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論語】裏這些話加上後半句意思就全變了!孔子:話就真聽一半啊

2024-07-02國風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莊子的一句名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很多人諄諄教誨:人生有限,要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啊。

直到有一天,我們看到了莊子這句話的「全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其實莊子想說的是:

人生有限,知識無涯,你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涯的知識,那就「die」了啊。

莊子說的很透徹:人不能去追求知識,而是要將知識為自己所用。

事實上,很多話在流傳的過程中,都被傳成了「半截話」。

莊子是這樣,【論語】也是這樣。

難怪有人調侃,如果老祖宗知道了,一定會感慨:

你們這話真就聽一半啊!

01、以德報怨?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誇贊他人為人大度,開口就是「以德報怨」。

有人說,這是孔子都贊美的好品質。

其實謬矣。

在【論語】裏,這句話是這樣的: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這種事咋樣?

孔子聽後估計要一翻白眼:以德報怨,那用啥來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看得很清楚,如果過分誇大眾人不能做到的內容,就容易變成「喊口號」。

孔子向來反對「喊口號」。

如果你暫時不能做到,那就往下降一個難度系數。

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給自己時間和逐次的遞升,其實就是不想做。

來問孔子的人就是這樣,他真的是想「以德報怨」嗎?

非也。

他想要的,是聽孔子誇贊他的這個說法。

說法永遠不等於做法。

孔子一眼看穿,所以直接就揭破了。

孔子的回答,並不是反對「以德報怨」,而是提醒:

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那啥。

02三思而後行?

現在很多時候,大家勸人不要沖動,要多思量,總會說出這一句:三思,三思而後行。

其實,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這位同學,做事情總是思慮再三,各個角度都要考慮周詳。

孔子聽說之後,撇嘴說:太折騰了,沒那麽麻煩。

在這裏,「三思」不是指「想三次」,「再」也不是想兩次。

畢竟,孔子不是教數學的, 想三次和想兩次沒什麽實質上的區別。

對於這句話,一種解讀, 很「無我」。

季文子這個人做事謹慎,總是要想好「你、我、他」三個角度的利益,總想一碗水端平。

孔子聽說後,就說:把「我」去掉,想好兩個角度就行。

這樣的解讀,一下子就到了老子「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甚至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

佛家也講「無我」,這樣在這個角度上,儒釋道三家就「合一」了。

還有另一個解讀。

那就是孔子是用動態的眼光在看待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思考問題時,是靜態的。

我們總想著「我現在很窮困,如果我有100萬就好了,那就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這就是靜態思維。

事實上,當你有100萬之後,你的問題不會解決,反而會變得更大。

我們的人生是動態的,所以我們也要在動態之中解決問題。

所以孔子說的是,不要想著什麽都考慮周全再去做事,你只管去做,路上遇見的問題,路上解決。

這個思想延續下來,就是後來我們都熟知的: 發展才是硬道理!

太陽底下並無新鮮事。

後來的很多新的說法,回頭去看,老祖宗早就說過了。

03言必信,行必果?

現在很多人將這6個字當作了「說到做到」「言出必踐」的代名詞。

其實,這句話的原文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孔子對此不屑一顧。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這是子貢跟孔子的對話。

子貢是孔門中的大商人,也是儒商鼻祖。

子貢叫端木賜,所以後世稱贊一個儒商,會說他有 「端木遺風」

在這裏,子貢問老師孔子,什麽叫做「士」?

孔子說到「言必信,行必果」時,非常不屑地說「 硁硁然小人哉 」。

這是小人習氣,不可助長。

因為是跟子貢交流,所以孔子就用了子貢能聽懂的語言。

子貢是一個大商人。

他最能理解「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你去看任何一個老板,都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為何?

因為他面臨的市場就是隨時在變化的,如果不能跟隨市場變化,苦守一個「言必信,行必果」,那結局定然非常「不哇噻」。

這才是孔子的鮮活,他告訴你,從來不要拘泥於什麽「言必信,行必果」。

你要做事情,就不能給自己戴上太多枷鎖。

凡事發生,是為了助你做事,而不是讓人束手束腳。

遺憾的是,自孟子以降,後世的儒者,越來越僵化教條,於是在他們口中,孔子也成了一個泥古不化的「老頑固」。

細說起來,看到後世的學生把自己做成畫像懸掛於道德高墻之巔,不知道孔子是該笑呢,還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