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賞讀|淩金鑄:中國文化簡史

2023-12-10國風

宋代詞人在詞風、內容、用語、音律方面都有一系列的創新,把這一流行的藝術形式推向了一個新境界。

首先,發揚光大婉約之風,開創豪放詞風。北宋初年,晏殊、宋祁、範仲淹、歐陽修等人,沿襲南唐詞風,而張先和柳永為之一變,把詞的小令形式改為長調的慢詞,把內容從狹窄的閨怨閑情變為從多種層面表現都市生活,把清婉含蓄的詞風變為盡情的鋪陳。如柳永的【八聲甘州】抒寫離人的愁思,蒼涼而激越:「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蘇軾的婉約詞運用傳統詩歌營造意境的手法,紀事明快,融情於景,情感真摯,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懷念亡妻:「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在光大婉約詞的同時,還開創了豪放詞風。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是這個風格的代表作。同時代的王安石、黃庭堅等人也有豪放詞。這一詞風,經南宋辛棄疾、陸遊等人大力倡導,得到了充分發展。張元幹、張孝祥、陳亮、劉過、劉克莊等都是著名的豪放詞人。辛棄疾的豪放詞「奔放如天風急雨,豪邁如大海高山」(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中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88 頁),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報國無望的悲愴:「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其次,通俗與雅致並列不悖。一方面,柳永把民間的長調、俚語入詞,蘇軾、辛棄疾等人則把詩、詞、散文合流,明白曉暢,不講雕琢,隨意盡情抒寫。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如散文一樣通俗明快:「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另一方面,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等人則在雅致上下足功夫,以表達陰柔之雅,纖細之雅,冷艷之雅和淒婉之雅。如秦觀的【江城子】寫暮春恨別:「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如李清照的

【如夢令】寫惜春:「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賀鑄的【青玉案】寫暮春閑愁:「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臯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最後,格律與自由表達並蒂開放。蘇軾等人自由表達,將詞境擴充套件到了「無情不可容,無事不可言」的程度,但被時人批評為不合音律,不能歌唱,於是有周邦彥等人註重格律,講究「語工而入律」。周邦彥精通音樂,致力於語言和音樂的熔鑄,字句和音律都有嚴整的

法度,形成精巧工麗的典雅風格。這一風格和傳統為南宋姜夔、吳文英、史達祖等人繼承,格律詞派盛行一時。如周邦彥的【解連環·怨懷無托】寫情癡的怨懷無托:「怨懷無托。嗟情人斷絕,信音遼邈。縱妙手、能解連環,似風散雨收,霧輕雲薄。燕子樓空,暗塵鎖、一

床弦索。想移根換葉。盡是舊時,手種紅藥。汀洲漸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謾記得、當日音書,把閑語閑言,待總燒卻。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編輯/韓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