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馬未都:怎麽能算是演講?

2024-04-19文化

摘自【演講與講演】馬未都

公開講話的藝術,往大了說叫講演,但照稿念的另算。

按照傳統觀念,中國人不大在公眾面前講話。為什麽呢? 中國人強調「含蓄為美」。人得含蓄,別那麽張揚,不喜歡 出風頭。一說出風頭,就是「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 鳥」「言多必失」「禍從口出」……魏晉人李康早就總結過 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 人,眾必非之。」

第一句我們常說,都懂,不用解釋。第二句是什麽意思? 如果岸上有一個土堆突然滑落到河裏,水流立刻就把它沖沒 了,這叫「流必湍之」。第三句呢,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表現得高於別人,大家一定在背後說他壞話。

這都是我們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造就了中國人在眾 人面前說話一定要思索,導致中國人不大願意在眾人面前表 達自己的意願。跟西方人比起來,我們在公眾面前的表達能 力明顯是弱的,從小缺乏這個訓練。學校裏的語文課,本來 是「語」在前,「文」在後,可是今天,不重「語」,只重 「文」。孩子作文寫得再好,也很難在公眾面前說話,頂多是當眾朗誦他的作文。

西方的小學經常有這樣一堂課:剛放完假,每個學生都上台,把自己假期裏經歷了什麽講一遍。講完老師點評,誰講得有意思,誰講得有重點,誰講得有細節。

我們今天的小學、中學,也應該讓孩子們鍛煉當眾說話。 每個月可以有一堂課,讓每個人都講一講郊遊的記憶、春節 的見聞、電影的觀感等。這是一種基礎訓練。小時候不訓練, 長大了肯定沒法在公眾面前表達。

講之演之,自信自如

我自己雖然沒有經歷過課堂訓練,但是從小上台的機會 就不少。第一次面對百人以上的場合當眾說話,是十四歲。

那個年月,我在東北的五七幹校,上台之前,腿肚子就轉筋, 緊張得不行。上去說什麽呢?基本照稿子念,「誓死保衛祖 國」一類的話。但這畢竟是一個鍛煉。

後來到農村去,十八歲了,當時算知識青年,沒少替各 位農民叔叔、村主任伯伯寫講話稿。有時候,他們念我寫的講話稿,因為在現場太緊張,導致失去了基本的辨識力,鬧了不少笑話。

能不能在公眾面前脫稿講話,也是一個人的能力。過去 我們看到各種單位,各級領導,只要發言,就從兜裏掏出一 張稿子來念,幹巴得要死。我在單位上班的時候,就怕聽報告會,一點兒都不生動,沒意思。領導拿一大摞子紙,念完拉倒。

我們為什麽不能脫稿講話呢?因為怕犯錯誤。說話很容易說錯,比如我錄節目,經常打磕巴兒,腦子短路。如果這 番話還承擔著某種責任,壓力就更大。與其出錯,不如不說。

可是你越不說,就越不能說。很多人都怵上台發言。我參加過一個很大場面的會,那個單位有一位副總,從來沒上過台,那天也不知道為什麽,非讓他上台先講兩句。好嘛, 副總上台以後,就剩下嘴唇哆嗦了。我坐得比較靠前,看得很清楚,簡直替他難過。哆嗦半天,一句也說不出來,臉色煞白,緊張到那個程度。

其實在公眾面前講話,尤其是人多的大場面,每個人都 緊張。有一次我跟濮存昕一起參加一檔節目。我說,我上過 很多很多次台,按說不該緊張,可還是有點兒緊張。他說這是好事兒啊,適度的緊張對發揮特別有好處。他還說,他現在的「毛病」就是上台緊張不起來。他是演員,演一出戲, 可能連續一個月每天晚上都要上台,太習慣了。

他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聽他這麽一說,我發現自己就屬於那種「適度緊張」。上台之前一定是緊張的,上去以後就不緊張了。原來這是好事兒。

過了緊張這道坎兒,講什麽,怎麽講,也是需要斟酌和練習的。往台上一站,你的姿態,你的口吻,你的節奏,跟平時說話真不一樣。

我碰到過一個人,自覺特別能說。有一回參加活動,主辦方請他上台,給他留了十五分鐘的講話時間。他還嫌少, 就給我這麽點兒時間?信心滿滿地上了台,呱呱呱呱開始講。 講了五分鐘,沒詞兒了,一看表,還有十分鐘呢,腦子「嗡」 的一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這樣的人有很多。平時誇誇其談,話與話之間沒縫兒, 想紮都紮不進去。但是一上台,前言不搭後語,沒文采沒邏輯。