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道德經】四十五章講大美若缺,學會老子的辯證法,頓感五體通透

2024-06-18國風

【道德經】多次提到聖人如何,為什麽不講完美人格呢?因為在老子的哲學觀中,不存在完美無缺的人,因為完美本身就是缺憾。老子的「有無相生」「強弱轉化」,對後世的辯證法起到了重要啟迪作用,讀老子的辯證法,頓感五體通透,靈魂開竅。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這一章講「大」。它是【道德經】中常用的概念。在老子的哲學體系中,越是「大」的事物,越呈現出拙、曲、缺、空等特征,這與我們慣常的認知有很大出入。這一章,咱們就來領略一下,「大」是怎麽突破我們認知的?

一、什麽是完美人格

在老子眼中,或者說在春秋時代的先賢眼中,什麽是完美人格呢?老子用幾個「大」字,一言以概之。

(一)大成若缺,福運長久

老子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成」指大的成就、完滿的完成;「弊」則是指弊病、缺陷。這句是說,越是完滿的東西,看起來越像有缺陷一樣,但是用起來卻沒毛病,反而越用越好。

古人講究「功成弗居」,大功告成之日,轉身離去,深藏功與名。比如越國的復國功臣範蠡,在越王勾踐復國大業得成之時,毅然決然地放棄功名,投身江湖,成為一代巨賈。反觀一共輔佐越王的大夫文仲,不能舍棄功名,心存僥幸,結局令人唏噓。

當時很多人對範蠡的行業大為不解,甚至認為他有點傻,好不容易熬到富貴了,卻抽身離去。可是當文仲的結局爆出,人們才驚覺範蠡之高明。後來範蠡逍遙江湖,活到了很大年紀,可謂幸福一生。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越有錢的老板,越不講究衣食住行。他們站在身邊,感覺跟我們沒什麽區別。老子為什麽用「若缺」兩個字,說明不是真的「缺」,而是看起來像缺了些東西一樣。這種「若缺」的狀態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切實開悟,明白了「窪則盈」的人生至理。只有「若缺」才能福運長久。

(二)大盈若沖,財運長久

老子說:「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盈」為充盈之意;「沖」為空虛之意。這一句是說,最充實的東西宛如有所空虛,但用它卻不會窮盡。這一句與上句用法、寓意類似,都是說大美若缺,真正大富之人,反而看起來很普通,用現在的話來說,扔進人堆裏,根本找不著。

我有位朋友的朋友,是做工程師出身的,後來自己創業開公司,正趕上中國基礎化設施建設那幾年,發了橫財。有一次我朋友去參加同學聚會,見到了他。按理說,橫財入者發身,但他的身材並沒有明顯地發福;還是瘦瘦小小的,穿著也不講究,照舊是牛仔褲、格子襯衣、運動鞋,如果不說,還以為他是在校大學生。這就是「貴而不驕,富而不奢」。

很多經商的人都有一個習慣,算大錢不算小錢。這是為什麽呢?對一些比自己規模小的供應商或是個體戶,時常不去計較小利,能讓利則讓一些利,這並不是施舍,而是「若沖」,不要賺得太多,賺錢要適可而止。細水長流,才能用之不窮。還有些商人經常捐款,不可否認他們的善心善舉,但其中也有「若沖」的成分。有一種說法,橫進之財,必須捐出去一部份,因為不滿才能長久。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三)大直若屈,祿運長久

老子說:「大直若屈。」

「直」是直接,比直之意;那麽「屈」就是彎曲、委屈之意。這裏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說越是筆直的東西看起來越像彎曲的。人的視覺有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明是一條直線,可以怎麽看都覺得中間有點弧度。

有的人在人生中明明選了一條直路,可是看上去卻像在繞彎。比如有的孩子在考大學時放棄了一個熱門專業,反而選擇一個冷門專業學習,只因自己對這個專業有興趣。很多人覺得他是在走彎路,因為現實已經驗證了熱門專業的高就業率和職業前景。可是四年過去了,當他即將走出校門時,熱門專業早已涼了,而他所選擇的冷門專業,雖然不算就業熱門,但他憑借興趣刻苦鉆研,專業過硬,在校期間獲獎無數,還沒畢業就拿到了很多企業的入職錄取書。你說,他到底走了彎路還是直路呢?

第二層是指人品。有些人天生性格剛直,也不能說是情商低,而是性格直率,不喜歡拐彎抹角。這本來是很好的性格,但有時候難免要受一些委屈。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個家庭有幾個子女,性格率直的那個明明很孝順,卻得不到父母的寵愛;反而心眼兒活、會來事的那個深受父母喜愛。然而,經過歲月深澱,父母終於發現剛直的孩子靠得住。這個孩子看似走了彎路,但在父母晚年得到了父母的愛,能與父母共享天倫之樂,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幸福嗎?

所以說,大直若屈的人,祿運才會長久。

(四)大巧若拙,喜運長久

老子說:「大巧若拙。」

這句是說,越是靈巧的東西,越顯得笨拙。古人常說:「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越是好劍,看上去卻簡單普通。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碰到這種現象:越是好用的東西,看起來越是平平無奇。比如越是高級的工具,越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反而土辦法做出來的工具更有用。平時我們最愛吃的、最順口的還是家常菜,餐廳裏的高端菜,偶爾調劑下口味還行,天天吃難免會膩,但家常菜卻不會。

很多人喜歡投機取巧,反而受其所累。世上從來沒有捷徑,肯下笨功夫的人,往往能成大功。拿寫作來說,想寫出好文章,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大量閱讀、不斷地練筆,把別人娛樂的時間用來碼字,反復修改,反復挑自己的毛病,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寫作水平,那些喜歡講技巧的人,文字中少了情感,共情力不足,再好的文章也感動不了讀者。很多下苦功夫的作者,最後成了作家,而喜歡耍小聰明、秀技巧的人,很難得到讀者的共鳴。

可見,懂得「大巧若拙」的道理,人生就會收獲連連。

(五)大辯若訥,壽運長久

老子說:「大辯若訥。」

「訥」指木訥,看上去不聰明的樣子。很多卓越的人物看上去都不怎麽聰明、木訥、愚笨,甚至目光有點呆滯,他們不善言辭,卻惜言如金,真是「一句頂一萬句」。

不知你有沒有發覺,越是有大智慧的人,壽命越長久。當然,不排除個別人過慧早夭,也是因為思慮過重導致。比如老子、孔子、孟子等先賢,都有高壽的記載。老人常說,七十三歲、八十四歲是壽數的兩道坎,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也是因為孔子卒於七十三歲,孟子卒於八十四歲。

再比如很多科學家、院士,都到了九十高壽,甚至百歲。他們一生用腦比普通人多,為什麽卻比一般人衰老得慢?他們看上去木訥、呆滯,甚至有些愚笨,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歡的科研事業上是快樂的,而快樂是長壽的不二秘訣。

可見,木訥的人簡單,簡單的人快樂,而快樂者長壽。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二、老子的辯證法

在老子的眼中,越是「大」的事物,越呈現出拙、曲、缺、空等特征?【道德經】從不標榜完美無缺的人,因為完美本身就是缺憾。老子強調「有無相生」「強弱轉化」,用辯證的視角來看待世界。

他說: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躁」和「熱」都是令人不舒服的狀態,並非常態。那麽怎樣讓自己回歸常態呢?

老子在二十六章中講到,「靜為躁君」,躁多害,靜則全真;六十一章中講,「雄躁動貪欲,雌常以靜,故能勝雄也」,躁消耗精氣,所以衰老得快。而靜吸日月精華,反而可以充盈自身。所以,當我們覺得煩躁時,就要想辦法讓自己靜下來。

夏天我們會覺得熱,所以古人搖扇子,現代人開風扇、空調,都是降溫措施,讓自己的體溫保持在均衡的36度。人的體溫上升,會引發多種疾病,也會令心情煩躁。其實,「熱」和「躁」同意,而「寒」和「靜」的作用相同。

我們之所以要用「寒」和「靜」來調節「熱」和「躁」,就是使自己保持一種恒定的狀態,這樣才能保持清靜平糊的心理狀態。

「正」為天下模範。老子說,做到清靜無為就可以統率天下了。這是對領導者的勸誡,領導者不應被「有為」的表面現象所惑,篤定「無為」,降躁,降熱,保持內心的清靜,才能走向成功。讀老子的辯證法,很多難題就不再覺得困擾,只覺五體通透,整個人仿佛開了竅。

譯文

最完滿的東西宛如有所欠缺,但用它卻不會衰竭。

最充實的東西宛如有所空虛,但用它卻不會窮盡。

最正直的東西窘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宛如笨拙一樣,最卓越的辯宛如不善言辭一樣。

清靜勝過躁動,寒冷勝過時暑熱。清靜無為可以統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