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詩佛王維真跡【輞川煙雨圖】的傳奇故事

2024-01-16國風

「人是三番「人是三番五調的活的,我咽不下這口氣呀!咳咳咳……」

三娃半夜裏醒來,老父親臨終場景好像就在眼前,就連床邊的涼席上都有父親的體溫,那蒼涼的咳嗽聲,無奈的眼神,一股腦兒湧現出來。

三娃的名字叫種文墨,這個姓氏是陜西的,北宋有名的老神仙種放就是先祖。【水滸傳】中的「老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亦是老神仙一族。

滄桑歷變,種家的一支就在三川口安了家,到種文墨的爺爺輩上,有一樁奇特的經歷,文墨的父親是三川口的老支書了,津津有味地給文墨講這事,文墨每次回想起都嘖嘖稱奇不已,不由自主地地要附上「緣分,奇遇呀!」

種守誠,就是文墨的爺爺,守誠是字,名正。民國年間的讀書人一般都有名,字,號。種正,字守誠,號抱素齋主,這才是正確解讀種文墨爺爺的方法。

抱素齋主人,典型的讀書人模樣:瘦弱,雙手白皙修長,指甲無垢,說話細聲細語,溫和無火。飽讀經書,尤喜交結江湖俠士。

民國二十六年,抱素齋主人種正騎驢到九原,坐火車到北平訪友,適值日本人攻占東三省,眼見世道不太平,急急辭了友人返回九原。

找了一家客棧,九原人的訊息也快,紛紛揚揚地傳說日本人的種種訊息。種正在客棧的飯堂裏揀了幹凈的八仙小桌,點了幾樣九原著名小吃「九原蔥爆羊肝」,純正的味道,上等的下酒標配菜。

忽然門口一陣騷亂,一個蓬頭垢面的中年乞丐懷裏緊抱一個雪白的饅頭,後邊緊追不舍的有一主一仆,看樣子是饅頭店主人和夥計,嘴裏還嚷叫著:「吃白食,抓住他!」

看熱鬧的迅速圍了個大圈子,種正靠著窗正呷了一口燒白幹,聽到喧嘩,擡頭觀望,嘴裏還嚼著一小片羊肝。

乞丐無力地坐在地上,任由夥計漫罵,也不還嘴,大口地吃著饅頭,熱饅頭極易堵塞氣管,人群裏好心的婆婆還高聲叮囑:「大兄弟,慢點吃,別噎著了!」

店主人著急了,大聲叫道:「還吃上了!看我不打死你!」說著就踢上了,踢到乞丐的後腰上,那骨瘦如柴的乞丐顧不得疼痛,三兩下吃完了饅頭。

忽地一下,店主人彎腰抱著腳直喊:「唉呀!疼死個人!這要飯的骨頭硬梆得很!你接著踢!」他示意店夥計繼續踢。

慘叫聲傳入種正的耳底。他放下酒杯,站起身來迅速拔開人群,咳嗽了一聲,放大嗓門勸說:「店主,得饒人處且饒人,看把人踢的!」

店主人一看是個文人,沒好氣地說道:「你不心疼,我起早貪黑地弄個生活,讓他給吃了白食!」種正摸出一個角子,遞給店主人,店主人嘴裏罵著,拉了夥計走了。

等人群散開,種正扶起乞丐,問道:「老弟兄,傷得重還是輕?」

「不礙事,慣了!」乞丐跪下給種正磕了個頭:「謝過大爺!」

種正忙說:「不敢當!不敢當!」話音未落,那中年乞丐竟然轉身走了!種正一臉驚愕,懵了,百思不得其解,進店細品事情本末。

按說乞丐磕頭行大禮,也抵得上這一角子錢,畢竟人在饑餓中嘛,種正還想給那乞丐兩個小錢呢,他就走了。

第二天清晨,牽了驢,算了店錢和飯錢,種正一路西行,朝三川口方向而去。

正值八月間,塞上風光也迷人,田間一望無邊的青紗帳,隨風刷刷作響,苞米的清香飄蕩四溢,吸一口氣,頓覺格外清爽,遠處青山長滿了綠草,偶有灌木,蒼勁有力地旺盛生長,勾勒出粗獷山巒嫵媚的一面,像極了北方漢子臉上的微笑。

驢子似乎也能會意,走路一溜兒地輕健,鼻孔裏「噅恢」直叫,上了掌釘的蹄子在大路上「得得得」地穩踏而行,在寂靜的山路上遠遠傳出聲響。

三川口自古由三條河——宛川河,祖牡河,清澗溪交匯而成的沖擊河谷地帶,方圓三百裏,塞北糧倉,人口密集富庶,曾傳三川口的地主「腰纏十萬洋,騎馬遊揚州」。

不一日,種正回到三川口祖宅,好生休養兼避戰亂。也不知道是哪個好事之人傳出去的,陸陸續續來了逃難的外鄉人。

合該種正家要遭遇傳奇,逃難的人裏混雜著幾個乞丐,其中就有那個種正曾經幫助過的,也算「他鄉遇故知」,種正邀請乞丐到家裏的閑著的房子落腳,幹點雜活,農忙時加到長工隊伍裏種,鋤,收,脫粒,磨面。

過了兩年,這天正是芒種節氣,乞丐來找種正。懷裏鼓鼓囊囊的,好像揣著什麽物件,一臉的虔誠。

「恩人吶!我今個兒就起身回家去,這張畫兒你收下吧,也算是我的報答。」說完就掏出皺巴巴的一幅畫兒,袖筒裏還有兩個木軸,樣子古舊。

種正把畫鋪平,定睛觀瞧,這畫兒六尺見方,上等的湖州宣紙泛黃,王摩詰的【輞川煙雨圖】!乾隆皇帝的禦筆和禦覽印章「真趣」赫然在目!再看那木軸,上好的紫檀泛了一絲金色光芒,竟是滇北金絲檀木。

種正強捺住激動,聲音顫微微地問道:「老弟兄!哪裏來的?」「坐下慢慢說說。」

「種老哥!這是我在延安府一家破敗的房子裏避雨時偶然撿到的,前幾天我出了一趟遠門,就是取來這畫兒送給你報恩的。」

原來,乞丐流落到延安府教場路西盡頭一家破舊房子避雨時,不堪,發現房子雖然破敗,但房間眾多,四合院式土木建築,五進的院落,略略略計算,這院子可住七八十口人哩,不知什麽原因,廢棄了。

於是乞丐挑選了一間還算不漏水的房子棲身,有個陰雨天他正在餓著肚子睡覺避雨,時醒時迷。這雨下得緊,一陣大雨過後,天漸放晴,乞丐正要站起來討點吃的,突然一聲巨響,東偏房整個坍塌了!

乞丐尋聲去探個究竟,只見東偏旁位於三進院,房梁,椽,檁,笏板樣薄榻子已被雨水浸泡多時,山墻朽壞,房頂失去支撐,散落一地,轟然倒塌。

過了幾天,乞丐準備取些椽梁烤火,翻開一截朽壞的橫梁,用一把破斧子劈開,從中發現了這幅畫。乞丐連忙乞丐連忙藏好畫卷,乘著一個黑夜,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延安府,向西而來,當然他的破行囊裏藏有後來舉世聞名的珍寶。

平涼府的崆峒山後山有個修仙的道家,是乞丐的本家叔叔,乞丐趕到平涼時,那道家三個月前就羽化登仙了,留下的小山洞再也無人過問,乞丐一想,這倒是個藏寶的好地方!他把那幅畫藏在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的肚子裏,有個暗門,找些黃泥糊好,看看萬無一失,乞丐西行到了九原。

前幾天告假只身去了平涼崆峒山,取了藏物,連夜返回。

說完往事,乞丐一臉輕松,不等種正說話,就退身而去,等到種正回過神來,乞丐早已走遠。

說完往事,乞丐一臉輕松,不等種正說話,就退身而去,等到種正回過神來,乞丐早已走遠。

從此種正對這乞丐贈畫之事絕口不提,他是個小心翼翼的人,知道禍從口出的古訓。

在文墨他爹很小的時候,種家人耕讀傳家的家訓就產生作用了。文墨他爹天資聰明,可就是不愛讀書,但凡種正說過的話教過的書,絕對過目過耳長久不忘。

種正整整活了八十歲,留給文墨他爹的就是那幅畫兒連同幾本線裝書,還有破舊的日記本兒,厚厚的。

文墨他爹愛勞動,早早就當上了民國十八年三川口的保長,在軍閥混的年代裏兵荒馬亂的也不易。但他看人無數,知曉經濟。

文墨看著爹四處奔波,也激起了對【輞川煙雨圖】的興趣,好在歷史專業出身,就從【全唐詩】,【宋史•種放傳】,乾隆禦印等入手,大體上捊清了這幅價值連城的圖畫的來龍去脈:

種正的【抱素齋主人日記】中有一段話「意者流丐豈有高潔特立之人乎?今有壯年丐者,昔余適九原,以角錢之微,解其倒懸,心善使然。日寇我東三省,民病之甚久,吾邑泰然,丐者乞食固不為奇,竟貳謀面,天哉,緣何如是之深也!」

文墨不禁贊嘆道:到底是飽讀詩書的宿儒,守誠爺文字幹凈蘊藉,止於正統,喜怒哀樂不形於文字,真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於是他將國寶捐給了文物部門,樂得清閑。

輞川亭榭

夢裏水鄉

長湖棧橋

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