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人生智慧:寂寞一時,非必淒涼;得寵一時,非必風光

2024-01-03國風

思想是一束光,照亮你我,分享體驗。

從今天起,我將對以前發表的國學文章進行完善增補,以作進一步的深入詮釋。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明]洪應明

人生的豐富多彩,不光體現為幸福和得誌的方方面面,而且或許有荊棘坎坷的經歷。

人生或有寂寞一時的境遇,或有因選擇不慎而有淒涼千古的結局。

人生或有寂寞一時,然非必淒涼,若尊德樂義,起碼可以自得其所。

人生或許得寵一時,然非必風光,若賣國求榮,難免不會遺臭萬年。

棲守道德:或是寂寞一時,然非淒涼一生。

人生在幹事、創業上,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

人生正因為能夠不畏任重道遠、負重前行,方顯人格擔當;正由於迎戰坎坷挫折,披荊斬棘,方顯英雄本色。

人之一生的事業,不僅有做事的事業,而且有做人的事業。

做一個令人尊敬和愛戴之人,受人擁護和得到多助之人,乃是第一位的事業。

做人的成功,方有做事的成就。

做人的成功,關鍵在堅守道德的修為,堅通道義的力量,堅韌人格的意誌,堅強人生的自信。

修為、修養於道德品質,自有高尚的生命追求,自有端正的人生態度,自有高雅的生活情趣,自有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自有樂此不疲的不竭動力。

人生的事業和成功,既然非一朝一夕之所能為、達致,就要經過辛勤的努力和長期的積累。

在辛勤努力中,不免有寂寞一時的學習積累、閱歷積澱和經驗總結。

人生只要能夠在學業、事業上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忍得一時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不怕受到人們的冷落,方能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全神貫註,而不為外在的名利喧囂所驚擾,不被習俗的物質誘惑所牽引,不為世人的冷嘲熱諷所影響,不令急功近利的念頭萌生。

人生之常,是有道德必有功名。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中庸】)

修道德者,忍得一時寂寞,而不會放棄心中的堅守,修身以俟,創造機會,建功立業。

「有道即有德,有德即有功,有功即有名,有名即復歸於道。功名長久,終身無咎。」 (【文子·道原】)

堅信這一人生道理,便會棲守道德,始終如一,矢誌不渝,必有自得其所的成就。

「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汙僈、突盜,常危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荀子·榮辱】)

君子的「道其常」,是以仁義德行為常安之術,雖未必不有危患之遭遇,但不失坦蕩正大,無悔無憾。

小人的「道其怪」,是以乖戾、突盜為常危之術,行險僥幸而計較功利,雖未必不安,然不得長久。

走向成功,功成名遂,離不開寂寞的獨立自信,孤獨的恒毅堅守,卑微的辛勤付出。

對於人生來說,默默無聞,是最真實的積累;腳踏實地,是最紮實的成長;全神貫註,是最篤實的鋪就。

人的一生,只有忍得寂寞一時的沈澱、準備,方能掌握改變自己命運的本領和素養,有所作為,而不淒涼一生。

依阿權勢:失去自主自強,必然一生淒涼。

人世間,走捷徑,弄權術,耍智謀,固是聰明一時,然或是遺憾終生。

一個自以為聰明之人,往往總相信別人不如自己聰明,然後才會耍弄聰明,愚弄於人。

一個自以為精明之人,心理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然後才是依阿權勢,嘩眾取寵,以勢壓人。

人的依阿權勢,只是自以為聰明者的聰明之術。

自作聰明者,在依附、阿諛權勢上,認為能夠藉由權勢可以狐假虎威,可以仗勢欺人,可以以勢壓人,可以頤指氣使,可以膽大妄為,可以中飽私囊,可以升官發財。

依阿權勢,只是自以為精明者的巧妙之術。

自恃精明者,在依附、阿諛權勢上,認為能夠借助權勢得寵可以雞犬升天,可以一步登天,可以長驅直入,可以官運亨通,可以沽名釣譽,可以飛黃騰達。

自作聰明者,認為藉由依附、阿諛權勢得寵,就可達致個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勢必會在鉆營巧取上下工夫,而怠忽自身修為這個人生的基本功和必修課。

這樣的人,因放棄紮紮實實的學習努力,缺少了步步為營的積累進取,怠惰了循序漸進的進步提高,必然會失去強大自身的機會。

自恃精明者,認為藉由依附、阿諛權勢,便可達致捷足先登的效果,勢必會在歪門邪道上用力氣,而放棄人生之正路的堅守和踐行。

這樣的人,因不願付出艱辛的努力,不肯做紮實基本功,不願忍受人們的冷落和譏笑,不會甘做一個默默無聞、辛勤耕耘之人,必然急功近利,難成大器。

一個自作聰明、精明之人,往往是對「人間正道是滄桑」的真理視而不見。

一個自作聰明、精明之人,往往是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哲理置若罔聞。

一個自作聰明、精明之人,往往是對「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充耳不聞。

一個自作聰明、精明之人,往往是對「有道德必有功名」的事理漫不經心。

一味地依附權勢、趨炎附勢的人,必會失去強大自身的這個最大資本,喪失人格力量的這個帶動作用,遺失得道多助的這個事業依托,缺失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這個情商能量。

這樣的人生結局必是:

一時得寵而一生受害,一時風光而終身淒涼。

人生:守道德而不阿權勢,坦坦蕩蕩。

人生守受一時之寂寞,狠下一條心去強大自我,就終會成就一番事業。

人生耐不住寂寞,經不起風雨的洗禮,不能把別人的冷落和嘲諷化作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自我加壓,拼搏進取,就鮮能有所成就,不負韶華。

人生守受一時之寂寞,就在於把之看作成長進步的必要階段,視作天降大任前的修煉磨礪。

一個人只有經受「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告子下】) 的「生於憂患」之過程,方能蛻變為經受住各種考驗和挑戰、意誌品質出眾的棟梁之才。

是金子豈能不發光?

人生耐得住一時的寂寞,經常打磨、修飾自己,總有一天會撥雲見日,霽風朗月。

人的一生,與其承受「淒涼萬古」的悲慘命運,不若忍受寂寞一時的冷落和默默無聞,未雨綢繆,積極主動重塑自身,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通達聖明之人,以其能「觀物外之物」,而能擺脫世俗的物化、異化趣向,而不成為流量的明星、虛假的偶像。

通達聖明之人,以其能「思身後之身」,而能超脫功名利祿的迷執、癡迷,而不成為造富的噱頭、逐利的木偶。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有雲: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報任安書】)

人生有大成就者,往往是忍受淒苦、寂寞,經歷痛苦、錘煉而發憤有所作為之人。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在中國的歷史英雄譜上,攻克兩彈一星、核潛艇核心技術的國寶級專家、人民功勛,無不是忍受一時寂寞而成就了千古偉業,讓祖國有了揚眉吐氣的自信。

在中國的歷史恥辱柱上,賣國求榮、貪婪腐化之人,必然受到人民的審判,遭世人唾棄,而淒涼萬古。

選擇寂寞一時,還是選擇淒涼萬古,是每個人一生或將都要面對的一個嚴肅選擇題:

耐得住一時的寂寞,發揮老黃牛精神,在自身素質提升上默默耕耘,日新積累,終會有金子發光的時刻。

耐不住一時的寂寞,急功近利,追逐流量,營造假象,徒慕虛榮,必因喪失重塑自我的機會而翻船落水。

【菜根譚】一書,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思想精華的匯集。匯人生感悟之精粹,聚生活智慧之精妙,可謂處世立世之寶鑒,修身養心之真經。網上,對【菜根譚】名言警句雖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但大都不能站在中華文化基因和思想融貫體系的座標上,作以追根溯源上的詮釋和理解。我的詮釋理解,僅限於學術上的感悟探討和心得上的體會交流。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絡,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