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這位作者用了三種方法創作隸書作品,入展全國書法篆刻展

2024-02-16國風

每屆全國書法展都會有一些吸引人的作品出現在人們面前,有的作品還會因為自身的優點,也會引領一場學習風波。於是,有的老師就會認為,在全國書法篆刻展上,那些獲獎作品,也會帶動書法愛好者對書法的效仿學習,這種風氣一直會持續好多年。例如,八、九屆書法展上獲獎的隸書作品,因為其氣勢磅礴,筆法沈著,在全國喜愛隸書的人中間刮起了一陣學習熱潮,這才是書法展的真正目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隸書作品,是全國書法篆刻展的入展作品,但是,它為什麽能入展這麽大的獎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作者在創作這幅作品時,並沒有過多的讓評委亮眼的做法,而是用了更加傳統的書寫方法,采用了三條屏拼接的方法,並使用傳統筆法來創作作品,給人以高古之氣,但是,這幅作品之所以入展,還有其它一些原因。下面我們對此進行一些分析,或特許以為大家學習隸書書法提供一些幫助。

首先是它的取法。在評委看來,這位作者肯定是在漢隸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它主要取法於東漢【張遷碑】,這是主要的取法,但是,如果再仔細觀看,這位作者並沒有把傳承放在了【張遷碑】一碑之上,還融合了其它一些碑帖的開張之勢。學習過【張遷碑】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個在字形上有所收斂的態勢,這就顯得學習這樣的碑帖,將來在創作時,一定會把字寫和更為收縮,不能表現出隸書的大氣與雄渾之氣。但是這位作者還將【石門頌】、【大開通】進行了適當的融合,就會表現出隸書的外拓之氣。

再次是它的字形也有高古氣象。一般人們都這麽認為,書法要寫出高古之氣,就要取法於更久遠的碑帖作品,只有這樣,才會讓字形看起來有雄渾高古氣象。這件隸書作品在字形的表現上,並沒有完全把東漢隸書作為取法物件,而是在隸書的基礎上,再向篆書化靠近,它的許多字形要麽借鑒篆書的偏旁,要麽就直接取勢於篆書,篆隸相間,篆隸融合,更為可貴的是,即使這樣融合,但它也顯示出了自然而然的效果。

最後,在筆墨的矛盾關系上也表現了書法的藝術性。書法強調矛盾關系,只有有了合理的矛盾關系,書法作品才會達到它的藝術性。此作中,作者善於制造矛盾,但以合理地將矛盾在作品中進行有效地解決,創造了作品的藝術性。墨色的輕重、穿插,字形的大小、氣息的暢通與阻遏、篆隸相間的交替使用,這些都可以作為矛盾關系的處理方法,只要它們是合理的,自然的,就是具備了書法藝術性的需要,而作品中對這些矛盾關系的處理是恰到好處的。

當然,也並不是說所有的入展或獲獎作品,都是完美的。我認為,這件作品盡管有諸多優點,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漢代隸書就要表現出那種雄渾、蒼茫、開張之氣,可惜作品在書寫時,並沒有更多地在這方面表現得十分到位,沒有完全敞開功力去書寫,致使全品開張不足,收斂有余,對漢代隸書的創作方法還有所欠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書法古今

推薦閱讀:

老師這樣解讀田英章和劉洪彪的書法,這些答案讓學習不再迷茫
書法家:劉炳森當年學習書法時,選錯了字帖,書法成就不大
學習草書要做好哪些準備?掌握這些方法,讓草書學習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