈的日本新年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取得勝利。
清王朝不僅輸掉了戰爭,對北韓的宗藩關系也被廢止。
日本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提升,與落後的東亞社會傳統做切割成為日本社會的一股強勁潮流。
1898年,日本對本國歷法進行調整。自1873年廢棄農歷以來,太陽歷已在日本實行了20余年。但日本實行的是本國制定的太陽歷,與西方通用的格裏歷並不完全一致。
▲甲午戰爭
1898年5月11日,明治天皇下達敕令第90號,將日本實行的歷法更換為格裏歷,與西方國家的歷法完全一致。
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閏年關事件」
。
到1910年,日本吞並了北韓半島。同一年,日本官歷徹底取消了農歷日期的標記,因為過農歷新年被當時許多日本人看作是落後國家的象征,在公歷元旦這天過新年成為日本社會的主流。
二戰戰敗後,日本社會接受美國的改造和影響,農歷新年銘印進一步淡化。鄰近的中韓等國也采用公歷紀年,同時保留了農歷,延續了春節習俗。隨著日本經濟的崛起,日式新年的慶祝方式逐漸成型。
日式新年是將原來的春節挪到了公歷新年,如今在1月1日過新年已成為日本人的共識,農歷春節被稱為「春節祭」,除了在和歌山、沖繩等縣的部份地區和華人居住區外,已難覓蹤跡。
日本的新年習俗
1. 大掃除 おおそうじ
2. 年神様 としがみさま
日本神道教中的神祗,也被稱之為歲神,能夠給日本家家戶戶帶來1年的豐收和幸福。
在迎接年神前,需要清潔神龕、佛壇及房屋。
清掃累積了一年的灰塵,掃盡每個角落,由此才能收獲來自年神的福祉。
該習俗源自於12月13日在江戶城內進行的 「すす払い」 。
打掃自身,理發。新面貌迎接新一年。
3. 忘年會 ぼうねんかい
12月一開始,日本公司裏都會舉行忘年會,規模較大的公司,部門或科內會 舉行忘年會。參加忘年會也是日本的工薪階層必須做的事情,不僅是因為禮儀,忘年會代表著一年工作的結束;而且因為忘年會是職場交流情報的重要機會。所以大部份人都會參加部門內的忘年會。
4. 年賀狀 ねんがじょう
一般寫給親人,戀人,朋友,公司員工等,表達這一年來的感謝以及來年的祝福。一般在12月25日前寄出,郵局1月1日配送到各家各戶。
5. お年玉 おとしだま
(有傳聞說之前的お年玉不是錢而是年糕)
鏡餅曾經被當做神明的神體,「神靈」棲息在其中。
每年正月年神賜予人新的靈魂。由各家的家長將其中的「年魂」分給家庭的各個成員,寓意分享年神的魂靈 ,收獲一年份的力量」的深刻含義,由此稱為「年玉」、「年魂」。
一般在成人之前都會得到壓歲錢(20歲前) ,平均是小孩子500~5000日元,高中或大學5000~10000日元
6. 紅白歌合戰 こうはくうたがっせん
這個部份也已經做了充分的講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跳轉前面的知識分享。 年越しそば (此習俗起源於江戶時代並迅速發展為一種重要的春節習俗)
其寓意有四:
一為面條細長,寓意人們健康長壽;
二為面條柔軟易斷,寓意與過去的債務等不好的事物一刀兩斷;
三為希望家庭成員之間美好生活如同蕎麥面綿長;
四為蕎麥面可以去五毒,祝願家庭成員身體健康。
7. 除夜の鐘 じょやのかね
日本除夕夜的鐘聲有108下。這108次敲鐘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在大晦日夜到佛教寺院去聽鐘,或敲鐘,都是為了祛除煩惱與憂愁,是為了祈禱新年的平安與幸福,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
8. 初詣で はつもうで
民眾在新年的開始到寺廟或者神社參拜, 燒掉積攢了一年晦氣的破魔矢,感謝神明過去一年的庇佑;同時撞鐘、許願、求簽、購買新的破魔矢、風車、禦守,祈禱新的一年平安好運。
祈願完之後,還會在絵馬上或寫或畫自己的願望。新年去神社或寺廟求籤來預知來年的運勢。
每張籤詩註明有關財富、健康、感情等幸運之事。如果你獲得壞籤,通常習慣把它綁在寺廟或神社某個特定的物品上,避免壞事降臨。
9.禦節料理 おせち料理
(供奉給年神的供奉料理。)
年菜一般供奉於迎接年神的大晦日。 然後在一年初始的元旦全家人一起分享這「來自神的殘羹」。
以提前準備的食物為中心,蘊含祝願家族繁榮之意的吉利食物比較多, 為了讓喜悅增加做好後放在精美的漆盒中,連吃3天。
這個習慣自平安時代後期延續至今,意在新年期間不在家裏開夥,不打擾竈神(日本也叫做火神)。
10. 雑煮 ぞうに
(根據家庭和地方習慣的不同,味道也有所不同,但都包含有全員平等分享來自年神的福祉之意。)
為了食用供奉給年神的年糕,透過吃下它而獲得新一年的氣力(年魂)。
11. 孕み箸 はらみばし
吃正月料理時使用的筷子。寓意兒孫滿堂。與普通的筷子樣式有所不同,中間粗,兩頭細,據說包含有「與年神一起進餐」的含義。
12. 福袋 ふくぶくろ
日本新年假期一般是從年末29日到1月6日左右。
一般各大商場會選擇在2日或者3日開門迎客,打出新年優惠活動, 以極大的折扣(三折-五折)出售商品,稱為「初賣」。
所以這時候可以看到大街上妹子們都拖著行李箱在購物。
(圖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