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明初畫家,抒發文人情懷描繪實景山水

2024-10-04國風

這幅畫是明代王紱的作品,創作於永樂年間。熟悉美術史的人都知道,永樂時期山水畫受南宋院體技法影響。畫家喜歡用斧劈皴畫精致細膩的作品,偶爾融入文人典故,提升作品意境。很明顯這幅畫不符合永樂時期的主流風格樣式,如果抹去年款題跋等資訊,會讓人覺得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仿古山水。

看來這個叫王紱的畫家很了不起啊,某種程度上他引領了山水畫的風格,讓明初山水畫不再只有院體模式。【松亭平遠圖】徹底擺脫了南宋馬遠夏圭的山水風格,用披麻皴結合墨色變化表現江南地區的汀岸遠山景色。王紱出生在明末,洪武年間進京,原本可以出任官職卻返鄉歸隱。期間發生了什麽,沒有記載。從他的繪畫風格可以猜出原因,不會盲從他人,索性一走了之。

王紱 松亭平遠圖

王紱的畫風接近元代王蒙、倪瓚,從【松亭平遠圖】就能看出來。前景的草亭,反復出現在倪瓚的畫中,幾棵雜樹強調空間感。在平遠法構圖的基礎上,融合一江兩岸構圖,讓山水空間顯得曠遠深邃。畫中出現的一江兩岸構圖並不標準,竟然絲毫沒有違和感。形式自由,打破了固定樣式。

前景和遠景在畫紙上的距離很近,同時遠山的皴擦紋理相當清晰,他為什麽要這樣畫呢?空間處理精妙可以讓山水畫產生立體感與代入感,空間和構圖有關也和筆墨技法有關。空間並非只是遠近大小,還包括了人們賞畫時產生的感受。這幅畫名為「平遠圖」,那就說明王紱想要描繪從近處看遠處的山水景色。他把重點放到了看清楚遠山,利用墨色幹濕濃淡表現空間變化。

王紱 松亭平遠圖 局部

王紱在筆墨處理上主要學習元代王蒙的風格,強調生動和真實。誰都知道畫紙上的山水是靜態的,無法動起來。偏偏有技法高超的畫家,透過運筆節奏與墨色變化,賦予畫作靈魂。王蒙是這方面的高手,很多畫家效仿他的風格,就是為了讓畫面看上去有自然靈動之氣。

前景雜樹部份,既有重墨勾畫的古松,也有水墨混點描繪的梧桐。墨色從深到淺,用筆由重到輕,遠近效果就出來了。再看他畫的山石,前景幾塊奇石皴染並重。他采用了類似推進鏡頭的方法,讓前景顯得更近。

王紱 松亭平遠圖 局部

一般來講,為了表現空間層次,在用墨上前景深中景淡遠景淺。【松亭平遠圖】的中景是一片平湖,遠近都有山水景色。相當於他把前景和遠景都畫成了實境,中景成了虛境。這樣一來,在虛境的襯托下,遠景哪怕畫得清晰也能產生出距離感。

王紱很重視位置經營上的疏密布局,他用疏密對比配合筆墨技巧。他畫的山水很接近真山真水,讓整幅畫有了美景就在眼前的感覺。

王紱 松亭平遠圖 局部

王紱學習元人筆意,在筆墨構圖上實作了寫生創作。遺憾的是他留下的畫作不多,讓人忘記了早在永樂年間,就有了令人驚艷的文人山水畫。

拓展閱讀

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石濤山水,他在表達自己的感受
他為什麽愛畫仿古山水,因為好看啊
僻路人蹤獨未見,龔賢筆下的靜雅山水
紀遊圖,近代畫家筆下的秋山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