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10首「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經典的詞,說盡一生,美到極致。

2024-06-17國風

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女詞人,她的詞婉約流暢,通俗易懂,清新自然,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個詞人,她是中國詩詞文化的超級偶像,千年一遇,才高八鬥,垂名青史。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份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註】。

父親被貶、丈夫早逝、後半生再嫁卻釀人生悲劇……她的一生跌宕起伏,詩詞中既有「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婉約,也有「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放。1084年的今天,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誕生。她的詩詞,你最愛哪一句?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這是李清照。

一篇【詞論】懟遍北宋文壇,堪稱「毒舌樂評人」————這還是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宋·李清照·漁家傲)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宋·李清照·聲聲慢)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宋·李清照·如夢令)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臨江仙·梅】

九萬裏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漁家傲】

水通南國三千裏,氣壓江城十四州。——【題八詠樓】

為君欲去更憑欄,人意不如山色好。——【木蘭花令】

提起李清照,我們都會想起「千古第一才女」這個稱號,我卻不以為然,才女這個稱號,只能說明她有才,並不能匹配李清照的成就,我以為,李清照是能和李白杜甫蘇軾這些人並肩而立的偉大詩人。下面給大家分享十首李清照最經典的詞,從這些詞中,我們能感受到李清照並不只是一個「有才的女人」。

醉花陰:詞牌名。 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香料,即冰片。 金獸:獸形銅香爐。 紗櫥:紗窗。 東籬:指采菊處。陶淵明詩:「采菊東籬下」。

李清照婚後,因其夫趙明誠遠行,居家惆悵而作此。當時有趣聞說:趙歸家後讀此詞,深感佳妙,而意欲勝之,於是自作數首,與清照所作同示友人,說是皆為己作,請友人評點。友人閱後稱:只有「人比黃花瘦」這首好!趙聞言大慚,暗自折服。

清照三句佳:
傳說宋代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曾以【醉花陰】一詞函致其丈夫趙明誠。趙嘆賞不已,自愧不如,務欲勝之。於是搜腸刮肚,苦思三日夜,得詞五十闕,一並呈送友人陸德夫。殊知陸玩味再三,卻道「只三句佳」。趙愕然,連聲盤詰。陸答:「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而此三句恰恰是李清照所作。李清照一首從未公開流傳的詞,夾雜於他人五十闕中,居然被輕易認出,贏得贊許,足見這位女詞人獨創本領之高超,詞采風格之奇特,說明了獨創性乃是文藝作品飽含魄力的關鍵。

【醉花陰】 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屬於閨怨詞佳作。當時李清照與丈夫感情和睦,家國尚在。此詞作於李清照丈夫不在身邊時,詞中盡品作者在長日、半夜、黃昏的等待中對丈夫的思念。筆調委婉含蓄,情感較單一。詞中展現了青煙裊裊、天氣初涼、菊花吐蕊時的清新、寂靜的意境。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期作品,表達的不再是【醉花陰】中女子的閨怨思夫之情。此時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家亡、遠離故國、喪夫之痛,輾轉南方的途中又遺失了珍愛的文物古籍。詞中情感復雜,心情五味雜陳,讓讀者感受到晚風送寒、秋雨連綿、黃花、零落、北雁南飛的淒慘和悲涼之景。

兩詩同寫愁,早年只是離別相思之苦,晚年卻是國破家亡、夫死後濃重的悲痛與哀愁。兩首詞的手法卻有不少共同之處,都提到「黃花」意象,都以秋季為背景,詞眼都為「愁」。李清照作為中國第一位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作也有總體特征,如善用白描手法,語言清麗,屬於婉約派代表。

【夏日絕句】這首詩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之情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震撼人心,表現了詩人崇尚氣節的精神風貌。後兩句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茍且偷生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這首詩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振聾發聵,溢於言表。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詩看似簡單,但真正高超的藝術就是這樣,簡單明了,但情感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李清照這首【如夢令】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全詞篇幅雖短,但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以對話推動詞意發展,跌宕起伏,極盡傳神之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


雨疏風驟,殘酒未走。
酒中飲的是惜花傷春,芳華已逝。
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自古以來就與詩歌緊密相連。古詩中,酒不僅是情感的催化劑,也是詩人借以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再到近代詩歌,酒與詩歌的交融貫穿了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
透過了解古詩中酒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我們不僅可以更好地欣賞古詩的美,還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國酒文化。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
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李清照【憶秦娥】

登臨高高的樓閣,那橫七豎八的山巒、空曠的原野像是籠罩在煙霧之中,透出一點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烏鴉飛回巢穴以後,黑夜裏聽到傳來的軍中號角。
香火就要熄滅,酒也所剩無幾,這光景令人內心好不悲苦淒切。嚴酷蕭瑟的秋風,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飄落。梧桐落,就是那種不願見到的、一片衰敗的景色,它是那麽叫人感到孤獨、冷落。

憶秦娥:詞牌名。此調始見【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所錄李白詞【憶秦娥·簫聲咽】。雙調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仄韻,一疊韻,用韻以入聲部為宜。
亂山:「亂」,在這裏是無序的意思。平野:空曠的原野。煙光薄:煙霧淡而薄。
棲鴉:指在樹上棲息築巢的烏鴉。
又:楊金本【草堂詩余】作「天」。還:回,歸到。另說,當「已經」講。秋色:【花草粹編】作「愁也」。
還:仍然,另說,當「更」講。


本首詞乃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南渡之後,李清照遞遭家破人亡、淪落異鄉、文物遺散、惡意中傷等沈重打擊,又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離亂等慘痛事實。這首【憶秦娥】就是詞人憑吊半壁河山,對死去的親人和昔日幸福溫馨生活所發出的祭奠之辭。

上片作者立筆高閣之外,描寫作者登樓所見所聞,並將所思之情打入其中;

下片作者轉筆高閣之內,描寫作者登樓所思所感,並將所見之景繪入其中。全詞兩片均不脫出寫情繪景,寓情於景,情景交加的詩詞三昧,寫得極為高妙,體現了作者的藝術才華。


這首詞的結句,是全詞境界的概括和昇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又還秋色,又還寂寞」是對詞人所處的環境,所見的景物以及全部心境真實、準確而又深刻的概括,景是眼前之「真景物」,情是心中之「真感情」,同時情和景又互相融合,情融註於景,景襯托出情,使全詞意境蘊涵深廣。

風停了,塵土裏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雕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景物依舊,人事已變,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心沈重的憂愁啊。

武陵春:詞牌名。 塵香:因花落地,塵土生香。 日晚倦梳頭:起床已經很晚,也懶得梳頭。 事事休:南宋初年,金兵南犯,官民逃亡。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當時其夫已去世,從汴京帶來的大量家藏文物也散失殆盡,故稱「事事休」。 雙溪:在浙江金華,唐宋時名勝。 舴(zé)艋(měng)舟:小船,兩頭尖,狀如蚱蜢。

靖康之難後,作者先流寓臨安,再流寓金華,丈夫去世了,家沒有了,青春年華和幸福生活已成過往,未來只有衰老和孤獨,確實「物是人非事事休」。可想而知,當時她愁苦的心情何其沈重。這沈重的心情,一只「舴艋舟」自然是「載不動」了。「載不動」這一描繪,形象而生動,堪稱奇絕。

此詞上闋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淒苦之極;下闋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並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穎奇巧,深沈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有
特色。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淒涼環中流蕩無一的才女形象。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宋·李清照【浣溪沙·閨情】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美麗多情的女子梳妝一番,要與心愛的人相約在「月移花影」時分。

表達深情蜜意時,願你人生常遇「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切莫遇見「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李清照筆下的花影,像極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一個面若芙蓉的妙齡女子,與心愛的男子相約下花前月下。雲鬢斜墜,香腮勝雪,眉眼含情,一笑嫣然。就是在這樣的風情萬種之中,寫下一紙清波,傳遞相思情深,半是嬌嗔,半是留戀。而在易安筆下,花影還別有韻味: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一邊是繁花似錦,一邊是疏簾淡月,好一個疏密有致、情趣盎然。

賞析:這首詞上片寫春歸大地,詞人閉門幽居,思念親人,自憐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觸景傷懷,進而追憶往昔,對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全詞格調蒼涼沈郁,幾乎全以口語入詞,明白曉暢,又極準確、深刻地展現出詞人彼時的心理狀態。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宋·李清照【臨江仙】

李清照於【臨江仙】中借元宵節試燈和冬日踏雪兩個場景,傳達了失去生活樂趣與情感依托的心境。原本熱鬧喜慶的試燈活動,在她看來已毫無趣味;而以往令人欣喜的踏雪尋梅,此刻也失去了原有的雅興,字裏行間流露出深深的孤寂與落寞。

臨江仙·梅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這首詞以詠梅為題,用梅花暗喻詞人自己,把閨人幽獨的離思與韶華易逝的帳憫,極其高華而深至地表現了出來。春光半過,伊人未歸,花落花開,只成孤賞。難怪園中的春色,盡作愁痕了。末尾以景結情,騷情雅韻,令人淒然無盡,洵為小令中精品。

【譯文】
空空蕩蕩無主張,冷冷清清好淒涼,悲悲慘慘好心傷。一時覺暖一時覺涼,身子如何得休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不認當年舊同鄉。菊花委地盡枯黃,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采摘?守著窗前挨時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麽能說的夠?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沈郁淒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聲聲慢·尋尋覓覓】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李清照的這首【聲聲慢】將疊字的運用推到了頂峰,也讓這首詞成為千古絕唱。七組疊詞歌詞起來極富音樂美,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剛一開口便能使聽眾感受到她的憂傷,而等她唱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此詞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寫作時間待考。有人認為作於南渡以後,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丈夫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於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

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在詩詞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諸。她是中國古代文學"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聲聲慢】是她的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

花落水流之景,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給人無可奈何之惆悵,「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寫出了有情人之間的心靈感應,體現了詞人與丈夫心心相印、情篤愛深的深情,相思卻又不能相見的無奈思緒流諸筆端。

此詞透過女詞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另辟蹊徑地揭示了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

全詞不飾雕飾,明白如話,以女性特有的沈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展示出一種婉約之美,格調清新,意境幽美,稱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別情佳作。

清·陳廷焯【雲韶集】卷十:「起七字秀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梁紹壬謂:只起七字已是他人不能到。結更淒絕。」

【一剪梅】調名出自周邦彥同調詞的「一剪梅花萬樣嬌」。
與吳文英的「遠目傷心樓上山。愁裏長眉。」同列為正體,
以【一剪梅】所作的宋詞中,恐怕難以找到比李清照的這一首和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更好的同調詞了。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之所以成為具有青藍之勝的傳世名句,當是由詞人的獨特遭遇、獨特思想情懷凝結而成的,是其特定心理狀態的外化。

李清照和趙明誠在青州共度10年田園時光後,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趙明誠被任命為萊州太守,兩人一個青州,一個萊州。
從前兩人一起朝朝暮暮,現在變成她一人獨自晨昏,倍感荒涼,思念便在不知不覺間漫延,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悄然間爬上了心頭。
在這樣一個冷清的秋天,秋月無言,落花寂寞,即使西樓望月,獨上蘭舟,也只是更添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