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古代詩歌鑒賞:描寫音樂的手法

2023-12-13國風

音樂屬於聽覺形象,用語言比較難以捕捉,因此,古代詩文對於音樂的描寫更講究技法。高中教材中有兩篇課文——【琵琶行】和【李憑箜篌引】,透過這兩篇詩歌,我們基本可以掌握古代詩歌中描寫音樂的常見手法。

使用比喻修辭,以聲寫聲 。一般是用大自然或生活中常見的聲音來比喻各種樂器的演奏或人物演唱。白居易【琵琶行】寫琵琶女第一次演奏,典型使用了比喻,以我們常見的容易感受的聲音表現琵琶演奏之美。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將音樂的聲音比作急雨和私語,表現出音樂時而沈重舒長時而清細急促。又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將音樂比作銀瓶乍破、鐵騎突出的聲音,體現出音樂在沈咽暫歇後突然又爆發出激越雄壯的樂音。【李憑箜篌引】中「昆山玉碎鳳凰叫」也屬於以聲寫聲的手法。

使用通感,把抽象的難以捕捉的聽覺形象化為可見的視覺形象 。如【李憑箜篌引】「芙蓉泣露香蘭笑」,「芙蓉泣露」和「香蘭笑」都是視覺形象,形象寫出了樂聲淒婉和歡快的特點。

用動作描寫表現演奏者熟練的技法 。如【琵琶行】中「輕攏慢撚抹復挑」連續的指法表現琵琶女的演技嫻熟。

用景物來烘托音樂的效果 。如【李憑箜篌引】中「空山凝雲頹不流」以白雲停駐的景象烘托琴聲的魅力。【琵琶行】中「唯見江心秋月白」,寫琵琶女演奏完畢,以靜謐的月下江景烘托琵琶曲的感染力。

用聽眾的反應來側面表現音樂的魅力 。或寫聽者的精神活動,或寫聽眾的喝彩贊賞,都是從側面寫音樂感染力。【琵琶行】寫琵琶女演奏結束後「東船西舫悄無言」就是典型以聽眾反應來側寫音樂的例子。

使用典故,引發聯想和想象。 【李憑箜篌引】,大量的聯想、想象和神話傳說,使作品充滿浪漫主義氣息。 詩中以江娥為之啼哭、神女為之悲愁、吳剛為之不眠等眾多神話意象,來表現李憑彈箜篌的超凡技藝與神奇魅力。

用樂器的美好名貴來襯托演藝的高超 。如李白【聽蜀僧濬彈琴】中以「蜀僧抱綠琦」之「綠琦」襯托蜀僧演藝不凡。【李憑箜篌引】中「吳絲蜀桐」說明箜篌名貴,襯托李憑演技高超。

用樂曲的難度或知名度側面襯托演技之高 。如【琵琶行】中「初為霓裳後六幺」,用當時流行的知名曲子襯托琵琶女演技。

練習一:閱讀蘇軾兩首描寫音樂的詩詞,完成各題。

采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

蘇軾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撚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潤州甘露寺彈箏

蘇軾

多景樓上彈神麴,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啄木飛來霜樹杪。

註釋:【1】浮玉:喻指金山。

1、下列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采桑子】開篇從「多景樓」的「多」字獲取靈感,連用三個「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贅敘,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寫出「一笑」之後,「回頭」來眼前的「樂事」便會消失而「空」無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采桑子】上闋前二句先言情後言事,後二句先言事後言情,借眼前之景,寫心中之情,言事與言情結合,意蘊盎然。

D.這兩首詩詞皆出自蘇軾之手,均寫多景樓中與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樂抒情,但抒發的情感卻一喜一憂,迥然不同。

2、箏是一種撥弦樂器,相傳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箏」。它發音淒苦,常令人「感悲音而增嘆,愴憔悴而懷愁」。下面有關箏的詩所表達的情感不同於其他三項的是(3分)

A.彈箏北窗下,夜響清音愁。張高弦易斷,心傷曲不道。(南朝梁·蕭綱【彈箏】)

B.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唐·李端【聽箏】)

C.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弦裏一時愁。憑君向道休彈去,白盡江州司馬頭。(唐·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

D.銀甲彈冰五十弦,海門風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揚子江頭月滿船。(元·薩都剌【贈彈箏者】)

3、有人評論說蘇軾【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紅」一句與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見江心秋月白」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請試作簡要分析。

兩句都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表現音樂的感染力。「斜照江天一抹紅」寫演奏結束,四下安靜下來,只看見夕陽斜照在江面,水天映著殘陽的一道紅光。「唯見江心秋月白」寫演奏結束後,四周靜悄悄的,只看見江心倒映著一輪皎潔的秋月。這些景物渲染出剎那的寧靜氣氛,從側面表現出琵琶聲的妙絕入神,曲有盡而韻無窮,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了涵詠回味的廣闊空間。

練習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1-13題。(共 12分)

水調歌頭

蘇軾

歐陽文忠公嘗問余:「 琴詩何者最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詩。公曰:「此詩固奇麗, 然非聽琴,乃聽琵琶詩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詞,稍加隱括【1】,使就聲律,以遺之雲。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2】,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裏不留行。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裏,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3】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註釋:【1】隱括:指將其他詩文剪裁覆寫為詞的形式。【2】爾汝來去:對話時你來我去,是關系親密的表現。【3】尋:長度單位。

11.下列對詞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昵昵」兩句,描寫了天將亮時青年男女夜燈下親昵地私語的場景。

B.「忽變」三句,寫琵琶曲調變為高昂,展現了樂音迅疾雄渾的氣勢。

C.「眾禽裏」三句,寫音樂的婉轉錯雜,於眾聲中獨不聞鳳凰的鳴叫。

D.「推手」兩句,寫彈者奏罷,聽者難以安適,已情到深處而「無淚」。

1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小序中的「歐陽文忠公」指歐陽修,「退之」指韓愈,二人皆為作者所尊崇。

B.「躋攀寸步千險」兩句,誇張地寫出曲調由艱澀上升到陡然下降的起落變化。

C.「指間風雨」一語雙關,既寫彈奏情態,更蘊含著對當權者翻雲覆雨的慨嘆。

D.本詞展現了彈者高超的技藝和聽者欣賞的境界,表現出作者深厚的創作功力。

13.為了將無形的音樂表現得更真切可感,本詞與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了很多相似的手法,請從中任選一種表現手法,結合兩首作品作一賞析。(6 分)

11.A

12.C

13. (答案範例)

①比喻(2分)。本詞將樂聲比作男女談情的私語、勇士猛進的呼喊、飄蕩的晚雲飛絮、百鳥和鳴、攀高步險和墜入深淵(1分,舉出一例即可)。【琵琶行】將琵琶聲比作「私語」「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冰泉冷澀」「銀瓶乍破」「鐵騎突出」和「裂帛」(1分,舉出一例即可)。比喻手法,變抽象為具體(或:將樂聲轉化為易於感知的其他聲響或形象)(1分),將音色特質和節奏起伏表現得真實可感,產生了動人心弦的感染力(1分)。

②烘托(2分)。本詞中「腸中冰炭」是寫音樂一會兒讓人感受到悲涼的寒意,一會兒又讓人領略到歡快的熱情,讓人產生強烈的感情波動;「無淚與君傾」是寫音樂之動人,讓人連連泣下,以至最後再也沒有淚水可以傾灑了(1分,舉出一例即可)。【琵琶行】則有「主人忘歸客不發」「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江州司馬青衫濕」 (1分,舉出一例即可)。這都是透過聽者的感受或環境的描寫(1分),側面烘托出音樂的藝術效果,令人沈浸在音樂世界裏回味無窮(1分)。

③對比(2分)。本詞所寫的音樂忽而輕柔,忽而雄壯,忽而切近,忽而悠遠,忽而高揚,忽而低沈(1分,舉出一例即可)。【琵琶行】中,有「大弦」的驟急粗重和「小弦」的輕柔細密,有「間關鶯語」的流利宛轉和「泉流冰下」的冷澀悲咽(1分,舉出一例即可)。這種手法,呈現出音色、節奏甚至情感上的巨大反差(1分),突顯了音樂表現的豐富性和彈奏者非凡的藝術功力(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