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仿古山水,文人畫風,顧善有【山水冊】

2024-05-25國風

這幾幅畫是明末畫家顧善有的作品,分別臨仿了四位名家畫風。趙左和他是同時代的畫家,吳鎮、倪瓚是元代畫家,郭熙是北宋畫家。他選的這幾位畫家很有意思,除了北宋郭熙之外都是文人畫家,色墨滋潤以神韻取勝。顧善有是松江人,受董其昌影響,追求雄勁古拙的山水氣勢。他覺得文人畫中可以吸收的養分有限,希望在宋人山水中獲得啟發。

顧善有是松江人,明末畫壇領袖董其昌也是松江人。可以看出,顧善有受董其昌影響很大。濕筆渲染,稍加烘染的手法,在董其昌仿古山水畫中常常出現。這些細節特征,削弱了仿古特征,更像是仿董其昌山水。顧善有的畫中可以看出一些優點,他努力提升意境,營造靜謐幽深的山水空間。

顧善有 山水冊

明代繪畫創作相當繁榮,出現了多個畫派,不過這些畫派在創作上都有局限性。比如浙派山水,多為模仿南宋院體風格。縱然在筆墨上充滿力量感,看上去缺乏生趣。吳門畫派取代浙派後,絲毫沒有影響浙派風格在民間的流行。當時金陵勛貴只認可浙派山水,讓吳門畫家感到迷惑不解。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明末,造成吳門畫風缺乏後勁。

當董其昌扛起文人畫旗幟後,情況稍有好轉,江南畫家紛紛學習董其昌的仿古風格,希望找到創作方向。但是很多畫家在學習董其昌的過程中忘記了筆墨規矩,任意塗抹成了文人畫的標簽。顧善有畫仿古山水希望讓人明白,筆墨自由也能不失畫家矩度。

顧善有 山水冊

元代吳鎮是用墨高手,他偏偏沒有學習吳鎮的墨法,而是畫了一幅彩墨山水,正是這個原因。他在表現技法靈活多變的同時,沒有顯露出絲毫狂態,每一筆都飽含心血。顧善有用色以淺絳為主,承襲元人筆意。設色是為了增加蒼秀韻味,而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

在董其昌梳理的美術理論中,趙左等三位畫家屬於南宗山水畫派,郭熙是北宗山水畫派。顧善有同時臨仿兩個畫派的風格,試圖破除畫中的習氣。於是他用文人畫技法改變了郭熙作品面貌。他的嘗試很有意義,結果沒有成功。對比欣賞仿倪瓚山水就能看出,他過於推崇「尚雅」的審美觀,讓仿郭熙山水看上去不倫不類。

顧善有 山水冊

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在創作中是常有的事兒。明朝滅亡後,王鑒等人也在想方設法消除山水畫中的習氣。在仿古山水畫領域,類似的作品很多,基本上全軍覆沒。改變是好事,只不過把文人畫風格奉為筆墨正統後,一切風格特征向其靠攏就出現了問題。

也許顧善有發現了問題,他仿郭熙山水的時候添加了點景人物。這樣一來,可以借助畫中人營造氛圍、豐富畫面的空間層次。

顧善有 山水冊

顧善有按照畫壇正統的審美畫了【山水冊】,意味著他在排斥正統之外的風格流派。原本想要消除習氣,反而沾染上了習氣。不得不說,顧善有沒有新的見解,影響到他成為名家。

拓展閱讀

好山好水,有情趣的畫家才能畫好
寄興於筆墨,假道於山川,石濤【綠蔭夏涼】
樂在煙波,鐘情山水,顧炳【清溪放舟】
不用積墨法,他也能畫出好山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