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的月光灑在黃河岸邊,金秋的黃河水泛起微微漣漪,仿佛在低聲吟唱著關於故鄉的古老傳說。 準格爾旗 十二連城,這片黃河水滋養的土地,承載著我童年的記憶和心底最深的鄉愁。每逢中秋,我總會想起那片黃河南岸的沃土,想起那古老神秘的城墻,想起家鄉那一年一度的中秋盛景。
中秋,是中國人格外看重的傳統節日之一,象征著團圓與和睦。而在十二連城,這個節日卻更添了一份獨特的韻味。黃河自遠方緩緩流過,帶來水草豐茂的沖積平原,滋潤了十二連城的良田沃野。 每逢中秋,家家戶戶都會提前忙碌起來,準備祭月的供品,制作傳統美食,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那圓圓的月餅。 月餅的餡料多種多樣,有傳統的混糖、五仁、豆沙、棗泥,也有創新的水果、奶黃、冰皮等。 人們在制作月餅的過程中,傾註了對家人的關愛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每當中秋來臨,老家的村民們就忙碌而歡快地開始了烙月餅的傳統活動。 清晨,村中的婦女們便早早起床,開始和面、調餡。孩子們圍在桌案旁,目不轉睛地看著大人們熟練地揉面、包餡,帶著滿心的歡喜與期待。月餅模具一壓,圓圓的、大大小小的月餅便「躍然桌上」,圖案精美,寓意吉祥。 大家一邊制作,一邊聊著今年的豐收和家常趣事,笑聲縈繞在村中。 傍晚時分,伴隨著月餅香氣的彌漫,村莊完全被濃濃的節日氣氛所籠罩,大家仰望初升的明月,期待著中秋佳節的團圓時刻。這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溫暖記憶,承載著古老傳統的韻味和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夜裏,黃河兩岸,秋風掠過,帶來一絲涼意,提醒人們中秋已至。 這時的黃河,不再如夏日般奔騰喧囂,而是變得靜謐柔和,波光粼粼地倒映著天上的明月,散發出柔美的光芒。 十二連城的夜晚,仿佛被這月色浸潤,靜謐中透著幾分溫馨與祥和。 家家戶戶的窗前都會亮起紅燈,柔和的燈光與月色交織,將古老的城墻和黃河兩岸裝點得如夢似幻。 窗台上,擺滿了新鮮的水果、香甜的月餅,還有那代表團圓的大大的「月亮爺」。 這些供品,不僅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對親人團聚的深情期盼。 那一盞盞紅燈,映照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也點燃了對未來的希望。
在這美好的夜晚,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節日的美食,溫暖的氣氛彌漫在每一個角落。大人們品茶賞月,輕聲細語地拉家常,回憶往昔的時光。孩子們則興奮地在院子裏追逐嬉戲,仿佛要將這節日的喜悅盡情揮灑在黃河岸邊。老人們的眼中滿是慈祥,看著兒孫滿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那一刻,時光仿佛凝固在這一片祥和與溫馨中,天地間只有月光的輕柔,只有家人的歡笑。 這一夜,河裏的波光與天上的明月相映生輝,十二連城的每一個角落都被月色染得如詩如畫。天涯共此時,黃河水滔滔,見證著這份永恒的團圓與祝福。
十二連城的中秋,少不了一項重要的傳統—— 賞月 。古老的城墻見證了無數次的月圓月缺,黃河也在無數個歲月裏變換著它的模樣。人們會在古城墻下擺上香案,點燃香火,向天上那輪明月祈求風調雨順、家人平安。此時的黃河,猶如一條閃爍的銀帶,將遠處的平原與眼前的古城墻連在了一起。明月高懸,河水靜謐,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天地間只剩下這輪清輝灑落的明月。孩子們最盼望的,是在中秋夜裏提著小燈籠,沿著黃河南岸走上一圈。燈籠的光芒映照著他們稚嫩的臉龐,歡笑聲在夜空中回蕩。對於他們來說,中秋不僅是團圓的時刻,更是快樂和希望的象征。 正如我小時候一樣,他們圍坐在中秋夜的篝火旁聽著老一輩人講述關於十二連城的故事,心中燃起對家鄉的熱愛與向往。
我的故鄉十二連城,有著富饒的土地,有著黃河的滋養,更有著流傳千古的傳說。 這片土地上,有我的根,有我兒時的記憶,也有我對未來的希望。 中秋佳節,月圓之夜,我總是忍不住回想起那片沃土,想起那古老的城墻,想起那些充滿智慧與勇氣的傳說。而今,黃河依舊靜靜流淌,帶走了歲月,也見證了家鄉的變遷。盡管我早已離開了那片土地, 但每當中秋月圓之時,故鄉依舊在我心中閃耀著溫暖的光芒。無論我走得多遠,那片黃河水滋養的土地,始終是我心靈的歸宿,是我一生不變的牽掛,是我深沈而真摯的鄉愁。
▼
來源 :暖新聞微信公眾號
作者:劉雪飛
編輯:李榮
校對:劉璟璐
稽核:楊陽
終審:王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