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午昌是近代著名畫家,也是著名美術教育家。他擅畫山水,作品顯露出借古出新的創作觀。比如這幅【滄海觀日】,采用散點透視全景描繪海邊山水。一輪紅日在海天相連處升起,紅霞投射在海水上美如仙境。可以將這幅畫分成三個部份,前景起伏山巒,中景奇峰古松,遠景海上日出。他在運用散點透視的同時,還用了焦點透視。兩種透視方法一起運用,讓畫面顯得生動鮮活。
在色彩運用上,前景和中景采用傳統的青綠技法,遠景借鑒了水彩畫的技法,采用「水破色」,畫出了紅日初升時的明暗光影。有意思的是,「水破色」會產生朦朧感,鄭午昌控制了用水量,畫出的真實立體的感覺。融合古今中西,他筆下的山水讓人看到了新式山水樣貌。
鄭午昌 滄海觀日
鄭午昌青年時很喜歡清初四王的作品,在仿古方面成就很高。之後他又學習宋元名家風格,揣摩體會古代畫家表現真實感的技法。他提出一個觀點,「師古法而立我法」,不排斥傳統,也不被傳統束縛。從【滄海觀日】就能看出,他重拾宋代青綠山水技法,融合借景抒情、詩意表達的審美情趣,讓山水畫創作擺脫了因循守舊的理念。
畫中滄海,沒有波濤洶湧,還是讓人感到磅礴震撼。這是對比手法產生的魅力,奇峰峻嶺與無垠海面,疏密有致,才有壯美勢頭。日出色彩暖意融融,青綠山水肅穆莊嚴,冷暖對比的色調畫出了雅致明潔。
鄭午昌 滄海觀日 局部
既然是觀日,觀察的視角很重要。鄭午昌在山巔處添加了點景人物,頗有「會當淩絕頂」的氣魄。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常出現在近景,這樣畫不會影響空間延續。當點景人物出現在中景至高處,表現出超脫現實的美感。
欣賞【滄海觀日】可以從三個角度看,分別是筆墨、構圖、設色。三者融合交織,凝聚了畫家的心胸。山勢走向,重筆濃墨運筆多變,即便運用色彩也沒有遮擋筆勢鋒芒。天地壯美,一掃清代山水柔糜之風。水色天光彩雲刻畫精準,凸顯青山雄渾。從欣賞者的視角到畫中人的視角,兩種視角巧妙地融合了兩種透視方法。
鄭午昌 滄海觀日 局部
看【滄海觀日】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開大合的山水構圖,震撼人心。看到這樣的景色,肯定會感慨自然山水的雄奇。近代畫家喜歡在山水畫中寄托暢快積極的人生感受,畫中山水格局與古人作品相比有了很大變化。時代審美讓畫家必須求新求變,為創新提供了助力。
鄭午昌筆下的松樹很有特點,錯落參差,有高有矮。畫樹是基本功,想要畫好就不容易了。他在錯落的松林中畫出了生機,畫出了節奏,在煙雲白霧的映襯下,好像有了動感。浪漫雄渾的山水景色,彰顯畫家內心的詩情畫意,展現在人們眼前。
鄭午昌 滄海觀日 局部
在鄭午昌的畫中可以看到傳統山水畫技法的表現力,也能看到畫家為了創新求變所做的種種努力。山水畫不是摹寫自然景色,也不是只有藝術創作,如何兼顧寫實與抒情,看看這幅【滄海觀日】會有收獲。
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