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六祖慧能離開東山寺後,為何混跡市井,沈寂十六年?

2024-07-22國風

六祖慧能,在繼承了五祖弘忍傳授的衣缽後,去了哪裏?做了哪些事情去弘揚禪宗佛法呢?

史料記載,慧能在繼承了禪宗衣缽以後,混跡市井,沈寂了16年,這又是為什麽呢?

六祖慧能

禪宗六祖慧能(638-713年),亦作「惠能」,是唐代高僧,禪宗南宗的創始人,佛教史上尊稱為禪宗六祖。

慧能俗姓盧,生於南海新興(今屬廣東)。

慧能三歲喪父,稍長靠賣柴養母度日。因聽人念【金剛經】,得知是黃梅弘忍處傳授,遂在龍朔元年(661年)赴黃梅參見弘忍。

禪宗傳承

五祖弘忍命寺僧各作一偈選拔傳法繼承人時,慧能因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受到弘忍贊許,密授法衣,成為禪宗六祖。

衣缽南歸

根據【五燈會元】的記載,慧能前往東山寺的時候,選擇了從宜章到郴州的古騾馬大道前往黃梅。到達黃梅後,由於得到了五祖弘忍的印證,並接過了禪宗第六代傳人的衣缽,他選擇了返回,但走的是大庾嶺那條路,路程比來時長了一倍,因此走了兩個月的時間 。

躲避追殺和保護衣缽,是真是假?

傳說慧能繼承了禪宗衣缽以後,因為擔心寺內眾僧,搶奪衣缽,一夜狂奔數十公裏,連夜渡江,返回嶺南。

這個故事在佛教文獻和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尤其是【壇經】和【曹溪大師別傳 】等書籍中有所記載。

這些書籍描述了慧能大師在得到五祖弘忍的衣缽後,因同門嫉妒而遭受追殺,並因此隱居於民間,甚至參與打獵以掩護身份。

但是近年來,也有人提出了質疑。

【壇經】記載的可疑性:【壇經】中關於慧能得法的描述存在多處慧能不可能親見親聞的事情。例如,慧能不可能知道弘忍召集門人呈偈的細節,以及弘忍與神秀的密室談話內容。這些描述被質疑為後人添加或改編,而非慧能親述。

另外在【曹溪大師別傳】中並沒有提及弘忍令眾人呈偈的情節,也沒有提及神秀偈與慧能偈,這可以視為對傳法事之偽的旁證。

另外考古方面也有些發現:

任繼愈先生在【敦煌<壇經>寫本跋 】中根據當代佛教考古的一些新發現,對傳法一事作出了質疑。例如,保存在少林寺的【法如碑】記載 ,弘忍的弟子法如在弘忍門下共十六年,直到弘忍死後才離開東山寺來到少林寺,這與【壇經】中的描述存在出入 。

所以,關於六祖慧能躲避追殺和保護衣缽的故事,真實性存在爭議,這個故事可能視為一種文化傳承或者有什麽隱喻在其中。

南歸途中點化慧明

慧明,原是南北朝時陳朝宣帝的孫子,將軍出身,後出家成為高僧,是禪宗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弟子,與慧能有著特殊的因緣。

慧明聽聞衣缽被慧能帶走南歸後,因對五祖衣缽傳承的執著,率領數十人追趕慧能。

在大庾嶺上,慧明最先追上了慧能。面對慧明的追趕,慧能並未選擇逃跑,而是將衣缽放在磐石上,表示如果慧明認為衣缽應歸他所有,可以自行取走。

慧能開始對慧明進行禪機教化,指出慧明雖有將軍之勇,但心中仍有諸多執著和疑惑。

慧能告訴慧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慧明聽後,當下大悟,隨即禮拜慧能,並請求開示。

慧能接受了慧明的請求,將其收為弟子,並傳授佛法。慧明從此成為慧能接法後的首位弟子,並在後來成為禪宗的重要人物。

混跡市井,沈寂16年

慧能南歸以後,為何混跡市井,沈寂16年,可能是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躲避追殺與保護衣缽:

根據部份史料和壇經記載,慧能接過衣缽後,因袈裟的重要性而遭到同門師兄弟的追殺。為了保護衣缽和自身安全,他選擇隱姓埋名,混跡市井。

醒悟弘忍傳法

慧能「唯求作佛」不過八個月 ,密說「直了見性 」不過三日三夜共語,需要時間來領悟和深化對佛法的理解。因此,他利用這段時間來躲避追殺,同時也為更深入地理解佛法提供了機會。

入世修行與消除業障:

慧能可能是在進行「行入」的修行,即入世修菩提行,體會人世間的各種苦難,消除累世以來自身所帶有的各種「業障」。這種修行方式需要慧能深入市井,與普通人生活在一起,從而更好地體驗和理解人生。

出山受戒,弘揚禪宗

經過16年的隱居修行,慧能決定出山。

他來到了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在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時,慧能參與聽講。

在法性寺,慧能因「風幡論」而名聲大噪。當其他僧侶爭論是風動還是幡動時,慧能提出了「仁者心動」的論斷, 引起了印宗法師的註意。

在與印宗法師的交談中,慧能展現了自己深厚的佛法修為,印宗法師決定為他剃度,並請智光律師為慧能授具足戒,慧能正式成為了一名僧人。

慧能的禪風之主要特色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這一特色使得佛教從抽象的經典和神秘的寺廟中解放出來,並深刻影響到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