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三首著名「反其意而用之」詩詞,打破了傳統美好,卻毫無違和感

2024-07-04國風

詩詞中的各種美好形象,並不永遠是一致。當一位或者數位詩人歌頌了某種美好形象,總會有後來者來打破這種形象,這就是所謂的「反其意而用之」。比如,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那句著名的【蔔算子·詠梅】,就是一首對大詩人陸遊的同名詩詞【蔔算子·詠梅】的「反其意而用之」詩詞。原詞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是一種淒美;而毛主席詞中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則是一種壯美,一種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這就是所謂的「反其意而用之」。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在著名詩人中,詩聖杜甫是最喜歡打破傳統唯美形象的。比如,桃花。從【詩經】開始,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唯美形象;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寫道,「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種唯美,影響了中華文化數千年;大詩人王維也有「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那也是人間仙境。但杜甫偏偏要打破這種美好,他筆下的桃花卻是「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打破了上千年桃花的美好形象。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關鍵是詩聖他不止打破了唯美的桃花形象,他還打破了上千年以來的「竹」的美好形象。在傳統文化中,「竹」是一個特別美好的形象,它既是「歲寒三友」之一,又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晉代的「竹林七賢」,是隱世君子的代表;大詩人王維很喜歡「竹篁」,他寫道,「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寫盡了「竹林」的美好;南北朝詩人陶弘景在【答謝中書書】中寫道,「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寫出了「翠竹」四季長青的美好。

這首【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是這樣寫的:

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祗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新松」,指詩人在成都草堂培植的四株小松。我親手種植的那四棵小松樹,為什麽不能快快長到千尺那麽高?而那些隨處亂生、侵蔓庭園的「惡竹」,很快就長了萬竿之多,它們侵占了小松的地方,吸收了本該小松的營養,擋住了小松的陽光雨露,完全應該全部斬除。

寶應元年(762年)初,蜀中發生了叛亂,劍南西川節度使下面的兵馬使,徐知道發生兵亂。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正月,杜甫攜家由梓州到閬州,準備出陜謀生。二月,嚴武回到成都,任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邀請杜甫回蓉。這首詩就是杜甫從閬州返回成都途中寫的。

有了上面的背景,這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就很好理解了。「新松」,代指國泰民安,國家由「安史之亂」到新的穩定期;而「惡竹」,當然是指沒完沒了的叛亂。而最後一句,「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正是指762年到764年這三年之間,杜甫因為叛亂四下奔走,亡命天涯的寫照。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詩聖對「竹」,本身沒有惡感,比如,他在【嚴鄭公宅同詠竹】中,就高度贊揚它,「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這裏寫「惡竹應須斬萬竿」,完全是一種借代的手法,而不是詩人本身對竹有什麽偏見。

「桂花」,也是傳統文化中深受人們喜歡的花種。唐代詩人宋之問在【靈隱寺】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代詩人楊萬裏在【詠桂】中寫道,「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易安居士李清照在【鷓鴣天·桂花】中寫道,「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都給了桂花無上的贊譽。

但大詞人辛棄疾偏偏要「反其意而用之」,他在【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中寫道: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這是中秋明月美景,數千年來的「詠月名句」。一輪秋月緩緩移動身影,一路灑下萬裏金波,那仿佛飛天之鏡的圓月,就像剛剛被磨亮以後重新又飛上了天廓。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做這首詞的時候,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為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四次奏議,慷慨激昂,反復陳說恢復之事,但始終冷落一旁,未被采納。這個時候,詞人已經白發鬢鬢了,所以說,「被白發、欺人奈何」。但實際上,詞人是被偏安的南宋小朝廷所欺,心中的憤懣,可見一斑。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詞人想象在月宮中俯瞰大地,卻被月宮中的桂樹所遮擋,看不太清楚地上的事情。

所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我還要砍去月中搖曳的桂樹,人們都會拍手稱道,因為這將會使月亮灑向人間的光輝變得更多,我也會將大地看得更加清楚。

一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是詞人對桂樹有什麽意見嗎?非也。他在【清平樂·謝叔良惠木樨】中寫道,「明月團團高樹影,十裏水沈煙冷。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把桂花捧到天際,「人間直恁芬芳」,「染教世界都香」。而且他筆下的桂花,也充滿了唯美,他在【一剪梅·中秋無月】中寫道,「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都不敢相信,這是豪放派當家人寫出來的唯美詞作。

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恁芬芳

但這裏的「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中的「桂婆娑」,當然是指南宋小朝廷中的統治者,特別是投降派。詞人要「斫去」的,應該是它們,而不是桂樹本身。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花的民族,所謂「愛屋及烏」,「花影」也是詩詞中一個重要的歌詠物件。唐代詩人陸龜蒙在【和襲美春夕酒醒】中寫道,「覺後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簡直是寫盡了「花影」的唯美。而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花影」詩也是別出心裁,他在【夜直】中寫道,「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幹」,寫出了他在政治上準備大展宏圖的綺麗風景。

而大文豪蘇軾的這首【花影】,卻真真是一次「反其意而用之」的「花影」詩詞,整個文學史,除了他,再也沒有人這樣寫「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亭台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仆人去清掃都掃不掉。

很多人說蘇東坡的這首詩,是寫給王安石變法派的。但實際上,蘇軾跟王安石政見不合是事實,但他跟守舊派司馬光那邊也不是一夥,他也反對司馬光等守舊派。所以,詩中寫花影「重重疊疊」,肯定不是那一派,而是好幾派,才會重重疊疊。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傍晚太陽下山花影剛剛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如果說,「重重疊疊」,還不能輕易的理解成好幾派。那麽這句「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就更加明顯了。太陽的「花影」跟月亮的「花影」明顯不一樣,前者可能對映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派,後者更可能對映了宋哲宗和司馬光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瑤台」,當然是指朝廷。「幾度呼童掃不開」,指自己多次上書也不能解決問題。

一句,「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形象的說明了改革派和守舊派「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醜態,他們熱熱鬧鬧的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可又有誰在乎老百姓的生死呢?

同樣的道理,蘇軾本身對「花影」也沒有什麽意見。他在【台頭寺步月得人字】中寫道,「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也在【次韻錢舍人病起】中寫道,「坐覺香煙攜袖少,獨愁花影上廊遲」,都寫得很唯美。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幹

這首【花影】,大概是受了王安石的「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幹」的影響,既然王安石把「花影」想象成他政治上大展宏圖的美景,那麽蘇軾就「反其意而用之」,借助「花影」來對映「改革派」和「守舊派」的種種不堪。

這可能也是蘇軾既不容於「改革派」,也不容於「守舊派」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