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張勝利:拿論語來論證孔子思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2023-12-22國風

班固在【漢書·藝文誌】中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於道最為高,」儒家雖出於司徒之官,但以孔子之為儒家,並不是司儀儐相之禮官,「留意於仁義之際,」轉譯過來就是特別註意仁義之間的事物。所以此時「仁義」並非是儒家者流的主要任務。

世界漢字節創立者張勝利先生近照

我們再看儒家的核心經典之一【尚書】,【尚書】是歷代儒家研習的基本書籍。「尚」即「上」,是上古時代的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組譯,是儒家五經之一。【尚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總稱為【書】,漢代改稱為【尚書】。是跨越堯舜夏商周2000多年的典、謨、訓、誥、誓、命之文的結集,大致勾勒出虞廷議政、堯舜議政、伊尹執政、傅說論政、周公攝政、成康新政、穆王施政的治國模式和政風。

世界中醫日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尚書】全文專論政刑,突出禮法,並未提及「仁義」,沒有關於「仁義」的任何說明,更不必說關於仁義的理性論證了,我們再看通行58篇【尚書】的這個本子。它是漢唐以來最高,最權威的本子,全書3400個字,其中「道」字出現150次以上,「德」字100次以上。「罪」字出現50次,「刑」字50,「典」字36次,「獄」字18次,「禮」字17次,「仁」字在58篇中只出現了5次,出現5處中,卻有3處被考據流派所謂的「真本」又排斥掉了,僅僅留下2處。其中【周書·金滕】中的那一處,也是周(朝)自許、自吹「予仁若考,多才多藝」時順口說出,並不構成理論概念,更沒有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來概括。

有比較才有鑒別,所以把孔子的思想核心定義為「仁」,至少是不合乎【尚書】實際的,用「仁義」來標榜「孔孟之道」,宣稱是其思想核心,這對儒家研究者來說除了「故意為之」別無解釋。甚至把孔子說成是只講「禮」而不重「刑」,也是不符合【尚書】實際的,解讀孔子,應該先從解讀先秦之學的儒學原典做起。因為那是他們的根源,有良知的學者更不應該以達成某種共識來推唐掩蓋,人雲亦雲。

世界中醫日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我們研究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的本體論或思想核心更不能只僅限於【論語】一書。我們了解一下【論語】吧!根據【漢書】記載 ,漢初,在齊魯之地可能流行一些據說是孔子和學生對話的【齊論】和【魯論】,但在漢武帝之前,西漢王朝一直信奉的是黃老家術 ,漢武帝的一生都在征戰和橫征景斂中度過,根本無心於禮義之事,在漢武帝末期之前,雖然有董仲舒等人推崇孔子,但孔子在漢王朝朝野之中,文化地位並不太高。

世界中醫日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孔子地位的崛起應該是早肇始於漢元帝的西元前48年,這年自稱(註意是自稱)自己是孔子十三代孫的漢元帝的老師孔霸請求漢元帝封自己為「褒成君」。漢元帝準奏。隨後,孔霸派自己的兒子孔福在曲阜修建了弘揚先祖孔子的褒成祠。由此孔子登上了貴族之位,一直到了王莽專權的漢平帝時,王莽為了拉攏丞相孔光(孔霸的小兒子),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可以說,孔子不是透過中國文化正常發展的歷史潮流而被推崇上國家聖人的地位的。

孔子地位上升的背後是王莽篡漢的政治陰謀交易,回過頭來繼續說【論語】,歷史上所謂的孔安國收集的【古論語】是不是後代儒生們的偽造,還值得懷疑,【論語】最早問世,不會早於漢昭帝之前,再加上文字的不統一和不規範化以及反復篡改內容等原因,拿論語來論證孔子思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孔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何在,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 ,各諸侯國相互征戰,周王室名存實亡 ,周初制定的禮樂制度被破壞殆盡,而「禮樂」是周天子「統治」的標誌。孔子提出要恢復周禮。這是其政治主張,提出君主要施以仁政,不要戰爭,只要恢復周禮的手段和方法罷了。

從廣義上來講,禮包括樂,(這方面我會詳細講的)。追求官本位、等級社會觀,實作和維護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等級分寸的社會秩序,即實作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先秦儒家政治法律思想的最終目的,即使到了宋理學其骨子裏也是一脈相承的。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欲」思想中的人欲的意思是指超出維護人之生命的欲求和違背禮規範的行為,與天理對應。所以對儒家的評價既要看到其積極性的一面,更應該看到其虛偽性、無理的道德說教性的一面,更應該明白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為核心的,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的。 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世界哲學思想縱橫(第230回)收錄於張勝利哲學思想系列專著【大道汜兮】。

康清濁錄音整理 薛金銀錄制

張勝利著作:【吉祥如意經】、【大華般若波羅妙法經】、【大圓滿經】【明月照千江】、【德道經】、【大道汜兮】、【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