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深度好文:1931年九一八事變,張學良若抵抗,能打贏日軍嗎?

2024-06-21國風

錦州,自古以來就是扼守關內外的咽喉要地,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1931年12月,日本開始調兵遣將,向錦州進犯。當時蔣介石曾經電令張學良,要他固守錦州。

然而張學良的東北軍未發一槍,直接棄守錦州,撤往關內。東北就此落入日寇之手,中外輿論一片嘩然。

「不抵抗」導致東北淪陷,也成為了張學良一生的汙點。

可是國內外有許多學者都認為,張學良並不是臨陣退縮,膽小懦弱,而是被當時形勢所迫,不能進行抵抗。

那麽張學良到底為什麽不在錦州與日軍決戰?

「九一八」之前

日本人打仗有個特點,就是好賭博。

無論是入侵東北,還是偷襲珍珠港,都是建立在豪賭的基礎上。

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經濟陷入極端困境,並導致了政治危機。

當時日本采礦工業和重工業的開工率僅達其生產能力的50%,大批企業倒閉,失業人員暴增,數百萬農民破產。1931年,北海道等地遭遇霜災,廣大農村出現大規模賣兒賣女、全家自殺的現象。

在這種局勢下,加速對外擴張,成了轉移日本國內矛盾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那麽此時的中國是什麽狀況呢?

1930年,中原大戰,軍閥們忙著爭奪「武林盟主」,國內戰火連天,民不聊生。在這個過程中,東北軍10萬人入關,而這些基本上是張學良的嫡系部隊。

那麽「九一八」爆發時,中國留在東北的兵力是不是根本不足以與日軍一戰呢?

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從中日雙方在東北地區的兵力對比來看,日軍裝備固然遠遠比中國軍隊精良,但在數量上,中國軍隊占有明顯優勢。

日本政府駐守滿鐵沿線的日本軍兵力總計不過1.04萬人,而四周的中國軍隊則不下22萬余眾。

當時東北軍將領對中日雙方兵力的估計是這樣的:東北軍總人數約30萬人;而日本關東軍正規部隊只有1.04萬人,在鄉軍人約1萬人,警察約3000人,共計約2.34萬人。

因此,單單從紙面兵力來看,中國僅正規部隊的數量就是關東軍的20余倍,而且糧草彈藥都非常充足。此外,東北軍還控制著當時全國最大的兵工廠沈陽兵工廠,軍備方面也不落下風。

如果真的下定決心,和關東軍決一死戰,東北軍未必會直接潰敗。

因為「九一八」本身就是日軍的冒險之舉,是日本國內少壯軍官「下克上」的行為,並不是由日本高層一手策劃並實施的。其實計劃實施之初,連關東軍自己都沒想到事變可以進展如此順利。

然而即使「優勢在我」,張學良依舊下令「絕對不抵抗」,將東北沃土拱手相讓,白白便宜了日本人。

很多人至今無法理解,為什麽張學良在有把握取勝的前提下,選擇了不戰而敗,白白背負上千古罵名。

可其實在很多時候,戰爭的結果,並不是由紙面兵力決定的。

不抵抗的背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1931年的形勢。

眾所周知,東北軍主力之前入關參加了中原大戰。

「九一八」事件爆發之前,張學良的嫡系曾經兩次大規模入關,去搶奪京津冀的新地盤,整個遼寧只駐紮了4個國防步兵旅。

根據經歷過東北淪陷的很多當事人回憶,「1931年7月,日本侵犯東北陰謀日益顯露,形勢日益危急,但張學良不但沒有將東北軍調回關外以作防備,反而抽對部隊入關,參加討伐石友三的戰事」。

這就導致了「九一八」爆發時,東北軍主力部隊都駐紮在關內,多數在京津地區。

因此,關外駐紮的東北軍戰鬥力是不足以應付關東軍的,一旦開戰,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調集軍隊出關。

可問題就在於,東北軍本身也不是鐵板一塊。

打個比方,如果將東北軍看成一個股份制公司,除了大股東張作霖外,還有吉林張作相、黑龍江萬福麟、熱河湯玉麟等小股東。

即使張學良下令,人家也未必真的會盡力抵抗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