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石門頌】高畫質修復字帖(上)(附釋文)

2024-09-11國風

石門頌全稱【漢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又稱【楊孟文頌】,是 中國著名漢刻之一 ,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 摩崖隸書 。1967年因在石門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庫,將此摩崖從崖壁上鑿出,1971年遷至漢中市博物館,保存至今。

石門頌刻在陜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門隧道西壁之上,通高261厘米,寬205厘米,書體為漢隸,刻書二十二行,滿行三十一字,全文共655字,全面、詳細地記述了東漢順帝時期司隸校尉楊孟文上疏請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經過。【石門頌】與略陽【郙閣頌】、甘肅成縣【西狹頌】並稱為「漢三頌」,它對後來的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

石門頌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書法風格

  1. 石門頌的書法風格被歷代書法家譽為「隸中之草」,其用筆圓渾勁挺,體勢縱逸多變。
  2. 在書寫上,石門頌采用了典型的碑法用筆,具有濃厚的篆意,提按頓挫表現得十分隱約,不是純用圓筆,而是豪邁不羈之情溢於筆端。

筆法特點

  1. 石門頌采用了絞轉筆法,即毛筆筆毫錐面在紙面上運動時,不是筆毫觸紙時接觸面一成不變的一種運動,而是筆毫與紙接觸的面不停變換的一種旋轉運動。
  2. 這種絞轉筆法使得寫出的線條具有毛刺的感覺和變化豐富的遲澀、老辣線條。

章法布局

  1. 石門頌的章法布局表現出結字以疏朗開闊為基調,用筆以絞轉筆法為主,整體氣息以靜為主,以動為輔,動靜相合,相得益彰。
  2. 在結字上,石門頌有飛動之美,線上條裏有流動之態,整體給人以開闊、疏朗的感覺。

藝術表現

  1. 石門頌不僅是一個書法藝術的瑰寶,更是一個後人學習書法的典範。它的藝術表現力和哲學觀點的運用到了極點,成功地利用矛盾解決書法中的諸多問題,展現出「恣肆、奇態、拙樸、渾厚、超逸、浪漫、氣象萬千」的宏章。

文化意義

  1. 石門頌是東漢時期的摩崖作品,書丹人不祥,通觀整個石碑,氣勢恢宏,跌宕起伏,細細讀來,讓人心潮澎湃,就好像作者當時書寫時的心情一樣,隨著王升(撰文者)文章內容的不斷變化,書寫情緒也在起伏波瀾。
  2. 這是為歌頌當年司隸校尉楊孟文為興修棧道,打通漢中到關中的交通要道,造福一方百姓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而作,可以想象當時從上到下雀躍歡呼、政通人和的歡樂場面。

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石門頌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價值,使其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

【1】故司隸

【2】校尉楗

【3】為楊君

【4】頌

【5】惟坤靈定位,川澤股

【6】躬,澤有所註,川有所

【7】通,餘穀之川,其澤南

【8】隆,八方所達,益域為

【9】充,高祖受命,

【10】興於漢中。道由子午,

【11】出散入秦,建定帝位,

【12】以漢氏焉,後以子午,

【13】途路澀難,更隨圍穀,

【14】複通堂光,凡此四道,

【15】垓鬲尤艱,至於永平

【16】其有四年,詔書開餘,

【17】鑿通石門,中遭元二,

【18】西夷虐殘,橋樑斷絕,

【19】子午複循,上則縣峻,

【20】屈曲流顛,下則入冥,

【21】傾寫輸淵,平阿泉泥,

【22】常陰鮮晏,木石相距,

【23】利磨確磐,臨危槍碭,

【24】履尾心寒,空輿輕騎,

【25】遰礙弗前,惡蟲弊狩,

【26】蛇蛭毒蟎,未秋截霜,

【27】稼苗夭殘,終年不登,

【28】匱餒之患。卑者楚惡,

【29】尊者弗安,愁苦之難,

【30】焉可具言,於是明知

【31】故司隸校尉楗為武

【32】陽楊君,厥字孟文,深

【33】執忠伉,數上秦請,有

【34】司議駁,君遂執爭,百

【35】遼鹹從,帝用是聽,廢

【36】子由斯,得其度經,功

【37】飭爾要,敝而晏平,清

【38】涼調和,烝蒸艾寧,至

【39】建和二年仲冬上旬,

【40】漢中大守楗為武陽

需高畫質圖片或字卡請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