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泰山刻石「天地同攸」令人費解

2024-01-17國風

泰山石刻「天地同攸」

登上泰山,在岱頂大觀峰【紀泰山銘】西側石壁上,人們能看到四字豎列石刻「天地同攸」。這四個字是什麽意思呢?有人解釋說,「天地同攸」中「攸」就是指長遠的意思,這個詞是說像天地一樣長久。乍聽起來,似乎在理。仔細琢磨,如果把「攸」解釋為「長遠,長久」,「天地同攸」直譯就是「天地同樣長遠長久」這不是廢話嗎?

「天地同攸」字面高210厘米,寬70厘米。4字豎列1行,字徑45厘米,楷書。款識顯示:

嘉靖丙申,濟南府通判、上饒徐南金書。刻於嘉靖十五年(1536)。

明代擔任濟南府通判的,一定是進士出身。這麽一個有學問的人,寫出「天地同攸」,一定是有出處的吧。然而,除了泰山石刻的寫法,查遍四書五經等經典文獻,查不到「同攸」二字出處,倒是查到了「攸同」!原來,「攸同」才是經典。且看:

1.萬福攸同:

【詩·小雅·蓼蕭】「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詩經·小雅·采菽】「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萬福,泛指多福,攸即所,同聚。「萬福攸同」為萬福齊聚的意思,人間的萬種福祉,一齊到來。

2.四方攸同: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

「四方攸同,王後維翰。王後烝哉!」

(四方諸侯歸附會同,君王建成強國都城。君王美盛啊美盛!)

後:此處指君主,古代常用,如【書】「徯我後,後來其蘇」等。王後:方玉潤【詩經原始】以為「王後」指文王,皇王指武王,本文從之。

3.福祿攸同:

【曹全碑】局部

在著名的漢碑【曹全碑】裏,我們也看到了「福祿攸同」四個字。詞義應與【詩經】「萬福攸同」相近。

4.神化攸同: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勁健】

「天地與立 ,神化攸同 ,期之以實 ,禦之以終 。」

(天地人三才統一,神采與大自然造化相融合,探求實質,最終駕馭自如。)

在古漢語中,攸,常放在動詞之前,構成名詞性詞組,相當於「所」。

【爾雅】:攸,所也。

【易經】卦辭中有「利有攸往,利涉大川」(【益卦】)「君子有攸往」(【坤卦】)

【書.多方】有「乃爾攸聞」

同:共,在一起。也引申為會聚在一起的意思。

共~。~學。~步。殊途~歸。~舟共濟。

【禮記.禮運】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這裏的同,本意也是這個意思。大同,是和「天下為家」相對,強調「共有」「天下為公」。

看完「攸同」經典,再來看看泰山石刻,「同攸」更顯孤立。我們不能斷定當年的徐通判寫「天地同攸」是筆誤,還是另有新意。至少,如果寫成「天地攸同」,則別有洞天:泰山是歷代帝王封禪之地,泰山之巔也就是天地溝通之處。「天地攸同」不就是「天地會合,天地相接」之意麽!這個含義,比起某些人理解的「天地長久」要深遠多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萬福攸同」是明代瓷器普遍流行的吉語款,到了清代,「萬福攸同」是民間年畫喜歡的畫題。

清代楊柳青年畫【萬福攸同】童子騎著各式各樣蝙蝠從天而降,表示萬福齊聚。

無錫頭茅峰道院有聯:「萬福攸同,同此心同此理,自然獲福;諸天贊化,化善男化善女,共樂升天。」用的就是「萬福攸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