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平原縣歷史文化【蘭台別記】(四)「嶺南詩宗孫蕡」歌平原

2023-12-29國風

嶺南齊魯萬風姿,妙趣華章千句詩。

自古仕途磨煉獄,不負南園一宗師。

先科普:嶺南,狹義即現在廣東省,現在是全國第一經濟大勝,但在唐之前還是蠻荒之地,文化領域也落後中原地區,唐時張九齡如同一顆流星閃爍劃過夜空,後繼乏力無人,沒有形成地域流派文化詩人群體。北宋蘇軾被貶之嶺南,又對嶺南儒學的發展提供推動力,但只到元末明初「嶺南五子」在南園成立「南園詩社」,嶺南詩詞才真正形成自己地域學派,並當時五大地域流派之一,他們也被嶺南人稱為「南園五先生」。明初大量謳歌平原的實力派、有田園特色、豪放主義的大詩人,並不平原當地人,而是一位嶺南人,譽為「嶺南五子之首」「嶺南明詩之始」「嶺南詩宗」的孫蕡

乾隆版【平原縣誌】

孫蕡[fén],現在平原人對此一定很陌生,即使平原文史愛好者也幾乎沒人知道,因為他大量詩詞沒有一篇收入明清兩版的【平原縣誌】,所以關於他對平原大量詩詞都沒有被發現整理。明【萬歷版平原縣誌】中就他沒有任何記載;他名字只在清【乾隆版平原縣誌】職官篇---主薄一欄中出現過,記載很簡單,後人怎麽也看不出他與平原感情關系。但是現在廣東詩詞文化者都知道這個「嶺南詩宗」,也都知道他筆下詩詞題目中出現最多一個地名就是「平原」,舉例說他現存553首詩中,有七分之一詩詞標題下有「平原」。這都使人肅然起敬。非常遺憾的是平原文史檔案中沒有他只言片語的作品。

乾隆版【平原縣誌】

我也是在偶然之間整理現在【乾隆版平原縣誌】裏一首詩,見【寄平原薄孫仲衍】作者:明義寧令番禺李德,時官:濟南經歷,轉譯:作者是明代義寧知縣李德,廣東番禺人(今廣州人),時任官職為濟南府幕僚,正八品官。

【寄平原薄孫仲衍】 明代義寧令番禺人-李德(時官濟南經歷)

南園 廬夜月,風景罷登臨。

鞏洛 成陳跡, 青齊 入苦吟。

升沈雕壯節,匡濟負初心。

薄宦容身得,寧辭雪滿簪。

這是一在孫蕡返還歸隱時,老朋友李德送他一首送別詩,即對官場不如意,又對孫蕡歸鄉安慰,都是嶺南人,都曾年少高誌,入明做官後,直爽性格處處碰壁,不合時宜。

後自己在標註李德身份資訊時,多多百度一下他身份,才看到他是元末明初嶺南「南園五子之一」,雖然官職不高,但後來大多於嶺南義寧縣教諭,作品也很多。我也順其自然就得看「五子之首」的孫蕡,才明白孫仲衍就是孫蕡,身份職官中就有「任平原主薄」。再看孫蕡文化詩詞成就真的不得了,可惜【縣誌】沒有其他記載。我也不相信:他在平原任職期間不寫一篇詩歌留存於後世,這不符合記載他豪放性格。自己連夜檢視孫蕡現存五百五十三首詩歌,看完更是驚訝。不但有專門寫平原詩歌,還有大量詩歌標題中註「平原」二字,不是人家無情,而是明代平原人太「現實版」無心。

孫蕡[fén] (1334—1393)廣東廣州府南海縣平步(今順德平步鄉)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元至正二十三年惠州何真奪廣州,開署求士,孫蕡最受禮遇。洪武元年征南大將軍廖永忠至嶺南,其力勸何真歸順避免生靈塗炭,代寫【上廖平章書】。同年征辟出任廣東郡教。洪武三年(1370),舉於鄉,旋登進士。授工部織染局使,不久外任長虹縣(今安徽泗縣)主簿,僅一年。洪武八年召入,為翰林典籍,與宋濂等大儒同修【洪武正韻】,可為「奏賦金門」。

洪武九年初,派往四川監督祭祀,往返三月,留下膾炙人口山水詩。洪武九年春調任平原縣主簿,洪武十一年秋因主管出事,因過失罪受坐累逮系,罰築京師(即北平)望都城垣。蕡謳吟為粵聲,主者以奏,召見,命誦所歌詩,語皆忠愛,乃釋之,返回老家嶺南,寫下【祭竈文】。洪武十五為蘇州經歷,洪武二十二年,因小過受連累,謫戍遼東。遼東都指揮使梅義仰慕其才華,請為家教(洪武二十三年,梅思祖長子遼東都指揮使梅義,因追坐胡惟庸黨余案,被冤殺)。

洪武二十六年發生「藍玉案」,一萬五千多人受誅,孫蕡早年曾為大將軍藍玉作詩題畫被株連,被判死刑,其臨刑所吟詩雲:「鼉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黃泉無客舍,今夜宿誰家?」第二天朱元璋知道刑場主管,聽到那首絕命詩,大怒把劊子手與主官殺掉,成了陪葬。蕡博學工詩文,詩風清圓流麗,著述甚富。蕡歿,諸書散佚,今存九卷,【四庫總目】行於世。與王佐、趙介、黃哲、李德並受禮遇,人稱「嶺南五子之首」、「嶺南詩宗」。

孫蕡現在詩篇五百五十三篇,其中【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就是七十四首,還有洪武十年【之官平原留別諸老】【往平原別高彬】【北上】【治縣事作】【平原田家行五首】,十一年秋寫【贈高彬】【寄高彬四首】【贈楊主薄時為金銀壩官天台人三首】【題高彬白山雲房收卷】【挽李樵雲】,還有【過濟南別何方伯】【送何都閫濟南省親至京還廣】【聊城見荷】【過高唐】【清河口】【將進酒】【武城】【過荏平望嶧山】【臨清軒題壁】,

另外在洪武十年正月大學士宋濂致仕便寫下【餞宋承旨潛溪先生致仕歸金華】七首律詩,又作七絕【餞宋承旨潛溪先生致仕歸金華】25首,多數是在平原任內完成,如其中一句「常時望氣懷京國,午夜朝真響佩環」就是直白表白了;在【閨怨一百二十首】中,也有是平原任內作,可以說他現在詩篇中留下大量「平原」事跡。

暫定【平原田家行五首】【往平原別高彬】【之官平原留別諸老】【贈楊主薄時為金銀壩官天台人三首】最具代表性詩篇,與大家雅俗共賞。

在【之官平原留別諸老】詩中,寫在洪武十年初春,因得罪上級被貶北上平原做主薄時,在京城外話別的感傷。

朱衣和淚別龍庭,瘦馬嘶風出鳳城。

托跡禁闈原已重,之官名邑未全輕。

馳驅祇笑儒生拙,憫念難忘聖主情。

後夜玉堂清夜永,紫薇花月向誰明

在【平原田家行五首】描寫明初平原縣底層百姓在元末明初戰後恢復社會生產、重建家園的艱難,以及向往安靜生活的樂觀心態。

零星矮屋茅數把,散住榆林柳林下。

磊墻遮雪防驟風,婦女頹垣拾磚瓦。

黃牛買得新墾田,土戟犁淺牛欲眠。

古河無水掛龍骨,自縈蒲繩探苦泉。

山蠶食葉黃繭老,野火燒桑桑樹倒。

四畔靈雞喔喔啼,九月霜風落紅棗。

春絲夏絹輸稅錢,木綿紡布寒暑穿。

放舂黃米為新酒,學唱貨郎為管弦。

平田旱多麥少熟,杏盡梨枯惟食粟。

衣粗食惡莫用悲,猶勝北軍離亂時

這是一幅戰亂後農村悲慘生活的寫照:零星的幾間茅屋,為了防風遮雪,只好在倒塌的危墻拾些磚瓦,老牛無力地在新墾的土地拉犁,河裏卻又幹涸無水灌溉,幹旱使桑樹像被火燒過一樣,但是春絲夏絹照樣要交納,黍粟梨果未熟就要收來吃,但這已比戰亂時好得多了!直白的描述,讀之令人落淚。

在【往平原別高彬】詩中,他把與朋友的深厚情誼,去平原任主薄,在離別時的心情,筆下噴薄而出,

銀壺綠酒沾春宴,環佩朝回奉天殿。

平生不作兒女悲,獨向高彬淚如霰。

高彬昔年桑梓雄,好賢乃有古人風。

東林詩社靜來結,北海酒樽長不空。

朅來弓劍已蕭索,短發如絲猶好客。

塞上葡萄火齊紅,宣州梨子鵝兒白。

沈綿不獨重相知,文采今還勝昔時。

小樓焚香每讀【易】,凈幾把筆常題詩。

今晨我作平原別,高彬不意情欲絕

芙蓉香冷不堪贈,楊柳枝黃未宜折。

龍灣江口石城頭,一幅蒲帆萬裏秋。

暮雲紅樹儻相憶,應有音書慰別愁。

高彬,不知何許人也?原文沒有記載,「高彬」名字在孫蕡詩詞中重復次數極高的出現,從其他詩中可以確定:和高彬認識很多年老朋友了,高彬原是軍教出身。看孫蕡的【贈關元帥景熙】詩中有一句「星辰霜木余幾人,我與蟾溪老高在」。其中「蟾溪」是一個地名,這麽推斷「高彬,廣東番禺人」

【寄高彬四首】 其一

宦遊三載黃河北 ,長憶 蟾溪 好隱居。

火齊明珠攀荔子,銀絲玉版膾鰣魚。

枇杷結實暄風裏,橘柚垂花細雨餘。

溪上故人今在否,來鴻不寄一封書。

「三載」說明作者在洪武十一年在平原寫給好友高彬四首時,也確認高彬為其同鄉。

【寄高彬四首】其二

與君夙有通家好,堂上嚴親未白頭。

野寺花明春載酒,清溪月朗夜浮舟。

陶潛此日生歸思,屈子長年賦遠遊。

煙水五湖歸棹早,為余開徑碧林幽。

【寄高彬四首】 其三

蟾溪溪頭春水生,故人蔔築茅堂清。

開門雨過芳樹綠,對酒風來幽鳥鳴。

我纏薄宦去鄉國,君亦久客留天京。

未知何日遂歸計,重結漁郎鷗鷺盟。

【寄高彬四首】 其四

蟾溪 溪頭潮沒沙,遊子十載未歸家。

柴門春老荔枝樹,茅屋風吹盧橘花。

林下舉杯聞鳥雀,柳陰搖艇賣魚蝦。

不知蓬鬢滄江上,誰遣清吟負歲華。

在【贈楊主薄時為金銀壩官天台人三首】這三首送別詩,其一寫回憶當年在金壩上少年躊躇滿誌;其二是寫今年四月在平原馬頰河泮與龍門送別,現在老人誌衰如「沙鷗」為生,其三是寫前途迷茫,有退隱之心。

其一首

寥落清時老孟嘉,向風長是整烏紗。

西江見說詩無敵,東郡誰憐鬢有華。

金壩晚飛湖上雨,巾峰晴漾海門霞。

微官未遂青遊願,辜負仙桃幾樹花。

其二首

黃河四月動官舟,河上梁山紫翠浮。

馬頰 餘波沖岸斷, 龍門 殘雪帶星流。

熹微曙氣鄉心遠,颯□涼風鬢影秋。

遙憶釣魚洲渚上,幾番吟興付沙鷗。

其三首

青齊北地寒威盛,四月黃河雪始消。

啼鳥落花春寂寂,綠蘋芳芷水迢迢。

三千客路迷鄉國,四十頭顱荷聖朝。

此去定酬山野願,不煩猿鶴更相招。


這首詩雖沒有直寫平原,但是其二詩內出現「馬頰」、「龍門」,平原朋友都知道這樣名詞就代表「平原」,這就平原人骨子裏的文化符號,也只在平原生活過人,也都感受到這種文化,所以我大膽確定這就是孫蕡在平原當主簿時寫送別詩。

不再一一舉例了,希望這段文化記載能彌補上平原文化歷史一段缺失。

【挽李樵雲】 為一首追思好友的詩,應是在平原主簿致仕歸家後,在洪武十五又任蘇州

明代:孫蕡

相國靈輿閟九京,桓桓松柏表佳城。
風雲已際興王運,雨露偏傷孝子情。
一代文章遺汗簡,千秋彜鼎勒勛名。
平原 賓客今誰在,獨瀉椒漿帶淚痕。

註:選取(【西庵集】卷六),李廷厚,字樵雲,生辰不詳,山東省新泰縣張莊人,明代大書法家,名貫京城。萬歷皇帝贊譽:家無樵雲字,不算富豪家。從孫蕡這首詩,可以推測出李廷厚為元末明初時期,在洪武十年至十一年秋之間,李廷厚與孫蕡在平原有共事的交際,不然就不會有「 平原 賓客今誰在,獨瀉椒漿帶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